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_2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774795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_2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_2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_2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_2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_2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_2(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须要打算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实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关“面积”学问进行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建立面积学问之间的联系,培育学生的归纳、概括实力。在探讨、归纳整理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意识,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 2、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形成面积单

2、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能依据实际状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洁的单位换算。3、能对物风光积进行估测,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能利用所学的面积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学问,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楚的学问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整理中构建面积学问之间的联系,正确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学具打算: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纸片各一张、两张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纸、小黑板、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引入课题,明确复习目标 师:同学们,在你们桌上有两张大小不同的纸,现在咱们来用彩色笔进行涂色竞赛,看

3、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竞赛起先(学生操作完后),请冠军介绍阅历,你选择的是这张小的纸来涂,是吗?那么,我们涂色的部分叫什么呢?(面积)今日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面积”这一单元的有关学问。板书课题:面积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师:对于面积的有关学问在这一章我们已经学过了,那现在你准备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学问呢?请大家好好想一想或者打开书看7页,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详细,又简洁明白。(小组探讨整理这部分学问,老师参加小组探讨。)、全班沟通,构建学问。 刚才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了整理,哪个

4、小组先来给大家汇报一下?老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要复习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建立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及举例说明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大小;还有长方形及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学到的有关面积的学问,并适时评价。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 师:老师也整理了一下这些学问,师出示: ()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000 100 10 (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师:视察上面几个面积单位,假如都以个单

5、位来看,你认为哪个计量单位表示的面积最大呢?它们分别适合在生活中计量哪些物体的面积时运用这些单位呢?你能举例说说吗?(课桌面 学校的操场 我国的领土橡皮擦 练习本 邮票面手绢面 毛巾 教室 夷陵广场)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推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平方千米500公顷 (2)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一棵大树高16平方米。 (4)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大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2、估计一下教室地面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假如知道教室的长为8米,宽为6米,请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假如我们要在教室的天花板一四周上装饰线条,那是计算它的什么呢?提示学生

6、留意区分面积和周长的不同。 3、同学们,请拿出你们涂色的长方形,请估测一下它的面积,实际测量一下它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 4、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当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面积的有关学问? 四、回顾小结,寄予心语。 师:不知不觉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40分钟,能谈谈你在这节课上的一些收获吗?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68页的内容和练习十七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培育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实力。2、培育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化。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

7、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过程: 一、呈现故事,提出问题 、老师讲“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 猜一猜,听完这个故事用了多少时间?(1分52秒) 这么短的时间却能作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听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 2、这个小故事在书上6页,想一想,这篇文章也许有多少字?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内沟通。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1)一个字一个字的数。 (2)先数每行有多少个字,再数共有多少行。用每行的字数2乘行数1得到算式2213,22,201320。所以这篇文章大约有6个字。 (3)22200。(4)可以用笔算,22=286。二、归纳学问 、小组内沟通自己整理学问的方法和方式,并进行整理

8、 2、小组代表汇报,大家进行评判。 板书:乘法口算 乘法估算 乘法笔算:不进位乘法 进位乘法 三、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2)估算练习419157284247 你是怎么估算的?能有几种方法? 2、尝试编题并解决问题 请学生找寻生活中可以用口算、估算、笔算乘法解决问题的例子,由小老师亲自请学生回答 3、小企鹅想回家。(练习十七第2题) 4、完成练习十七第3、4题第3题: 第4题:()读题后学生独立思索,这两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2)小组探讨: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

9、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明白再去做。四、总结收获: 今日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第35页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 乘法口算 乘法估算 乘法笔算:不进位乘法 进位乘法 教学反思: 学生自己对学问进行整理的实力还比较差,讲得很零乱,东一点、西一点,没有系统性,以后还须要渐渐地进行培育。作业反馈:此次作业有5道题。第1题是笔算后再连线,学生完成得很好。第2、3题与前面的时间有稍许联系,有些条件是暗藏,如七月份可运多少垃圾?已告知每天运吨,七月份是1天。又如每月用水7吨,一年共用水多少吨?一年是2个月。学习困难的学生须要指引。第5题是带星号的题目,理解力好的学生做得比较

10、好。尤其是第2个小问题,剩余的票按每张18元全部卖出,可以再收多少元?剩余是58-0是三位数,好多学生能依据二位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到正确答案。但小部分的学生还有困难,但对他们不作要求。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6P页整理与复习(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整理让学生正确、娴熟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娴熟的驾驭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运用学问的实力。 教学过程:一、你学到了什么? 1、看图说一说(1)小熊举的是什么类型的题?2+2125+27 (

11、两位数加两位数) 我们在做题时应留意什么?说一说计算过程。 (2)小猴举的是什么类型的题?65265-29 我们在做题时应留意什么?说一说计算过程。 2、统计问题和条形统计图。 这一周以什么天气为主,适合干什么? 、购物中的数学问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内容。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1)买羽毛球拍和排球用多少元,找回多少元?1+1=7(元)30元角27元=元5角(2)买足球和乒乓球拍还差多少钱?3+10=40(元)40元-30元角=9元5角 (3)篮球、足球和排球一共要用多少钱?50+3+1595(元) 二、我们的成长踪迹。 (1)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满足的一次数学作业,介绍给同伴,

12、说明理由。 ()找最好玩的一道数学题讲给同伴听,说一说自己的解答过程。 (3)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把这堂课的主要收获用文字或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把以上提到的作业、好玩的数学题和印象最深的课堂记录装入“个人成长记录袋”中。 三、课堂作业。计算下面各题: +87+259-3831-24 3-938+450-237+3 88-54-312+93+3 四、数学嬉戏:在小组中进行,每人转三次转盘,按钱数三次购物,最终看谁购的物品总钱数多谁赢。 五、实践活动:图中每个格子代表一个塑料袋,每天记录涂色。在做题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爱护的教化。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4 一、复习导入 口算:0=20

13、03=752705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是如何口算的?(先把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写相同个数的0)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读书节活动,学校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每套20元 1、你能提出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 、估一估,大约共要多少元?正确的得数又是多少呢?试着算一算 3、学生尝试 280280 33 4、探讨沟通,两种方法得数一样,你喜爱哪一种?你想提示大家什么呢?(出示谈论题)媒体出示谈论:1、列竖式时一位数怎样对齐? 2、一位数怎样相乘? 、乘完后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尝试 20328005 比较这两题有何异同?00的积的末尾为什么有个?(因数中前面的数相

14、乘已有个0,再加因数末尾的两个0,就是个)今日学的与以往有何不同?揭示课题: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笔算呢?得出法则:一个因数末尾有的笔算乘法,先用一位数与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第一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留意:一位数要和0前面的数对齐;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积的末尾也要添写相同个数的0。 四、推断,下面的计算对吗? 1050320 465 602101 五、巩固练习:你能笔算吗?3525437550你能把算式分类吗?为什么这样分?你发觉了什么? 引导得出: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肯定扩大相同的倍数六、实践应用: 45()155 240()430 254()23 384()38 七:解决问题: 1、旅行团乘飞机去香港,一架飞机可以坐120人,现在有400人想要参与,那么这样的3架飞机够吗? 2、玩具店店安排一个星期卖50个玩具,实际前6天每天卖了150个,那么最终一天要卖出多少个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