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初三试卷4及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7748589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7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初三试卷4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届初三试卷4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届初三试卷4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届初三试卷4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届初三试卷4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初三试卷4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云区2015届初三试卷物理同学你好!答题前请注意阅读以下内容:1本卷为物理试卷,全卷共2页,共23小题,满分90分,答题时间物理60分钟。2.可以使用科学计算器。图1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清晨,我们常会看到一些晶莹剔透的露珠附着在小草上,如图1所示。这些露珠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下列的哪种物态变化而形成的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2在医疗方面,可以利用超声波做清除胆结石的治疗,这是由于( )A超声波能够被反射 B超声波沿直线传播 C超声波速度大 D超声波具有能量3. 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以氢原子为例,下面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

2、的是( )4有一种无线电动车,充电时只需要把车停入特定的区域即可充电,那么它充电时是根据什么原理( ) A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B电磁感应原理 C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力的作用 D电流的磁效应5.如图甲、乙是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过程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图丙中,描述重力对该球做功大小与时间关系正确的图线是()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8V,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 1A”,灯泡标有“6V 3W”字样。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3AB、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03VC、滑动变阻器

3、的阻值变化范围47.2D、滑动变阻器的的最大功率为1W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4分)7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370航班失去联系,在失联前与地面指挥系统是通过 传送信息的,2014年4月14日“蓝鳍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开始水下搜索MH370航班,“蓝鳍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是通过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获得水下信息的8小英参加体育测试,跳远时从起跳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重力势能 (选填“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或“不变”),她800m跑步的成绩为4min,她的平均速度约为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n9.如图2所示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4、,总质量约为22t。2012年6月,“蛟龙”号挑战深度,下潜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压强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它悬浮在深海某处时,受到的浮力约为_N。R1R2SPA图3图210. 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0.2A,R2消耗的电功率为0.8W;移动滑片将其置于某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R2消耗的电功率为0.9W。定值电阻R1= 。三、简答题(共3小题,共9分)11.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

5、不容辞的责任。请写出生活中两条节约用水建议。12某简易喷雾器的结构简图如下图所示。当快速推活塞时,水就从喷雾筒中喷出。请解释这个现象。13. 现有两个标记模糊,额定电压都是220V,但额定功率相差较大的白炽灯泡,怎样判断哪一盏灯的额定功率较大?四、作图题(每题2分 ,共8分)14.如图甲所示,鱼缸侧壁有一平面镜,画出光线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和该反射光线射出水面后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1-c-n-j-y 图415.如图4所示,是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的未完成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灯L1和L2并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灯,滑动变阻器只控制L1的亮度,导线不能交叉。

6、图1416.如图5所示一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小车,在车厢顶部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若小车突然加速,画出小车突然加速时的大致位置并作出此时小球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图5 图617. 如图6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有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部N极)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端,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到B请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位置变化的是jy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18小芳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她首先按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

7、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调;(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 、 的实像;(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 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芳观察的方法应是: 19、图甲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指针偏转。逐渐向右移动滑片,小灯

8、泡始终不亮,电压表示数仍然为零,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该电路故障可能是 。图甲 图乙(3)排除故障后正确操作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12345678发光情况明亮亮更明亮较亮较暗微光熄灭熄灭电压U/V2.52.13.01.71.30.90.50.1电流I/A0.280.260.300.240.0.190.160.05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7、8两次实验中,灯泡熄灭的原因是 。小灯泡在断电一段时间后的电阻可能是 (填“0”、“1”、“2”或“8.9”)21cnjy20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钩码。钩码的运动状态与测力计的

9、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钩码的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1匀速向上运动2.02匀速向下运动2.03加速向上运动3.54加速向下运动1.45减速向上运动1.66减速向下运动2.8(1)由实验1、2可知,钩码在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 钩码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由实验3、6可知,钩码在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 钩码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由实验4、5可知,钩码在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 钩码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一个站在体重计上的人,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

10、程中可看成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据(1)、(2)、(3)中的结论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是( )A一直减小,但最后等于体重 B 一直增加,但最后等于体重C先减小后增加,最后等于体重 D 先增加后减小,最后等于体重六、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第22题6分,第23题8分,共14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及过程,若只写出结果将不得分)图7RPLS21. 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小灯泡L的规格为“6 V 6 W”,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灯丝电阻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求:(1)小灯泡L的电阻;(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2时,小灯泡L的实际电

11、功率;(3)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从3调节到20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能获得的最大功率。22.一重力G=2.510-3N的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竖直落下(不计横向风的影响),设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F阻与下落速度的平方(v2)成正比,关系为F阻=kv2,其中k为常数,且k=110-4Ns2/m2。求:(1)该雨滴匀速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2)若雨滴匀速下落的距离为400m,则这个过程重力对雨滴做的功为多少J?(3)雨滴匀速下落时的速度为多少?vt0图8(4)请在图8中画出从开始下落到落地这一过程中雨滴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描绘出大致情况即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D 3

12、、C 4、B 5、C 6、C二、填空题:7、电磁波 超声波 8、逐渐增大 3.3 9、变大 220000 10、 10三、简答题11.(1)使用节水型洁具 (2)用水完毕后关紧水龙头(或一水多用等) (其它答案合理均可)12.快速推活塞时,吸管上端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空气流速,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吸管中气体就进入喷桶中,吸管内其他压强减小;吸管内气体对液面的压强小于管外液面所受的大气压强,水就上升到喷桶里,被气流推到桶外。13.(1)灯丝粗而且短的白炽灯泡的额定功率大(2)将两灯并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发光较亮的额定功率大(3)将两灯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发光较暗的额定功率大四、作图题14. 15.1617.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18(1)上(2)右 、倒立、放大(3)虚、 从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19、(2)小灯泡短路 (3)0.7 实际功率太小 120、(1)等于 (2)大于 (3)小于 (4)C21.解:(1)RL = = = 6 (2分)(2)I = = = 0.5A (1分)PL = I2RL = (0.5A)26 = 1.5 W (1分)(3)P = IUR = I (96I)=6 (I)2 + (1分)当 I = A时,Pmax = 3.375 W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