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7780854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潮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潮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潮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潮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潮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潮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潮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主要内容一、总 则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促进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认真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潮州市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富裕安康的广东“东大门”,潮州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按照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要求和广东省的部署,以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为指导,在潮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的基础上,编制潮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近

2、期目标年为2010年,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范围为潮州市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包括湘桥区、枫溪区、潮安县和饶平县,总面积为3100.22平方公里。二、规划背景(一)土地利用基本情况2005年全市农用地面积为26180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4.45,其中耕地面积为45843公顷(含K耕地面积为46484公顷);建设用地为30171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9.73,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21678公顷;未利用地为180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82(详见表1)。(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结论潮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上轮规划)自实施以来取得较好的成效,划定基本农

3、田保护区及后备资源开发区,有效地保护耕地;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有效地控制了用地规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按规划用地的良好社会氛围。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上轮规划与潮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性逐渐显露出来,为了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迫切需要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科学修编。表1 潮州市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公顷、%地类农用地小计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面积26180045843 潮州市另有带K地类642公顷,即潮州市含K耕地面积为46484公顷。3698815790615220911占全市面积%84.4514.7911.9350.930.056.75

4、地类建设用地小计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其他建设用地面积301712167867741719占全市面积%9.73 6.99 2.19 0.55 地类未利用地合计小计水域自然保留地面积1805288779175310022占全市面积%5.82 2.862.96100.00 注:表中数据合计数不闭合,是计算时四舍五入所致。(三)土地利用存在主要问题1. 人地矛盾突出2005年潮州市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18公顷,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警戒线0.053公顷,仅为全省人均耕地面积0.034公顷的53%,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建设用地需求将日趋旺盛,建设占用耕地不可避免,

5、加之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地矛盾必将进一步激化。2. 土地粗放经营2005年全市地均GDP为9.28万元/公顷,建设用地地均GDP为95.32万元/公顷,远远低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与相邻的汕头市相比,也存在不小差距,土地利用效益整体较低。3. 土地利用效益区域差异显著2005年湘桥区和枫溪区建设用地地均GDP分别为183.44万元/公顷、186.99万元/公顷,而潮安县和饶平县建设用地地均GDP分别仅为86.99万元/公顷、61.69万元/公顷,土地利用效益区县间的差异显著。4. 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有待调整2005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占建设用总规模的72%,且主要为农村居民点(占城乡建设地的64%),

6、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的比例有待提高。同时城乡用地的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呈现“沿路沿江式”,建筑杂乱,容积率低,还需进一步优化。(四)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 机遇(1)广东省正在实施加快东西两翼发展战略,要求粤东地区“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该战略的实施必将促进潮州市加大土地资源的开发力度,并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益,从而为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的用地保障。(2)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和落实,全社会保护资源的意识将进一步提高,保护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必将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从而促进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3)国家不断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并制订

7、了“两个最严格制度”(即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同时还不断强化土地监管机制,为加强土地管理、规范土地利用行为和效率提供了有利条件。2. 挑战(1)随着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粤东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潮州市“一名城两基地”(即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国内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广东重要的能源石化基地)的建设,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全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必将持续增加,土地供给压力将越来越大。(2)规划期内,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必然占用部分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直接造成生态用地数量减少,而当前潮州市正在加快生态市的建设。因此如何在发

8、展的同时,协调好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更加艰巨。(3)潮州市的城镇建设偏重外沿扩张,工业用地粗放利用,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率低下,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要求极为迫切。面对机遇与挑战,必须充分认识潮州市当前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从战略的高度统筹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努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高效、合理和可持续利用。三、土地利用的战略与目标(一)规划编制的指导原则1. 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原则坚持从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生态文明出发,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切实落实广东省规划下达给潮州市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2. 节约

9、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各项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坚持走节约与开发并举、以节约为主,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3. 统筹安排各业、各区域用地的原则坚持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优先保证重要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和民生工程的用地;统筹安排各区域用地,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及公共服务均等化。4. 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强化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5. 与相关规划协调衔接的原则规划的编制应尽量吸纳省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

10、成果,加强与潮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的衔接。(二)区域发展定位与社会经济目标潮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对外开放旅游城市,规划期内将加快“一名城两基地”的建设,力争建设成为广东省东部门户城市,广东省中部地区联系闽西南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枢纽城市,粤东经济次中心及文化与旅游中心。预计202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879.01亿元,总人口控制在287.77万人以内,城镇化率达到70%。(三)土地利用的主要目标1.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严格耕地保护和建设,确保规划期末全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3801公顷。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

11、保规划期内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7378公顷,基本农田质量不下降。2. 节约集约用地目标优化土地投资强度,显著提高土地利用效益。2020年全市地均GDP从2005年每公顷9.28万元提高到60.61万元,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由2005年每公顷84.51万元提高到409.48万元。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努力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规划期内整理改造低效建设用地约3300公顷以上,节约集约用地成效显著。严格控制城镇工矿用地,规划期末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严格控制在62平方米/人以内。3. 土地利用统筹目标统筹城乡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到2020年全市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的比例由2005年的3

12、6%提高到41%,农村居民点用地在城乡建设用地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64%下降到59%。统筹区域用地:统筹区域发展需求,按照“发展南部、保育北部”的方针,科学安排各区域用地。强化潮州市中心城区职能,优先保障中心城区(湘桥区、枫溪区、磷溪镇)的建设用地;中心城区外围新增建设用地适当向庵埠镇+彩塘镇和黄冈镇钱东镇两个城市副中心、产业转移工业园、经济开发区及中心镇倾斜。统筹用地布局:科学合理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构建“三轴、四区” *的用地布局。4.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规划期至2020年,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保持在60%以上,受保护的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

13、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超过95%。(四)土地利用基本策略1. 严格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潮州市人多地少,非农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形势严峻。规划期内,必须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努力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全面推进现代标准农田建设,重点保护基本农田集中区。2.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潮州市土地利用的效率低下,形式粗放。规划期内,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合理确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坚持城镇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相挂钩,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居民点

14、向中心村集中。3. 统筹区域用地,协调区域发展规划期内,必须结合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现状、未来人口分布和经济产业布局,按照“发展南部、保育北部”的方针,统筹区域的用地安排,制定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方向和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4. 加强国土整治,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规划期,必须协调好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优先保障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安排,建立土地生态安全屏障;加大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力度,积极防治土地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四、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一)土地利用规模的主要控制指标广东省规划下达给潮州市的土地利用规模主要控制指标包括6项约束性指标和8项预期性指标,具体

15、如表2所示。(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规划到2020年,全市农用地面积为25497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2.24,比2005年减少2.21;建设用地规模增加到424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68,比2005年提高3.95;未利用地减少到12649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比重为4.08,比2005年减少1.74(详见表3)。表2 潮州市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指标规划基期年(2005年)规划近期目标年(2010年)规划目标年(2020年)指标属性总量指标(单位:公顷)耕地保有量458434388143801约束性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374937378约束性园地面积369883550037200预期性林地面积157906159300159500预期性牧草地面积152152152预期性建设用地总规模301713400042400预期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16782430030000约束性城镇工矿用地规模77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