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草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777855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烟草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在烟草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在烟草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在烟草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在烟草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烟草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烟草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china蓝泰管理服务健全完善行业创新体系扎实推进技术创新上水平张保振在2010年烟草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 年 12 月 10 日)同志们:烟草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就要结束了。 我们用了两个半天的时 间,听取了 21个单位22位同志的发言,行业工、商、研三个层面直属单位的负 责人,围绕本单位创新体系的建设情况以及贯彻落实国家局关于健全完善行业创 新体系指导意见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各单位根据行业和自身发展实 际,认真分析当前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畅谈交流了在健全完善创新 体系过程中好的思路和举措,以及对今后深入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的设想和打 算

2、。讲得很精彩,对大家的发言我都表示认可和赞成。从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 国家局关于行业技术创新上水平以及健全完善行业创新体系的工作部署得到了 行业各直属单位的积极响应,各单位在行业“技术创新上水平实施意见”和“健 全完善行业创新体系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工作, 迈出了积极的、坚实的一步,并且已经初见成效,有力支撑了行业“卷烟上水平” 工作。可以说,本次座谈会交流气氛浓厚,有共鸣、有碰撞、有思考、有启发、 有收获,达到了会议的目的。即将过去的2010年,对于国家和行业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国家第#页/共8页schina蓝泰管理服务层面,今年是国家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

3、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 重要一年。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面描绘了国家“十二五”发展 蓝图,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谋划“十二 五”发展,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强调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从行业层面,今年初国家局党组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 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将“卷烟上水平”确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行业工作的基 本方针和战略任务,从品牌发展上水平、原料保障上水平、技术创新上水平、市 场营销上水平和基础管理上水平五个方面进行系统推进。“卷烟上水平”的

4、提出和推进将对烟草行业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今年以来,行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预计到年底工商税利将突 破6000亿大关。重点骨干品牌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部分品牌已初具“ 532”、“461 ”知名品牌雏形。但是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行 业的发展将长期面临着烟草控制、构建和谐、市场竞争和自身发展的严峻挑战, 特别是在较高税利水平上,如何进一步挖掘新的增长点,进一步谋求持续较快发 展,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最有效、最现实的选择就是要依靠科技、依靠创新、 推进改革、提升效益,努力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增长的引擎, 也是在

5、竞争和挑战中突破障碍、实现跨 越发展的内生力量。技术创新上水平是“卷烟上水平”的动力源泉。只有通过不 断创新,切实掌握核心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行业才能实现“卷烟上水平”,迈上科学发展、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为了进一步推进行业技术创新工作上水平, 国家局制定了 “技术创新上 水平实施意见”和“健全完善行业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技术创新上水 平实施意见”确定了行业创新的目标和任务,“健全完善行业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支撑、保障行业创新工作的体系性措施。 行业创新体系是技术创新工 作的基础和组织保障。技术创新水平能否稳步提高,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良好的 体系支撑。健全完善行业创新体系,是鼓励

6、创新创造、增强发展动力的有力举措,第#页/共8页schina蓝泰管理服务是优化行业创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只有进一步健全完善行业创新体系,最大 限度激发个体的创新活力,释放企业的创新潜能,提升创新效率,才能把行业技 术创新上水平的战略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下面,我就健全完善行业创新体系建设提三点要求:一、进一步完善创新平台,为技术创新上水平提供组织保障重点要在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技术推广和质量安全四个创新平台上做 文早。一是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完善技术创新平台。要以“一流的环境、 一流的研发手段、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成果”为目标,全面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 设,不断提升技术中心建设水平。我们行业有一个

7、普遍的规律,凡是技术中心建 设水平高的企业,品牌发展就好。这一点在上海烟草集团、湖南中烟、红塔集团 等单位体现得尤为明显。最近安徽中烟、湖北中烟、川渝中烟技术中心建设也有 了突破性进展,为品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云南、湖北等烟叶主产区烟叶生产 技术中心建设也取得明显进步,为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提供了 有力支持。下一步,工业企业技术中心,要围绕培育和发展卷烟品牌这一核心任 务,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使用,着力改善科研条件,力争在自身的优 势技术领域实现明显突破,抢占技术的制高点和主动权,在制约发展领域,迅速 填平补齐,弥补自身的不足,消除技术短板;烟叶生产技术中心,要充分借鉴

8、工 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经验,加快完善组织架构,积极配置仪器设备,整合技术资 源,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配套产业技术中心,要迅速组建机构、充实人员、 完善功能,不断提升对烟草主业的支撑保障能力。二是以谋求重点突破为目标,完善知识创新平台。全面加强郑州烟草研 究院、青州烟草研究所、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云 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基础及共性技术领域创新作用。 要 切实引导其瞄准世界烟草科技发展前沿, 重点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 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在四大战略性课题和科技重大专项上取得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得一批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自主知

9、识产权, 构建具有 引领作用的技术标准,在战略制约领域形成比较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鼓励和 支持有条件的工、商、研等单位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建设国家级和行业级重点实验 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促进形成“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格局,最 终,在行业形成具有强大持续创新能力、布局合理、定位清晰、分工协作、运行 高效的知识创新平台。三是以加速成果应用为重点,完善技术推广平台。工、商企业要紧紧围 绕发展卷烟品牌、提高优质原料保障能力这一中心任务,健全完善技术传导推广 机制,切实保证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推广,实现技术研究和生产应用的无缝对接。 工业企业重点要做好技术传导,从卷烟品牌的各个技术要素出发,打通

10、上下游产 业间的技术传导通道。在企业内部,强化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紧密衔接, 把技 术中心研究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产品上真正实现并发挥效果; 在企业外 部要加强同烟叶产区、烟机生产企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协同和联动,以品牌需求 为主线,发挥工业主导、科技主力作用,建立技术联盟、战略合作体等,通过合 作研究、联合开发等形式,引领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切实实现技术创新为 品牌发展服务。烟叶主产区重点要做好技术推广,建立从试验研究到生产一线的 落实推广机制。烟叶主产省要建立省级科技处一一省级科研所一一地市级烟叶生 产技术中心一一基层推广站的4级技术推广体系,科技处重点做好方向引领和创 新规划,科

11、研所要做好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烟叶生产技术中心要做好技术成果 转化,基层技术推广站要做好技术服务和辐射, 真正实现技术成果从实验室到田 间生产的落实和转化。四是以质检机构建设为中心,完善质量安全保障平台。产品质量安全是 保障行业发展的生命线,关系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从近 期国内发生的一系列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来看, 质量安全事件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升 级。一次大的质量事故,可以摧垮一个产品、一个品牌,甚至对一个产业产生重 大威胁或者致命打击。要把行业质量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 要进一步健全行业 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加强行业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机构建设,重点加强国家烟草质检中心

12、、8个综合性省级质检机构和20个专业性省级质检机构的 建设,进一步充实人员、添置仪器、保障经费,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 确保全面覆盖产品质量安全所涉及的检测指标;工业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内部质检 机构建设,做到实时自检自查自纠。各公司、各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 全管理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全责,要站在讲政治、讲责任、讲大局的高 度,协调内部采购、生产、科研和检测等相关部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落到 实处,切实从源头上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要健全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严格执行国内国际相关质量安全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律撤换停用。 同时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科学技术和

13、对策预案研究,做好应对风险的准 备。、更加突出机制创新,为技术创新上水平提供政策保障好的土壤才会浇灌出丰硕的果实,好的运行机制才能提高技术创新的效 率。要努力在创新运行机制上实现突破,全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一是要落实企业技术中心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技术中心的创 新主体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给予企业技术中心更大的 自主权,充分激发技术中心在创新工作中的主动性。 只要是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开 展的创新工作,做什么事、用什么人、怎么去做、内部怎么分配可以由技术中心 自主决定,实现企业技术中心相对独立的实体化运作。 在技术中心内部,采

14、取扁 平化管理模式,推行主任负责制、首席专家负责制,优化管理流程,切实提高创 新的效率。二是要系统整合、集成各方创新力量,最大限度发挥创新资源的效力。 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门创新,而是要引进联合、协同创新。要把企业的技术创 新活动视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大系统, 全面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 准确定 位各个环节的任务和目标,引导、集成各方优势资源共同参与,实现创新目标任 务和创新资源的相互衔接和配合。特别是要积极筛选一批创新能力突出、技术优势明显的单位,进一步深化合作的领域、范围和深度,推动创新合作由临时合作、 松散合作、单项合作、技术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产业合作转 变,由原来的

15、“单点式”合作,提升为全方位、多交叉的立体合作,切实提高合 作创新的效率和效益。三是要充分激发全员创新活力和热情,建立并逐步完善技术创新考核制 度。国家局已经把各省级公司技术创新情况纳入省级公司领导年度工作业绩考核, 各省级公司要在这个基础上,对内部创新工作加大考核和奖励力度, 分解工作目 标,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健全绩效评价。在考核过程中,特别要发挥 考核的指挥和调度作用,突出重点和导向性,对卷烟减害降焦等关系行业战略发 展层面的创新成果要加大考核权重。 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奖励制度,可以考虑 在单位内部设立科技突出贡献奖和创新成果奖, 对于在重大科技活动中作出杰出 贡献的团队和个人

16、给予崇高荣誉和重大奖励。 同时设立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奖 项,鼓励小改小革和发明创造。三、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为技术创新上水平提供人才保障发展的源泉在创新,创新的根本在人才。优秀的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 引领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充分发挥 人才效能,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竞争实力的根本保证。国家局在“卷烟上 水平”总体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逐步培养形成80名左右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并 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20名左右具有较高威望和号召力的领 军人才,建立支撑行业长远发展的人才基础。 围绕这一目标,需要我们牢固树立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关键环节上求突破。在人才引进上,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向国内外引进顶尖科技人才。 当前,国外传统烟草跨国企业普遍缩减了技术研发投入,这一背景为行业引进顶 尖人才提供了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