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777064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角》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认识角》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认识角》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认识角》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认识角》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角》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角》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角教学设计执教:李坊中心小学 李文华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教材67页68页(上)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从物体表面的角抽象出数学图形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符号、读法、记法。2、通过让学生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活动角,在玩角的过程中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在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3、在合作中培养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从物体表面的角抽象出数学图形的角,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2、与边的长短无关,探索比较角的大小方法(重叠法)。教具准备:五角星、三角板、吸管、图钉、边可以变长变短的活动角、硬纸片的角、课件。学具准备:学具袋(吸管,图钉,硬纸片的角,正方形纸,)教学流程:一、课前交流。师生互动游戏【设计意图】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二、直观感知物体的角。师:出示五角星,问这是什么?生:五角星师:为什么叫五角星?生:因为它有五个角师:板书“角”师:那在我们的课桌上能找到像这样的角吗?生:能师:请同学们找到课桌上的角,用手摸摸这个角,在摸的过程中想想有什么感觉?生:摸后,会扎人、会刺人、尖尖的(多让几个学生说)师:板书“尖尖的”,这些角都是物体上的

3、角,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尖尖的”。【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实物的角,知道物体角的特点,为下面认识平面图形里的角作好铺垫。三、从实物角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角,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师:出示三角板,问这上面有角吗?生:有师:把其中一个角画在黑板上,问现在这个角跑到那里去了?生:黑板上师:课件出示剪刀、时钟、红领巾,让学生找找角,并演示,抽象出各种各样的角师:这些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的小朋友,它就是数学王国里的平面图形里的角,板书“认识”师:这些角又长的怎么样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师引导、点拨)生:也是尖尖的、有两条直直的线师:数学家告诉我们,在尖尖的地方点上一个点,它就叫作角的顶点,

4、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作角的边,所以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而且这两边必须是直直的线。为了帮你们记住角的名称,老师编了首儿歌课件出示,请你们读读。【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因此我先通过找四样物体“三角板”“剪刀”“时钟”“红领巾”上的角,再把这些角从实物中抽象出来,导出平面图形的角,让学生建立角的几何图形的表象。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共同点,从而引出角各部分的名称,总结出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四、练习判断角,巩固角的表象一些小客人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它们也知道了你们今天认识了角,都争着说自己是角,现在请你

5、们来当小法官,来审判一下哪个小客人是角哪个不是?为什么?课件出示,【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在头脑里巩固角的表象,形成角的模型。五、认识角的符号、记法、读法。师:老师要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必须叫你们的什么?(名字),那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名字,那如果老师要叫一个角,那应该怎么叫呢(名字),那角有名字吗?(没有),所以我们就要给角取名字,数学家告诉我们,用“”作为表示角的符号,所以在这个角(黑板上的哪个角)里标上角的符号,注意符号的开口朝角的里面,再写上数字1,这个角就有名字了,记作:1 读作:角1师生一起给其它几个角取名字(课件演示)1师:现在这些角都有名字了,那如果老师叫

6、角3站出来是指哪个角?(屏幕中间的)叫角1站出来又是指哪个角(黑板上的)?师:教室里来了一些调皮的图形课件出示,知道你们今天认识了角,都争着说自己身上藏了许多角,现在老师请你们去找找,找到的用角的符号“”标出来,这些调皮的图形就藏在课本的67页,去做做吧。师生一起反馈课件演示,(五角星里只要找到5个角就行了,如果有学生说到其它几个角,应给予鼓励,如:你说的对!你真聪明!这节课老师只要求你找到这5个角就可以了。)【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平面图形的角后,再让学生回到平面图形里找角,这样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六、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师:角可好玩了,你们想不想做一个角玩玩?(想)先一起看老师

7、做一个学生做角,强调做完后放在桌子上不动,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请几个学生拿自己做好的角到讲台上说一说指一指它们的顶点和边。【设计意图】空间观念的形成,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反思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逐步加深对角的本质的认识。做角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把头脑中角的表象再现出来的过程。做完角,选择一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说顶点和边,丰富学生角的表象,加深对角的认识。师:你们做的这个角可好玩了,在它的身上藏着一个很大的秘密,现在你们就去玩玩看,在玩的过程中想想,角有大小吗?角的大小是指什么地方?这个角的大小会变吗?是变大还是变小

8、?是怎样变的?学生玩角,老师参与指导,师生一起演示(提醒学生注意看黑板上的演示),反馈,交流意见,如果学生感到困难就再用剪刀演示,最后得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课件出示。演示完后要让学生把做的角收起来,集中注意力看黑板。师;出示边可以变长变短的活动角,进行演示,问边有什么变化?角有什么变化?(边变长了、短了,角的大小没变),得出角的大小与什么无关,课件出示。【设计意图】通过对活动角的开合操作,让学生直观体会到角有大小的变化,并利用学生的直观感受,进行交流探讨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再通过用手比划角,同时问如果要使角大一点或小一点该怎么办,让学生边思考边操作,进

9、一步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再通过边有变化的角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七、探究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师:既然角有大小,那看看下面哪个角大?课件出示,(角1大)你是怎么知道角1大(看出来的、比出来的)那怎么比呢?说说你比的方法?学生小组合作,用学具角动手比,结合课件演示说出比的方法,重叠法(把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的一条边重合,再看另外一条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那个角就大)【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放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让学生通过比大小不同的角,并交流比的方法,真正使学生在操作交流中学会直观比较角的大小。八、巩固练习,课后延伸师:角是无处不在

10、,在我们身体上也藏着很多有趣的角,如,建筑物体上也有许多角,课件出示。既然你们认识了角,老师这有一个关于角的问题,你们敢挑战老师的问题吗?(敢),课件出示【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角后,再让学生回到生活的现实场景中去找出更多的角,通过这样从实物到图形,再从图形到实物的反复转换,使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空间观念就会不断地生发并逐步形成。九、总结谈收获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你对哪些活动最感兴趣?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角的知识?你对这节课有什么感受?时间过的快还是慢?为什么?从“亮点”中看“不足”认识角教后感受执教者:李坊中心小学 李文华这一节课的内容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

11、第一次接触,虽然生活中偶尔会提到“墙角”、“桌角”但那些“角”是物体上的角,跟数学上所讲的“角”是不同的,是有差异的,在生活中学生认为只要是尖尖的就是角,没有关注到角的两边,而数学里的角不但要关注尖尖的还要关注到角的两边,如量角器的哪个角就不是数学里的角了。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低年级孩子可能平时也会在他们的画笔中出现过角,只是没有认真考虑过它叫什么?是怎样组成的?角的形状都一样吗?这一系列的问题并非人人都懂得。角的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同时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发展数学思考。根据这些特点,在认识角这一课的教学中

12、,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年级孩子经常在国旗上看到五角星,所以 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一个五角星,让他们说说为什么叫五角星,学生很快说出是有五个角,导出生活中的实物角。为了体现“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这一精神,我又带着学生回到生活中,问课桌上能找到这样的角吗,学生很快说能,然后要求每位孩子摸摸桌子的角,并谈一谈摸角的感受,最后让学生感觉到这些物体的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尖尖的,这样让学生自主感知物体上角的基本特征。接着通过三角板在黑板上画一个角,多媒体出示剪刀,时钟,红领巾,让学生说出里面的角,这样由物体的角引出数学中的角,由实物的角逐步抽象出数学图形的角,这一

13、环节的处理上,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适应于几何图形从立体到平面的知识体系,慢慢培养孩子的抽象能力。然后让学生观察平面图形的这些角的特点”问题的抛出,学生虽然有体会,但不容易用语言来很清楚的表达,又通过摸三角板的角,接着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角不但是尖尖的,它还有两条直直的线的。紧接着就引出角的名称,读写法。然后再通过判断角,找图形里的角的练习,进一步巩固角在头脑里的表象。接下来还有几个活动,要他们做角、玩角,比角,找身体上的角,找建筑物体上的角等,这样从物体的角到平面图形的角,再又从平面图形的角到物体的角,贯穿这样一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经历

14、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这节课我自始至终还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的教学思路,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性、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当然亮点总是与缺点并存,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动手活动多,比如:摸角、做角、玩角、比角,操作和思考不能有机结合,大部分学生忙于动手,或者是一直玩做好的角,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课堂纪律相对不是很好。2、学生操作能力较差,操作体验有限,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比如在“摸一摸”环节中,为了突出角的边是“直的”,我让学生摸课桌的一个角,让他们说出摸到的感受,大部分学生只说出很光滑、很平、斜斜的,没有一个学生能说出是“直的”。说明在以前的教学中对操作课重视不够,学生没有形成“直的”和“弯曲的”等方面的操作体验。3、难点比较角大小,缺少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实践。只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模仿,中间也缺少了必要的比角方法的练习。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让每一位孩子亲自比一比,说一说比角的方法。4在学生通过玩活动角后,很难探究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可能是老师引导不到位,还是突破这个难点的方法不恰当。这点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