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显示仪表(二)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774839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显示仪表(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自动显示仪表(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自动显示仪表(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自动显示仪表(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自动显示仪表(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显示仪表(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显示仪表(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动显示仪表与基础基于Labview的虚拟温度表的设计第一章绪论i.i虚拟温度测量系统的背景虚拟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三大核心技术,其中虚拟仪器是 虚拟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 简称VI)是突破传统仪 器概念的最新一代测量仪器,它利用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结合高效灵活的软件,由用 户自己定义来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控制的应用。其本质特征是:“软件就是仪器”。它是基于计算机的软硬件测试平台,可代替传统的测量仪器,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信 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可集成于自动控制、工业控制系统;可自由构建成专有仪器系 统。虚拟仪器技术具

2、有性能高、扩展性强、开发时间少和出色的集成四大优势,使其成 为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LabVIEW (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是一个程序开发环境。它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G在流程图中创建源程序,而非使用基于文本的语言来产生源程序代码。LabVIEW还整合了诸如满足 GPIR VXI、RS-232和RS-485以及数据采集卡等硬件通讯的全部功能。内置了便于TCP/IP、ActiveX等软件标准的库函数。LabVIEW程序被称为虚拟仪器(VIs),是因为它们的外观和操作 能模仿实际的仪器。即使用户没

3、有多少编程经验,同样也能利用LabVIEW来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利用热电偶设计了一套温度测量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 硬件包括对热电偶输出信号的放大和滤波,以及对冷端温度的补偿电路,冷端温度通过 Pt100热电阻进行测量;软件采用 Labview进行编写,界面简洁,可通过图形化的界面对 温度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显示仪表与基础第二章仪表要求2.1题目要求1)整理分析热电偶常见的类型2)查询热电偶温度与电压的转换公式,再通过测量电压换算温度3)将温度以温度表的形式显示出来4)用LABVIEWN勺流程图中的CASE吉构显示电压的两个波形5)虚拟温度测量仪器前面版的设计6)虚拟温度测

4、量仪器框图整辿设计7)选用或自行设计一个符合系统要求的数据采集卡8)数据采集卡通道的配置#第三章方案设计与论证3. 1虚拟温度测量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3.1.1 虚拟仪器技术与LabVIEW简介虚拟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三大核心技术,其中虚拟仪器是 虚拟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 简称VI)是突破传统仪 器概念的最新一代测量仪器,它利用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结合高效灵活的软件,由用 户自己定义来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控制的应用。其本质特征是:“软件就是仪器”。 它是基于计算机的软硬件测试平台,可代替传统的测量仪器,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

5、 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可集成于自动控制、工业控制系统;可自由构建成专有仪器 系统。虚拟仪器技术具有性能高、扩展性强、开发时间少和出色的集成四大优势,使其 成为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LabVIEW (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是一个程序开发环境。它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G在流程图中创建源程序,而非使用基于文本的语言来产生源程序代码。LabVIEW还整合了诸如满足 GPIR VXI、RS-232和RS-485以及数据采集卡等硬件通讯的全部功能。内置了便于TCP/IP、Active X等软件标准的

6、库函数。LabVIEW程序被称为虚拟仪器(VIs),是因为它们的外 观和操作能模仿实际的仪器。即使用户没有多少编程经验,同样也能利用LabVIEW来开发自己的应用程3.1.2 总体方案的设计虚拟仪器测温系统是用虚拟仪器技术改造传统的测温仪,使其具有更强大的功能。 系统框架如图所示,仪器系统通过前端感温装置的传感元件,将被测对象的温度转换为 电压或电流等模拟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进行功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变换为可被数 据采集卡采集的标准电压信号。在数据采集卡内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在数据 采集指令下将其送入计算机总线,在PC机内利用已经安装的虚拟仪器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所需的各种处理。计算

7、机系统数据采集卡前端感温 传感器信号调理 电路图3-1温度测量系统原理框图3.2硬件系统设计3.2.1 传感器选型传感器选择主要根据测量范围。当测量范围预计总量程之内,选用铝电阻传感器。 较窄量程通常要求传感器必须具相当高基本电阻,以便获得足够大电阻变化。热敏电阻 所提供足够大电阻变化使得这些敏感元件非常适用于窄测量范围。如果测量范围相当大 时,热电偶更适用。最好将冰点也包括此范围内,因热电偶分度表以此温度基准。已知 范围内传感器线性也作选择传感器附加条件。热电偶作为测温元件,具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测温精度较高,可就地 测量和远传。在工作时,只要与显示仪表配合即可测量气体、液体、固体

8、的温度。热电 偶可以用来测量一 2001600c范围内的温度,有些热电偶甚至可测2000c以上温度所以热电偶是使用最广泛的测温元件之一。通过热电偶冷端补偿进行温度测量是一种传 统、有效的方法。3.2.2 热电偶工作原理热电偶属于接触式温度测量仪表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温度检测仪表之一。其特点 为测量精度高。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测量范围广。常 用的热电偶从-50+1600C均可连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 C (如金铁锲铭),最高可达+2800C (如鸨-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 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

9、,用起来非常方便。热电偶是一种感温元件,它能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势信号,通过与电气测量仪表的配合,就能 测量出被测的温度。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是热电效应。在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A和B所组成的闭合回路中,当A和B的两个接点处于不同温度T和To时,在回路中就 会产生热电势。这就是所谓的塞贝克效应。导体 A和B称为热电极。温度较高的一端 (T叫工作端(通常焊接在一起);温度较低的一端(To )叫自由端(通常处于某个 恒定的温度下)。根据热电势与温度函数关系。可制成热电偶分度表。分度表是在自由端 温度To=0C的条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热电偶是由两种金属(或合金)材料构成的温度传感

10、器。热电偶具有热电效应,当两种金属A和B构成闭合回路、并且在两个结点存在温度差时,就会产生温差热电势。 有公式:e= E ab(Ti) EE) =k/q (T 1-T0) In p A / p BEab(Ti)、Eb(T0)分别为热端(Ti)、参考端(T0)的热电势。习惯上将参考端称作冷端,此 端温度即测温仪表所处环境的温度,k为波耳兹曼常数,q是电子电量,P A、P B依次 为金属A、B中自由电子的密度。显然,当Ti To时,热电势e为正;T i T0时e为负; 当Ti = T0时,e = 0 。为准确测量温度,可将冷端置于冰水混合物中,使之保持在0c环 境下,但这会给测量带来不便;通常采用

11、负温度系数的热敏元件(如热敏电阻)进行补 偿。而利用集成温度传感器不仅可实现热电偶冷端温度的自动补偿,且补偿效果更好。4电投图3-2热电偶由两根不同导线A和B组成电路,连接成的接点温度分别为t和t0 ,则电路中产生的热 电势等于接点的电动势之差,如下式:热电偶用于探测温度的一端称为“热端”,处于标准温度的一端称为“冷端”,国际 公认的标准冷端温度为0C,但是在工业现场,要将冷端温度处理成 0c不太现实,因此 必须对冷端进行补偿。对于冷端温度为 ti的情况,可按下式进行处理:K(/t0) =(工凸)+(力,0).(2)式(2)中,E(t , 0)表示热电偶热端温度为t ,冷端温度为0时的热电势;

12、E(t , ti)表示热端温度为t,冷端温度为t1时的热电势,E(t1 , 0)表示热端温度为t1 ,冷端温度为0时 的热电势,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的冷端温度,查分度表可求得E(t1 , 0) , E(t , t1)可直接测得,这样就可以求出 E(t , 0),再查分度表即可得到热端的温度。对热电极材料必须 满足以下几点:热电偶材料受温度作用后能产生较高的热电势,热电势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最好呈线性或近似线性的单值函数关系;能测量较高的温度,并在较宽的温度范国内应用,经长期使用后,物理、化学性能及热电特性保持稳定;要求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 要小,电阻率高,导电性能好,热容量要小;复现性要好,便于大批生产

13、和互换,便于 制定统一的分度表;机械性能好,材质均匀;资源丰富,价格便宜。为了保证热电偶可 靠和稳定地工作对热电偶有如下要求: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两个 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标准化热电偶,按 IEC国际标准生 产。热电偶的分度号有主要有 S R R N K、E J、T等几种。其中S、R B属于贵金 属热电偶,N K、E J、T属于廉金属热电偶。1.S分度号的特点是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400C,短期1600Co在所有热电偶中,S分度号的精确度

14、等级最高,通常用作标 准热电偶;2 .R 分度号与S分度号相比除热电动势大15%fc右,其它性能几 乎完全相同;3 .B分度号在室温下热电动势极小,故在测量时一般不用补偿导线。它的长期使用温度为1600C,短期1800Co可在氧化性或中性气氛中使用,也可在真空条件下短期使 用。4 .N分度号的特点是1300c下高温抗氧化能力强,热电动势的长期稳定性及短期热循环的复现性好,耐核辐照及耐低温性能也好,可以部分代替S分度号热电偶;5 .K分度号的特点是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000C,短期1200Co在所有热电偶中使用最广泛;6 .E分度号的特点是在常用热电偶中,

15、其热电动势最大,即灵敏度最高。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使用温度 0-800 C;7 .J分度号的特点是既可用于氧化性气氛 (使用温度上限750c),也可用于还原性气氛(使用温度上限950C),并且耐H2及CO气体腐蚀,多用于炼油及化工;8 .T分度号的特点是在所有廉金属热电偶中精确度等级最高,通常用来测量300c以下的温度。由于热电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贵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 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控制室内,连接到仪表端子上。必须指出,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只起延伸热电极,使热电偶的冷端移动到控制室的仪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 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补偿作用。因此,还需采用其他修正方法来补偿 冷端温度t0 W0C时对测温的影响。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 接端的温度不能超过 100C。冷端温度补偿器的型号应与热电偶的型号相符 ,并在规定温 度范围内使用;冷端温度补偿器与热电偶连接时极性不能接错;根据补偿器的平衡点温度调整仪表起始点,使指针批示在平衡点温度;具有自动补偿机构的显示仪表不安装补偿 器;补偿器必须定期检查和检定热电偶类型塞贝克系数G1V/O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