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折叠习题集(带图)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74850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几何折叠习题集(带图)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几何折叠习题集(带图)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几何折叠习题集(带图)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几何折叠习题集(带图)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几何折叠习题集(带图)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几何折叠习题集(带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几何折叠习题集(带图)(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图形翻折1、如图,把直角三角形纸片沿着过点B的直线BE折叠,折痕交AC于点E,欲使直角顶点C恰好落在斜边AB的中点上,那么A的度数必须是 ACBE2、如图,在矩形中,将矩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落在处,若,则折痕的长为 3、已知ABC中,AB=AC,BAC=120,点D是边AC上一点,连BD,若沿直线BD翻折,点A恰好落在边BC上,则AD:DC= DCBAA4、如图,已知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ABC纸片,点E在AC边上,点F在AB边上,沿EF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D的位置,且EDBC,则CE的长是( )(A) (B)(C) (D)5、正方形纸片ABCD中,边长为4,E是BC的中点,折叠

2、正方形,使点A与点E重合,压平后,得折痕MN(如图)设梯形ADMN的面积为,梯形BCMN的面积为,那么:= ANCDBM6、如图2,把腰长为4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折叠两次后,得到一个小三角形的周长是 . 7、如图1,在梯形中,将梯形沿直线翻折,使点落在线段上,记作点,连结交于点,若,则 . 8、等边OAB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折叠三角形使点B与y轴上的点C重合,折痕为MN,且CN平行于x轴,则CMN= 度 ABOCMN(第12题)xy9、有一块矩形的纸片ABCD,AB=9,AD=6,将纸片折叠,使得AD边落在AB边上,折痕为AE,再将AED沿DE向右翻折,AE与BC的交点为F,则CEF的面

3、积为 A B A D B D B FD C E C E C10、如图,有一矩形纸片ABCD,AB=10,AD=6,将纸片折叠,使AD边落在AB边上,折痕为AE,再将AED以DE为折痕向右折叠,AE与BC交于F,那么CEF的面积是 。第12题图11、如图1,在等腰直角ABC中,AB=AC,点D在BC上,将ADC沿AD翻折后点C落在点C/,则AB与BC/的比值为_.12、ABC中,BC=2,ABC=30,AD是ABC的中线,把ABD沿AD翻折到同一平面,点B落在B的位置,若ABBC,则BC=_ 13、 在ABC的纸片中,B=20,C=40,AC=2,将ABC沿边BC上的高所在直线折叠后B、C两点之

4、间的距离为 14、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AD9,AB=3,将其折叠,使其点D与点B重合,点C至点C/,折痕为EF求BEF的面积15、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 DCBC,E为BC边上的点,将直角梯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ABD与EBD重合.若A=120,AB=4,求EC的长16、如图,矩形,以为坐标原点,、分别在轴、轴上,点的坐标为(0,3),点的坐标为(5,0),点是边上一点,如把矩形沿翻折后,点恰好落在轴上点处(1)求点的坐标;(2)求线段所在直线的解析式将一张矩形纸对折再对折(如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两部分,将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D A矩形 B

5、三角形 C梯形 D菱形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 BC=10cm ,求AE的长. ABDFEC.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O是正方形,点C的坐标是(4,0)。(1)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A _ B_ (2)若E是BC上一点且AEB=60,沿AE折叠正方形ABCO,折叠后点B落在平面内点F处,请画出点F并求出它的坐标。(3)若E是直线BC上任意一点,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E,使正方形ABCO沿AE折叠后,点B恰好落在轴上的某一点P处?若存在,请写出此时点P与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BCOE如图,已知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

6、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则DE的长为( )A3 B4 C5 D6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即1=3,由折叠知,1=2,CD=CD=4、BC=BC=8,2=3,即DE=BE,设DE=x,则EC=8-x,在RtDEC中,DC2+EC2=DE242+(8-x)2=x2解得:x=5,DE的长为5三、图形翻折综合题1、如图,E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的动点,F是边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F=EF,AB=12,设AE=x,BF=y(1)当BEF是等边三角形时,求BF的长;(2)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把ABE沿着直线BE翻折,点A落在点

7、处,试探索:能否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请求出AE的长;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ABCDEF(1)当BEF是等边三角形时,ABE=30(1分)ABCDEFGAB=12,AE=(1分)BF=BE=(1分)(2)作EGBF,垂足为点G(1分)根据题意,得EG=AB=12,FG=y-x,EF=y(1分)(1分)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为(1分,1分)(3)AEB=FBE=FEB,点落在EF上(1分),=A=90(1分)ABCDEF要使成为等腰三角形,必须使而,(1分)整理,得解得经检验:都原方程的根,但不符合题意,舍去当AE=时,为等腰三角形(1分) 即 (2分)(2) 顶点P( AP=AB=BP=6 (1分)

8、(1分)作于G,则,又,在中, (2分) (2分)(3)若轴 则 , (舍去) (1分) 若轴 则 , (舍去) (1分) 若轴, 显然不可能。 或 (1分+1分)4、已知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中,点E在射线BC上,且BE=2CE,连结AE交射线DC于点F,若ABE沿直线AE翻折,点B落在点处. (1)如图6:若点E在线段BC上,求CF的长; (2)求的值;(3)如果题设中“BE=2CE”改为“”,其它条件都不变,试写出ABE翻折后与正方形ABCD公共部分的面积与的关系式及定义域.(只要写出结论,不要解题过程) ADCB备用图图6ADCFEB(07嘉定第25题)ADCFEB25.(1)解:A

9、BDF 1分BE=2CE,AB=3 1分 2分 (2)若点E在线段BC上,如图1 设直线与DC相交于点M 由题意翻折得:1=2 ABDF 1=F 2=F AM=MF1分图1ADCFEBBM12 设DM=,则CM= 又 AM=MF= 在RtADM中, 1分 DM=,AM= =1分 若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如图2ADCBBN图2EF 设直线与CD延长线相交于点N 同理可得:AN=NF BE=2CE BC=CE=AD ADBE DF=FC=1分 设DN=,则AN=NF= 在RtADN中, 1分DN=,AN= =1分 (3)若点E在线段BC上,定义域为2分 若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定义域为.2分5

10、、如图,在RtABC中,C90,AC12,BC16,动点P从点A出发沿AC边向点C以每秒3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以每秒4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PCQ关于直线PQ对称的图形是PDQ设运动时间为t(秒)(1)设四边形PCQD的面积为y,求y与t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时刻t,使得PDAB?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通过观察、画图或折纸等方法,猜想是否存在时刻t,使得PDAB?若存在,请估计t的值在括号中的哪个时间段内(0t1;1t2;2t3;3t4);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第25题图APQBDC(07奉贤第25题)25(1)由题意知 CQ4t,PC123t,1分SPCQ =PCQ与PDQ关于直线PQ对称,y=2SPCQ 2分(1分(2)设存在时刻t,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