最新08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7791482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08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08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08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08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08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08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08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一部分:钢直梯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固定式钢直梯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工业企业内工作场所中使用的固定式钢直梯(另有标准规定的除外)。2规范性引用文件卜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405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口期的引用 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拾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 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1053. 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205钢结构

2、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 1 固定式钢直梯 fixed steel ladder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成7 59 0倾角主要构件为钢材制造的 直梯(见图1 )。3. 2 梯梁(梯框)stile(rail)用来安装踏棍或其它横向承载件的梯子侧边构件。3. 3 踏棍 rung供使用者上下梯时脚踩踏的梯子构件。3. 4 护笼(安全护笼)cage (cage guard)安装在梯梁或固定结构上,封闭梯子周I制攀登空间防II人员坠落的框架结构。3. 5 支撑 support用来将钢直梯固定在建筑物或设备上的构件。3. 6 直梯)扶T* handrai

3、l钢直梯顶端供攀登者手握的构件。3. 7 内侧净宽度 inside clear width两梯梁内侧平行于踏棍测量的距离,简称梯宽。3 8 梯段高度 height of the ladder梯子上端基准面至卞端基准面间的垂直距离,简称梯高。4 一般要求4. 1材料4. 1. 1钢直梯采用钢材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Q 2 3 5-B,并具有碳含量合格保证。4. 1.2支撑宜采用角钢、钢板或钢板焊接成T型钢制作,埋没或焊接时必须牢固可靠。单位为mm1 一梯梁2踏棍3非连续障碍 4护笼笼箍 5护笼立杆 6栏杆H梯段高 h栏杆高 s踏棍间距;HW15000; h1050; s二225300 注:图中省略了

4、梯子支撑。图1固定式钢直梯示意图4. 2钢直梯倾角钢直梯应与其固定的结构表面平行并尽可能垂直水平面设路。当受条件限制不能垂直水平面时,两梯梁中心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倾角应在7 59 0范围内。4. 3设计载荷4.3.1梯梁设计载荷按组装固定后其上端承受2 kN垂直集中活载荷计算(高度按支撑间 距选取,无中间支撑时按两端固定点距离选取)。在任何方向上的挠曲变形应不大于2 mmo 4.3.2踏棍设计载荷按在其中点承受1 k N垂直集中活载荷计算。允许挠度不人于踏棍长 度的1/250。4.3.3每对梯子支撑及其连接件应能承受3 k N的垂直载荷及0. 5 k N的拉出载荷。4. 4制造安装4. 4.

5、1钢直梯应采用焊接连接,焊接要求应符合G B 5 0 2 0 5的规定。采用其它方式连 接时,连接强度应不低于焊接。安装后的梯子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它缺陷。4.4.2制造安装工艺应确保梯子及其所有部件的表面光滑、无锐边、尖角、毛刺或其它可 能对梯子使用者造成伤害或妨碍其通过的外部缺陷。4.4.3安装在固定结构上的钢直梯,应卞部固定,其上部的支撑与固定结构牢固连接,在梯 梁上开设长圆孔,采用螺栓连接。4. 4. 4固定在设备上的钢直梯当温差较大时,相邻支撑中应一对支撑完全固定,另一对支撑 在梯梁上开设长圆孔,采用螺栓连接。4. 5防锈及防腐蚀4. 5. 1固定式钢直梯的设计应使其积留湿气最

6、小,以减少梯子的锈蚀和腐蚀。4.5.2根据钢直梯使用场合及环境条件,应对梯子进行合适的防锈及防腐涂装。4.5.3在自然坏境中使用的梯子,应对其至少涂一层底漆和一层(或多层)面漆;或进行 热浸镀锌,或采用等效的金属保护方法。4.5.4在持续潮湿条件下使用的梯子,建议进行热浸镀锌,或采用特殊涂层或采用耐腐蚀 材料。4. 6接地在室外安装的钢直梯和连接部分的雷电保护,连接和接地附件应符合G B 5 0 0 5 7的 要求。5结构要求5. 1支撑间距5.1.1无基础的钢直梯,至少焊两对支撑,将梯梁固定在结构、建筑物或设备上。相邻两对 支撑的竖向间距,应根据梯梁截面尺寸、梯子内侧净宽度及其在钢结构或混凝

7、土结构的拉 拔载荷特性确定。5. 1.2当梯梁采用6 0 mmX 1 0 mm的扁钢,梯子内侧净宽度为4 0 0 mm时,相邻 两对支撑的竖向间距应不人于3 0 0 0 mm。5. 2梯子周閑空间5. 2.1对未设护笼的梯子,由踏棍中心线到攀登面最近的连续性表面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7 6 0 mrrio对于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离应不小于6 0 0 mm。5. 2.2由踏棍中心线到梯子后侧建筑物、结构或设备的连续性表面垂直距离应不小于1 80mm。对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离应不小于1 50mm (见 图1 )。5. 2.3对未设护笼的梯子,梯子中心线到侧面最近的永久性物体的距离均 应不小于3 8

8、 05.2.4对前向进出式梯子,顶端踏棍上表面应与到达平台或屋面平齐,由踏棍中心线到前 面最近的结构、建筑物或设备边缘的距离应为1 8 0 mm3 0 0 mm,必要时应提供 引导平台使通过距离减少至1 8 0 mm3 0 0mm。5. 2.5侧向进出式梯子中心线至平台或屋面距离应为3 8 0 mm5 0 0 mmo梯梁外侧 与平台或屋面之间距离应为1 8 0 mm3 0 0 mm (见图2 )。5. 3梯段高度及保护要求5. 3. 1单段梯高宜不人于1 0 m,攀登高度大于1 0 m时宜采用多段梯,梯段水平交错布 路,并设梯间平台,平台的垂直间距宜为6 单段梯及多段梯的梯高均应不人于1 5

9、m。5. 3.2梯段高度人于3 m时宜设路安全护笼。单梯段高度人于7 m时,应设路安全护笼。 当攀登高度小于7 m,但梯子顶部在地面、地板或屋顶之上高度人于7 m时,也应设路安 全护笼。5. 3.3当护笼用于多段梯时,每个梯段应与相邻的梯段水平交错并有足够的间距(见图2), 设有适当空间的安全进、出引导平台,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5.4内侧净宽度5.4.1梯梁间踏棍供踩踏表面的内侧净宽度应为4 0 0 mm6 0 0 mm,在同一攀登 高度上该宽度应相同。由于工作面所限,攀登高度在5 m以下时,梯子内侧净宽度可小于 4 0 0 mm,但应不小于3 0 0 mm。M380380图2梯段交错设置示意

10、图5.5踏棍5. 5.1梯子的整个攀登高度上所有的踏棍垂直间距应相等,相邻踏棍垂直间距应为2 2 5 mm3 0 0 mm,梯子下端的第一级踏棍距基准面距离应不大于4 5 0 mm (见图1 )。5. 5.2圆形踏棍直径应不小于2 0mm,若采用其它截面形状的踏棍,其水平方向深度应 不小于2 0 mm。踏棍截面直径或外接圆直径应不犬于3 5 m m,以便于抓握。在同一攀 登高度上踏棍的截面形状及尺寸应一致。5. 5.3在正常坏境下使用的梯子,踏棍应采用直径不小于2 0 mm的圆钢,或等效力学性 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其它形状的实心或空心型材。5. 5.4在非正常坏境(如潮湿或腐蚀)卞使用的梯子,

11、踏棍应采用直径不小于2 5mm的 圆钢,或等效力学性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其它形状的实心或空心型材。5. 5.5踏棍应相互平行且水平设路。5. 5.6在因坏境条件有可预见的打滑风险时,应对踏棍采取附加的防滑措施。5.6梯梁5. 6. 1梯梁的表面形状应使其在整个攀登高度上能为使用者提供一致的平滑手握表面,不 应采用不便于手握紧的不规则形状截面(如大角钢、工字钢梁等)的梯梁。在同一攀登高 度上梯梁应保持相同形状。5. 6. 2在正常坏境下使用的梯子,梯梁应采用不小于6 0 mmX 1 Omm的扁钢,或具有 等效强度的其它实心或空心型钢材。5. 6.3在非正常坏境(如潮湿或腐蚀)下使用的梯子,梯梁应

12、采用不小于6 0 mmX 1 2 mm的扁钢,或具有等效强度的其它实心或空心型钢材。5. 6.4在整个梯子的同一攀登长度上梯梁截面尺寸应保持一致。容许长细比不宜人于2 0 0 O5. 6.5梯梁所有接头应设计成保证梯梁整个结构的连续性。除非所用材料型号有要求,不 应在中间支撑处出现接头。5. 6.6如果要对梯梁因温度变化引起膨胀产生弯曲或应力增人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则应 在接头处采取上述措施。5. 6.7前向或侧向进出式梯子的梯梁应延长至梯子顶部进、出平面或平台顶面之上高度不 小于G B 4 0 5 3. 3中规定的栏杆高度。5. 6.8前向进出式梯子的顶部踏棍不应省略。梯梁延长段宜为喇叭型扩

13、大,以使梯梁顶部 内侧水平间距不小于6 0 0 mm,不大于7 6 0mm。5. 6.9对侧向进出式梯子,梯梁和踏棍在延长段应为连续的。5.7护笼5. 7.1护笼宜采用圆形结构,应包拾一组水平笼箍和至少5根立杆(见 图3)。其它等 效结构也可采用。单位为mma)圜形护笼小间笼篩b)圆形护宠顶部笼箍A = 400$00: B = 6508006刊 800图3护笼结构示意图5. 7. 2水平笼箍采用不小于5 0 mmX 6 mm的扁钢,立杆采用不小于4 0mmX5mm 的扁钢。水平笼箍应固定到梯梁上,立杆应在水平笼箍内侧并间距相等,与其牢固连接。5. 7. 3护笼应能支撑梯子预定的活载荷和恒载荷。

14、5. 7. 4护笼内侧深度由踏棍中心线起应不小于6 5 0 mm,不人于8 0 0 mm,圆形护 笼的直径应为6 5 0 mm8 0 0 mm,其它形式的护笼内侧 宽度应不小于6 5 0 mm, 不人于8 0 0mm。护笼内侧应无任何突出物(见图3)。5. 7. 5水平笼箍垂直间距应不人于1 5 0 0 mm。立杆间距应不大于3 0 0 mm,均匀分 布。护笼各构件形成的最人空隙应不大于0 . 4 m 2。5. 7.6护笼底部距梯段下端基准面应不小于2 10 0 mm,不大于3 0 0 Omm。护笼的 底部宜呈喇叭形,此时其底部水平笼箍和上一级笼箍间在圆周上的距离不小于1 0 Omm。5. 7. 7护笼顶部在平台或梯子顶部进、出平面之上的高度应不小于G B 4 0 5 3. 3中规 定的栏杆高度,并有进、出平台的措施或进出I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