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一)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7785780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解读(一)一、强调阅读教学是多重对话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对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 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 纳,情与情的交融。对话理论的始祖、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指出: “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 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

2、 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40 页。)对话,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的心灵相约;对 话,是相互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对话,也是教学相长情境下的切磋探讨。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多元而又开放的:(一)学生与教师的对话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主要是以文本为中介而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教师作为师生 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在对话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住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或激发兴 趣,或启迪思维,或引导点拨,给学生倾注浓浓的人文关怀。具体说来,上课伊始,可以设计简短而 又富有情趣的导语,导人新课,也可以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初读阶段,可以 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

3、生的读书兴趣,感知文本的内容;精读阶段,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 运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走进文本,交流感受。(二)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也是以文本为媒介而进行的。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见 解或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以评价别人的意见或与别人进行争辩。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处于一个 学习共同体中,互通有无,联手合作,共享成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与合作。(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多重对话关系中的核心。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敞开自己 的心扉,将自身的体验和理解融注到文本的表达之中,进入到文本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文本作者进行 心与心的交

4、流和融通。初读课文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初读课文时,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因为文本是先于阅读而存在的一种凝固的物质形态,这种物质形态只是一些线性排列、静止不动的文字符号, 阅读主体必须积极主动地去辨认这些文字符号,再按语义单位对它们进行分割组合并用发音器官顺畅地读出来,这才是初步完成了阅读。在精读阶段,必须设法激活文本的全部话 语因子,让它们代表作者与学生对话,进行心灵沟通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着力引导学生站在自 己的生活世界中,采用读、背、说、写、画、演、做等形式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让每一个 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

5、到心灵成长的幸 福。(四)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教材的结构、课文的选择、课后的训练,无不体现着教科书编者的眼力和智慧。与教科书编者 对话,过去都是教师的事情,课程标准这次修订提出并增加的“学生和教科书编者的对话”,目的是 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能够从课文前后获取相关信息,把握单元主题,关注导读提示和课后习题等, 使语文学习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把课文的例子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刚开始引导学生做这件事的时候,教师要有更多耐心,从点滴做起,让学生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学会关注单元主 题、前后课文的联系、导读提示、课后习题等方面的因素,切实地与教科书编者进行有效对话,不断 提高对话的质量和阅读

6、的效果。二、对阅读教学理念的一些新表述经过修订的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对新课程的阅读教学理念作了适当的展开,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表述,值得引起关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条,在继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体的同时,特别加强了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专业素养的提高方面的具体明确表述:“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 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 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 论式教学,

7、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其中对教师,特别从观念和知识更新、使用好教材、 开发课程资源和运用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全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共同构成了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明确化了。这一补充,有利于纠正关于新课 程强调学生主体后,教师作用可以削弱的误解。“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一条,对何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作 了详切的说明:“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 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

8、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这些都是新增加的内容。看来,课程标准对教师善于整合教学内容、打通听说读写、提高语文实践活动质量有很 高的期待。“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一条,更加强调了语文学科的特点,阐述了这一导向 与语文学习融为一体的可能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 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 并强调“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把原来“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的“贯穿于”改成更确切 的“渗透于”,从而与“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相互呼应。“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一条,特别提出“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 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涵作了具体的阐述。这些原则,当然应该成为实施阅读教学与评价应秉持的指导思想。三、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和评价的几点建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归纳起来涉及以下一些 问题:(一) 师生双方在阅读教学中的定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有

10、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 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自主阅读和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以下几个要义:1. 学生的自主阅读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对话,来展示学生的见解和 才情,生成学生的言语智慧,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 以这么说,没有学生的自主阅读,所谓的个性

11、化阅读也就无从谈起。学生只有在充分的自主阅读的基 础上,才能够悟出文本的精髓,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自主阅读中就有思维的培养,就有情 感的熏陶,就有创新的火花,就有智慧的生成,就有语感的积淀。“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思维,只有在对话中才会迸发出火 花;认识,只有在对话中才会得到提升;情感,只有在对话中才会得到融合;智慧,也只有在对话中 才会得到生发。 比如, 在教学黄河的主人 这课的时候, 一位教师抓住 “艄公为什么是黄河的主人” 这个中心话题, 引导学生进行读文探究, 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来感受艄公的形象。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 各抒己见,有的说“艄公勇敢,因为

12、他在惊涛骇浪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有的说“艄公沉着,因为他 面对艰险,大胆而又小心”;有的说“艄公是个有智慧的人,因为他在困难面前知道如何掌舵”;有 的说“环境造就人,因为艄公从小生活在黄河岸边,练就了高超的技术”;有的说“用乘客的悠闲自 得来反衬艄公的凝神工作” , 艄公的形象就这样立体地站立在学生面前了。个性化阅读,不能沉湎于表面上的热闹,摆弄一些花哨的形式,而是要把工夫下在引导学生潜 心琢磨语言文字上,拥有一种丰富的安静,把课上得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真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 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军神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质 疑环节: “如果你是一名记者,采访

13、沃克医生会怎样提问?”教师允许学生下位寻找一个合作伙伴进 行表演,于是,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一番热闹之后,学生开始表演了。表演时,也许学生没有提 出教师想要的问题,表演一下子僵持住了,最后教师不得不自己收场“如果我是记者,我会问: 沃克医生,你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 ”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回答。这一以演代读的教学环 节,浪费了学生多少宝贵的课堂时间呀! 与其这样还不如教师直接把问题提出来或者引导学生就课题 质疑,省出时间来让学生读书感悟刘伯承的坚强。2. 教师的启发引导教师是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导师。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个性化 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给学

14、生阅读的方法,把“启发”“点拨”“引导”“激励”, 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切实地让学生展开 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潜心会文”, “切己体察”,把握文本的蕴蓄,得到思想的启迪、 情感的熏陶和智慧的引领,从而有效地避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以模式化的 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个性化阅读,不是放任自流、让学生远离文本过度发挥,而是建立在正确地理解课文的基础之 上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基础上,精于预设,巧于生成,及时捕捉,巧妙引 导,对学生的正确而又独到的观点,能够恰如其分地给予肯定、褒奖,对那些

15、有失偏颇的看法,能够 适时巧妙地进行指点、 修正。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的时候, 有位学生说: “彭德怀在红军断粮的情况下,不应该把战功赫赫的大黑骡子与六匹牲口相提并论,一块儿杀掉。彭 总杀掉他心爱的大黑骡子来给战士们充饥,是一种错误的举动,是忘恩负义,是对大黑骡子的不公平 待遇。”这位教师听了之后,毫不犹豫地大加赞赏道: “你的见解很有一番见地!”这种有悖于文本 价值取向的观点居然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与赞扬,怎能不令人诧异和忧虑?其实,个性化阅读,应在尊 重文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进行,做到在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同时,勿忘正确地理解课 文是阅读教学之根本;在尊重文本

16、价值取向的同时,勿忘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观体验,鼓励多角度、 有创意的阅读理解,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3. 伙伴的沟通合作个性化阅读并不排斥合作学习。课程标准在修订时特意强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 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其意旨就在于此。其实,学生与伙伴之间的相 互切磋,沟通交流,会互相启发,形成一种“对话场效应”,有效地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有利于帮助 学生转变学习的方式。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地为学生与伙伴之间对话提供便利的条件, 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地与伙伴交流、 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 但这种对话的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阅 读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有了与伙伴进行充分对话的资本,从而有效地避免“用集体讨 论来代替个人阅读”。(二)关于诵读和课外阅读“评价建议”指出:诵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