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专题带答案漓江情韵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7748835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专题带答案漓江情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阅读专题带答案漓江情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阅读专题带答案漓江情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阅读专题带答案漓江情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阅读专题带答案漓江情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专题带答案漓江情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专题带答案漓江情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漓江情韵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 “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 ! 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

2、来了一句欢迎词: “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 ”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 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 “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 ?上船来吧 !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

3、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 “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 ?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 ”他不解地望着我。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他大声地笑了起来。 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

4、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

5、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 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作者:从维熙。有删改 )8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 分)9 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分)10 “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 分)11从文中画波浪线的 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12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 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 (4 分)【答

6、案】8. 在漓江边,“我”被一只鹦鹉吸引,结识了一位残疾的摇船人,被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动。 ( 意思对即可。人物 1 分,情节 2 分,共 3 分)9. 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引起下文。营造朦胧的诗情。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 意思对即可。答出任意两点,一点1 分,共2 分)10. 因为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 (2 分与后文“我”的感动、赞美形成对照 ( 作铺垫、欲扬先抑 ) ,(1 分) 突出摇船人的精神品质。 (1 分) ( 意思对即可。共 4 分)11. a 示例:把雨雾中的漓江比作艨胧诗,把远处江中隐约可见的小舟比作破折

7、号,形象地写出了小舟的形态,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b不例:把被笑声惊飞的水鸟比作一串黑色省略号,形象地写出了水鸟渐飞渐远的身影,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对比喻内容的分析l 分,效果 2 分,共 3 分)12. 身残志坚、自食其力、拒绝怜悯:不甘一 i5 靠屹“社会低保”打发日子,靠摇船为生,不接受“我”给他的五 |_ 元钱。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爱笑,不避讳自己的残疾,积极面对生活。( 意思对即可。每个方面2 分,其c 形象 l 分,分析 1 分。共 4 分。若答“阳刚”,言之成理也可)眼界与读书赵 畅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方式方法以及兴趣效果。冯

8、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想一想吧,为什么面临金融危机,会有那么多人去读相关的经典著作,形成一股资本论热?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

9、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 达尔文 “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 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 ;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

10、,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想起了吕思勉先生的话: “社会科学家,他必先对现状觉得不满,然后要求改革;要求改革,然后要想法子;要想法子,然后要研究学问。若其对于现状,本不知其为好为坏,因而没有改革的思想;又或明知其不好, 而只想在现状之下, 求个苟安,或者捞取些好处, 因而没有改革的志愿, 那还讲学问做什么?”读书亦如斯。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24.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 分)25. 下面这个语段应放入原文 ( )

11、之间。 (3 分 )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使其读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 ,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A. 第段与第段B. 第段与第段C. 第段与第段D. 第段与第段26.为什么面临金融危机,会有那么多人去读相关的经典著作,形成一股资本论热?(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3 分 )27.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28. 选文第段“斯”字指代什么?(2 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24. 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3 分)(3 分)26. 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3 分)27. 举例论证 (1 分 ) 列举达尔文、诺贝尔、华罗庚、苏步青等科学家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的观点。(2 分)28. 指代“研究学问” 。 (2 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