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的文学”为中心(一)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7769009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人的文学”为中心(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人的文学”为中心(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人的文学”为中心(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人的文学”为中心(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人的文学”为中心(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人的文学”为中心(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人的文学”为中心(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人的文学 ”为中心 (一)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是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教学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研究的深入,本门课程的教学也应作出相应的改革。 而以 “人的文学 ”为中心, 则不失为一可行之法。因为以 “人的文学 ”为中心进行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教学,既代符合现代文学的实际, 也为本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所支持。此外还符合新形势下家对人才素质的综合需求。关键词: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人的文学在普通高校文科教学中,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它跟许多专业课程一样,在当今社会已处于非改不可的境况之中,本文想就此谈点看法。一、从现代文学的学科建立及教材建设

2、谈起现代文学教学伴随学科的发展而发展。从 1922 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略讲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在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特别是与近代文学的历史变迁的探讨中开始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初步探讨,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朱自清用历史的态度来系统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他在清华大学等校讲授 “中国新文学研究 ”课程,并将讲义整理发表,题为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此书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教学的开创性著作。 “它以作家的创作成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眼于从丰富的文学现象来探讨各类作品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原因和历史经验,重视作品的艺术成就及社会影响,特别是注意分析了外国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及其对各种流派的形

3、成在思想风格上所起的作用,并采用了先有总论然后按文体分类评述的体例,这对以后的现代文学研究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由于当时中国现代文学自身尚处于成长期,因而中国现代文学尚未形成完备的学科及教学体系,相关著作也还不够系统。事实上,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现代文学研究还未能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也就无从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大学的讲堂。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对现代文学的教学极受重视,在 1950 年 2 月教育部召开的高等教育会议上,通过了高等学校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其中规定 “中国新文学史 ”为各大学中文系主要的必修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学中文系都配备教师专门讲述这门课程。由于各大学纷纷开设现代

4、文学史课程,而相应的教材建立尚未及时跟上,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于五十年代初出版。这部教材 “达到了它所属时代最高的文学史研究水准,作为第一部完整的现代文学史专着,该书第一次将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立(1917-1949)这一段文学的变迁作为完整独立的形态,进行科学的、历史的、体系化的描述,奠基了现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格局。 ”书中将文学史分为四个时期,这种文学史分期长期影响了后来文学史教材的分期与文学史的研究。书中采用的以时代为经,文体发展为纬。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也长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的基本结构。该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材的奠基之作,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学

5、科的研究与教学。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还得力于另一部影响巨大的教材, 这就是 1961 年唐弢先生受教育部委托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中文系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 。书中对现代文学史分期虽然是依照社会历史的变迁的标准,但也基本勾勒出了三个十年的文学史框架这为后来的许多文学史教材所采用。 虽然此书的编写经历年代近二十年,书中的文学史分期与许多文学观念如今看来显出许多不足,但没有人能否认这部教材在文学新时期的高等学校文科教学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从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及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在高校广受师生欢迎,各种教材也层出不穷,中国现代文学教材的编写出现了多元化的可喜局面。钱理群先

6、生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普通高等教育 “九五 ” 教育部重点教材,它采用以时代为经,文体为纬,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体例,吸收并反映了现代文学研究的发新成果与发展趋势,使现代文学史教材呈现出崭新的风貌。书中指出, “在本书的历史叙述中, 现代文学 同时还是一个揭示这一时期文学的 现代 性质的概念。所谓 现代文学 。即是 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突破了长期以来要么以中国革命的性质要么以时间的流程定义中国现代文学的不足。本书由现代性的审视出发,勾勒出较为完整的文学史全貌。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教育部 “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

7、系改革计划 ”的研究成果。本书将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从而打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分立的惯例,以新的文学史观来阐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吸收了近年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在中外文学比较的视野中观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比较客观全面地评介了各时期的代表作家。但也许由于是采用了新的文学史分期,本书在内涵层次上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整合还有待加强。程光炜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是近年出现的一本较好的教材,书中内容及观点吸收了本学科已有成果,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编撰体例、文学史框架及对作家作品的认识、评价等方面,较以往甚至近年出版的一些教材而言都有许

8、多新的学术成果,体现了新一代学人宏阔的学术视野和精深的学术修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现代文学史课程教材。这些新教材特别是 现代文学三十年,在编写理念上有较明确的指导,即以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为视角来观照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它们在许多高校被作为重要的教学依据或参考,客观上使得现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但由于尚无明确的适应新形势的教学理念,高校的中国现代文学还处在不够自觉的状态之中。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以为明确以 “人的文学 ”为中心,以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标准和此门课程教学的重要目的,显得十分迫切而必要。二、 “人的文学 ”是中国现代文学最本质的表现客观地说,就中国现代

9、文学教学而言,目前高校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为了适应新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已经做了许多的努力。但以现有的教学格局,在未做全国性的变动之前,我们仍以现代文学作为一个教学课程看。虽然出现了不少站在整体高度来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成果,也有不少高校在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课程的教学,还有一些相关教材问世,但目前还是缺乏较为成熟的新教材。如高等教育版社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将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纳入了一门课程的体系之中,但此书还需要文学观念、文学精神、美学风范上作进一步的整合,以期更加明晰地体现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内在统一性。这种内在统一性, 我觉得就是 “人的文学 ”的教学理念。那么,什么是 “人的文学 ”

10、?为什么应以 “人的文学 ”为中心来作为从事于现代文学的教学呢?这主要基于两点,一是现代文学的实际,二是课程教学的要求。在现代文学史上, 周作人最早提出 “人的文学 ”的理论主张。 在新文学运动的初期,由陈独秀、胡适等倡导的白话文学运动的初步胜利的情况下,周作人敏感地发现文学革命中有一种片面强调语言形式改革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思想内容革命的偏向。于是他写了思想革命来论述文学革命的内容与形式变革的关系。“文学革命上,文字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却比第一步更为重要 ”的论断。周作人提出了 “思想革命 ”比“文字改革 ”更为重要的观点。在思想革命的基础上,周作人又进一步提出了 “人的文学 ”和“平民文学 ”的主张。在人的文学一文中,周作人开宗明义就提出:“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 。”他认为新文学则是有助于人性发展的, 有助于人的健康的精神生活, 故应当提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