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房山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57752424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北京房山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年北京房山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3年北京房山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3年北京房山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3年北京房山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北京房山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北京房山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北京房山初二(上)期末历 史2022.12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以上叙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A. 时代背景B. 爆发原因C. 具体内容D. 历史意义2. 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开始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3. 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

2、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认识。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 1840年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爆发B.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C. “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D. 1900年八国组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4. 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时间1894年1905年1912年1913年事件成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动二次革命A. 洪秀全B. 梁启超C. 章炳麟D. 孙中山5.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3、( )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黄花岗起义D. 辛亥革命6. 目睹了辛亥革命的瞿秋白曾用“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形容当时社会的变化,这反映出辛亥革命(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带来了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是维新变法思想的一次实践A. B. C. D. 7. 下面的内容最有可能出自于( )第22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第23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A. 天朝田亩制度B. 辛丑条约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 大总统誓词8. 造成下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项目时间变化农户19141918年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19141918年减少26000多万亩荒地19141918年增加49000多万亩陆军19141918年增加92万多人军费19161918年增加5000多万元A. 府院之争B. 农民战争C. 列强侵略D. 军阀纷争9. 有同学围绕以下历史人物制作了一张手抄报。这张手抄报的主题应是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鲁迅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10. 某班开展“看口号猜历史事件”的竞猜活动。下列口号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 自强、求富戊戌变法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C. 民主、科学北伐战争D. 打倒列强,除军阀

5、抗日战争11.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向俄国学习。共产党宣言翻译出版,李大钊等人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这说明当时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出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C. 新文化运动揭开了序幕D.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12. 下表教材某单元中的三课。这一单元是(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A.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D.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3.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只有党员420人,1925年1月中共

6、四大召开时党员人数发展到994人,到1927年4月,党员人数已达到近6万人,并培养出大批骨干人才。工农运动在南方各省蓬勃发展,各地的农民协会和工会纷纷成立。以上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共产党深入工农群众 抗日根据地巩固A. B. C. D. 14.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这一理论的最早实践是A. 南昌起义B.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C. 古田会议D.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15. 下图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

7、攸关的转折点。它的召开地点位于图中的A. B. C. D. 16.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我在旧中国十三年一书中有段文字描述了1935年底的一件大事:“中国正在苏醒过来。在几天的时间里,青年团体在天津、上海、汉口、广州等所有大城市,像雨后春笋般产生,游行示威开始席卷全国”,他的这一记录见证的是( )A. 五四运动B. 新文化运动C. 一二九运动D. 辛亥革命17. 下侧报纸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A. 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B. 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C.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8. 时代周刊1938年1月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

8、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粉碎日本“时间表”的是( )A. 一二九运动B. 淞沪会战C. 武汉会战D. 第三次长沙会战19. 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它能够再现历史。下图反映出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是( )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C.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 “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20.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与之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

9、国民党一大B. 西安事变C. 中共七大D. 重庆谈判21. 2021年春节期间,某市档案馆推出以“古都新生,人民胜利”为主题的展览,展览包括“和谈成功”“傅作义的犹豫与决断等部分,与此展览主题直接相关的是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22. 以下是人民解放战争进程示意图,处应该填写( )争取和平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胜利重庆谈判转战陕北跃进大别山渡江战役A. 孟良崮战役B. 展开运动战C. 三大战役D. 北平和平解放23. 下图是某同学的笔记该笔记归纳的是解放战争政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经济解放区土改军事战略正确,英勇作战民心争取民主,人心所向A. 爆发时代背景B

10、. 取得胜利原因C. 主要历史进程D. 取得胜利影响24. 下表是同学整理的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部分史实。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为( )洋务运动期间兴办京师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甲午战争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北洋大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创办京师大学堂八国联军侵华后1901年废除八股文、1905年废除科举制、颁布各级学堂章程A. 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女子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B. 近代教育的发展既受时局的影响又得益于不断的探索C.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废除了传统教育和学制D. 兴西学、废八股文和科举制,不利于近代人才的培养25. 右表中文艺作品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作者代表作品

11、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洗星海黄河大合唱徐悲鸿愚公移山A. 打倒列强,除军阀B. 红军不怕远征难C. 众志成城抗日寇D. 百万雄师过大江第二部分(共50分)本部分共4题,共50分。26.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还是一部探索史。材料一黄海海战圆明园劫难被抓捕的义和团团民虎门销烟(1)将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写序号)材料二图1清政府年财政收入与辛丑条约赔款数额对比图图2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示意图辛丑条约签订后,使馆区可以驻兵。这一规定后来使得西方国家的使馆区成为标准的军事占领区了。当时的中国,经过这种大乱以后,已经极其残破了,户部银库也被八国联军抢了。这么多银子,

12、怎么赔?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2)阅读材料二,列举辛丑条约中的相关内容,并说明这些条约内容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具体危害。材料三 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的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那样的民主革命风云人物梁启超“笔端常带感情”他把俚语、韵语、外国语融为一炉,不受古来章法的限制,常能动人心弦黄遵宪的诗则以反映事实、反映社会而明显的区别于传统的旧诗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文风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四 史学界有人认为,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三个阶段。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

13、步,众多仁人志士积极探索,历经曲折,中华民族也逐渐走向复兴。(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列举近代化历程中三个阶段的相关史实。27.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新中国。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完成下列表格时间事件影响A_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_C_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

14、根据地D_材料二 最初,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与俄国一样,无产阶级要实行大罢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由此,共产党人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但这时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暴动都先后失败了,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要在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摘编自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2)依据材料二,说出中国革命道路的两次变化。并指出导致这两次变化的主要依据。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红色精神时间轴(3)按时间顺序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填入时间轴。(只填序号)井冈山精神 五四精神 长征精神 红船精神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