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校长提高层次培训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7758354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小学校长提高层次培训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市中小学校长提高层次培训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市中小学校长提高层次培训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市中小学校长提高层次培训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市中小学校长提高层次培训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小学校长提高层次培训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小学校长提高层次培训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中小学校长提高层次培训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怀柔区教育党校苏文仲一、问题的提出:(一)课程在培训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课程,简言之是指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内容及其实施过程,对贯彻培训意图,实现培训目标具有重要影响,在培训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一个完整的培训系统至少应包括:培训谁(对象)、培训什么(课程)、由谁培训(培训者)、培训方式(方法)、用什么培训(教材资源)、怎样验收评估(考核)六个环节。课程开发与建设,无疑在整个培训体系的构建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整个培训运行的载体。它的优劣甚至决定着整个培训的质量,进而影响着校长的工作理念和思维方式。目前,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从层次上分,有岗位任职资格培训

2、、提高层次培训、高级研修培训和名校长工作室。鉴于目前提高培训已成为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主要层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故本文以提高培训的课程设置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索中小学校长提高层次培训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提高这个层次培训的实效性。(二)建立相对稳定而又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势在必行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探索,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初步形成了“分层分岗,因需设教,开放灵活,注重实效”的工作格局。在课程设置开发方面也作了大量探索,初步形成了“专题为主,动态发展”的提高培训课程设置模式和灵活多样,具有较强选择性的课程结构。以基础专题为主导,选修专题(包括区县自拟)与教育管理实践

3、并重,在国家、北京市教学计划指导下,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提高培训课程体系,基本满足了校长(兼书记)多样化的培训需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层次培训课程设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1、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政策的变化,以及干训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原有的北京市乃至全国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内容相对陈旧、滞后,不能充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有效吸收近年来干训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因此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补充,有些内容需要更新,突出重点,重组结构,使之更加科学严谨、与时俱进、切合实际。2、由于提高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得过于原则、空泛、庞杂,弹性很大,又没有与之相配套的课程标准和专题教材加以规

4、范和细化,使提高培训的课程设置带有很大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和约束性,未能形成一批相对稳定规范的核心课程,在执行过程中增大了实际操作的难度,加上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培训工作者水平不高、工作不细、师资不足、资源缺乏等,提高培训的课程数量和质量很难保障,至少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甚至有的地区在某些方面弄虚作假、流于形式。(三)设置合理的提高层次培训课程是完成“十一五”干训工作任务的需要当前,“十一五”干训工作规划正在加紧制定,新一轮培训任务即将开始。构建相对规范完善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是制定“十一五”干训工作规划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完成新一轮培训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能否把握中小学

5、校长提高培训课程设置的基本规律,总结经验,兴利除弊,制定更加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对于“十一五”干训规划的制定和新一轮培训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基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进一步加强提高培训课程设置的研究和开发,建立相对成熟稳定、规范系统而又灵活开放的提高培训课程体系很有必要,势在必行。二、 校长提高培训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做法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科学的依据: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学员的实际需求,又要有一套科学的操作方法,遵循必要的原则。根据当代课程理论和多年干训工作实际,我们认为: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做法是:(一)

6、依据形势、参照计划提高培训课程的设置与开发,要紧紧围绕国内外形势和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原则、要求,结合当前中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按照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和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群体的需要,设置调整相应的培训内容,充分体现培训工作的科学性、时代性和针对性。在广泛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上级干训主管部门要继续以规划和指导性教学计划包括临时决定(意见、通知、信息发布)等形式,适时明确地规定提高培训的主要内容、核心课程和基本要求,我们认为指定课程仍应作为各地提高培训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各地在制定具体培训工作计划时要认真研究,参照执行,在结合本地实际的同

7、时充分体现上级的培训意图和精神。要加快课程标准和专题教材的研究和制定,加大其科学规范程度和约束力度,对其中的一些重点核心课程,应加大督导考核力度,以确保培训意图的实现和培训质量的提高。目前,正在酝酿出台的北京市十一五干训工作规划,对于上述问题已经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和设想,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是否把培训规划、计划精神的贯彻落实,应作为评价各地干训工作开展好坏的一项基本指标和尺度。(二)因需设教、因材施教这是近年来干训工作转变观念,探索创新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干训课程设置构建的一条基本原则,应继续坚持,不断完善。由于工作性质、任职年限、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所在区位等方面的不同,校长的学习需求是多

8、方面有差异的,应广泛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梳理。要从校长队伍现状和工作实践出发,充分尊重和满足校长提高培训的差异性、多样化要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校长的个性化发展。要提高需求调研和分析的质量及水平,调研的形式要多样,方法要科学,工作要细致,确保结论的科学性、代表性和可信度。鉴于受训者有时对自己的学习需求也不完全明确清晰,校长的学习需求多种多样,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冲突,培训者受调查手段、条件和培训资源、能力的限制,因需设教的课程设置方式和因材施教的培训形式受很大制约和局限,应因地制宜、量力而为,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和影响,甚至以偏概全、不及其余。(三)总结经验,相互借鉴实践是一面镜子,有比

9、较才有鉴别,实践出智慧,实践出真知。近年来,各地在干训工作实践中包括干训课程设置工作中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如专题式、模块式、菜单式等课程设置方式,应认真总结,扩大交流,相互借鉴,包括区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经验。应广泛搜集信息,不断调整内容,把经过实践检验确有成效,深受校长欢迎的课程资源,纳入校长提高培训视野,使校长提高培训的课程不断得到丰富和补充,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四)联系实际,专家参与课程设置是一项牵扯面广,意义重大,要求很高的复杂系统工程,要求设置者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理论功底、广泛的调查研究、敏锐的洞察能力、系统的思考能力。因此应广泛吸收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包括

10、一线的优秀校长和经验丰富的干训教师。以课题形式对干训课程的设置和开发予以深入地研究,拿出有价值有分量的成果、方案、乃至专著、教材。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相对不足,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增大工作和投入的力度。 以上几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共同作为各地干训课程设置和开发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做法。争取经过多方努力,逐步形成适合我国(本地)教育发展和校长需求的、有中国(本地)特色的相对稳定而又灵活多样、不断丰富和补充的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课程体系。三、 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课程框架的初步设想按照上述原则,参照“十五”校长提高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根据我们对校长工作实际和培训需求的了解,结合自身干训工作经验,对

11、“十一五”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核心课程)提出如下初步设想:(一)基本理论层面理论是行为的先导,理论创新是其他各种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对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校长队伍,无疑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根据笔者对校长工作和学习状况的调研,我们发现中小学校长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有很大欠缺,还普遍认为自己的理论水平低,有提高理论修养的强烈愿望,因此,加强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习和修养是非常必要的。1、政治理论:对国内外重大事件、趋向、问题加以学习和关注,如信息时代与学习型社会的来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的现代化、科学发展观与中国

12、的可持续发展、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自主创新能力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公民教育与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等,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开阔视野,把握方向,使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2、教育理论:以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为主线,以当代最新教育理念和实践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相对系统深入地学习教育论、人才论、教学论、德育论、教研论、评价论等。有选择地开设教育经典导读、中外教育简史、中外教育比较研究。提高校长的教育理论素养、鉴别比较能力和指导教育教学的水平

13、,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3、教育管理:以现代学校制度和校本管理为重点,突出校长角色意识和领导艺术、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学校的特色发展、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等,提高校长的自身修养、管理水平和办学能力。4、政策法规:熟悉新近颁发的重要教育政策和法规,如: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新颁布的三个意见等。提高校长政策法律水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依法治校的能力5、心理教育:心理学和

14、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教师的学习水平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校长、教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设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并在实践中已经或即将发生重大作用和影响,应作为提高校长素质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提高理论学习效果,我们提倡要读原文(著)、重语义(弄清思想和原义);重对话、讲思辨(提高思辨水平,转变价值观念);精讲解、抓重点(指导带动自学);讲联系、重案例(融会贯通,学用结合)。(二)主要技能层面校长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应体现在对问题的解决和既定目标的实现上。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是对知识、经验、理论的综合运用

15、。我们认为:以下四种能力对校长履行工作职责非常重要,又具有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经验,值得重点加以推广:1、校长的领导艺术:领导科学与艺术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是做好校长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基本保证。既要注重对一般领导科学和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又要特别注重对成功校长管理思想和经验的学习和总结,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企业以及其他方面成功的管理经验和范例。校长领导艺术的提高,既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探索和实践积累的过程,学习是基础,应用更根本。2、学校管理诊断能力:是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和相关知识,采用科学方法和程序,对学校整体或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估诊断,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促进学校发展的一种能力

16、和技巧。对于提高校长素质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帮助和意义,在近年来的培训工作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深受培训者和学员欢迎,具有很大推广价值。3、学校发展策划能力:综合运用教育和策划理论,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技能,谋划和促进学校发展的一种能力和手段,着眼于学校办学特色、品牌树立和跨越式发展。4、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用于自身学习、研究,着重应用于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当然,上述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理论知识的学习、讲授。因此,仍作为一种课程形态。但它的目的、重点和实施过程,更强调综合运用和实践操作。故与理论学习部分相区别(当然它们之间也有很深的内在联系)。(三)综合实践层面的动态课程这方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是一种课程形态,也可作为一种培训方式方法,或说是二者的统一。归纳起来主要包括:1、参观考察;2、挂职锻炼;3、个案分析;4、交流研讨;5、课题带动。6、典型示范;7异地培训;8、情境模拟等。(四)自选课程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