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5.6单元复习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7754917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语文5.6单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语文5.6单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语文5.6单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语文5.6单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语文5.6单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语文5.6单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语文5.6单元复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莲东中学 初二语文 古诗文复习题一、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各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 下面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通风换气 B. 政通人和 C. 通宵达旦 D. 博古通今2.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1)缘:_ _ (2)俨然:_ _3. 用现代汉语翻译翻译下列句子。(1)渔人甚异之: _(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 。_(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用简要的话概括整个故事中“渔人”的行踪,并填入方框内:发现桃花源 5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荒唐”地虚构出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

2、模式?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_二、阅读陋室铭,完成下列各题。6 文中哪一个词语能统领全篇? _7.“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灵,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8 用原文语句回答。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_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_9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_-三、阅读爱莲说,完成下列各题。10.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古代散文,作者以什么自况?委婉地批评了怎样的一种世风? _11.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美好形象?寄寓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_12. 以花喻人,菊,牡丹,莲分别代表怎样的人?此文中这三种花又是怎样

3、联系在一起的? _13. 怎样理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的含义?_四、阅读核舟记片断,“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完成下列各题。14.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B ) A、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奇怪的)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B、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C、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是) 中轩敞者为舱(作为) D、东坡右手执卷端(上面) 其人视端容寂(端正)15翻译下面句子。 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译文:(_。16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第段的结构形式是 ;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的原因是 原因:_五、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阅读杜甫的

4、望岳,完成20,21题。17.这首诗描绘了泰山怎样的景色? _)18.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阅读杜甫的春 望,完成22,23题。19.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什么_20.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阅读杜甫的石壕吏 ,完成24,25,26题。21.解释诗句中的词语。 一男附书至(书: ) 二男新战死(新: ) 死者长已矣(已: ) 室中更无人(更: ) 22.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23.描写战争之惨烈的句子是_-六、阅读大道之行也,完成下列各题。24.给下列文中字注音。(1)与:_睦:(2)矜

5、: (3)分: - (4)恶: 25.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选贤与能。_2)矜、寡、孤、独、废疾者。_2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男有分,女有归分:_归:_(2)货恶其弃于地也恶:_(3)盗窃乱贼而不作乱:_作:_- (4)是谓大同大同:_ 27.翻译下列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_(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_七、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28三峡的作者_-,字善长,_-魏地理学家、散文家。29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30. 三峡与答谢中书书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_:31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_八、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下列各题。32用原文回答问题: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_33翻译句子:(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_(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_ 34.“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