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说课稿模板三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774141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模板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模板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模板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模板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模板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模板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美术说课稿模板三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美术说课稿模板三篇幼儿园美术说课稿模板(一)一、说教材:线描画:线描画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绘画方式也是我国传统绘画的方式之一线描画的绘画工具比较简单可以用勾线笔、铅笔、油画棒、钢笔等利用点、线、面来进行绘画既可以对物象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也可以对物象进行简单地艺术处理; 既可以进行造型训练亦可作为艺术家表达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我班幼儿在通过简笔画的训练基础上再进行线描画的练习会使其绘画的精细方面和手眼协调方面有很大发展不仅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同时能提高幼儿专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幼儿在欣赏、发现、感受线条美的同时大胆进行创作不仅能

2、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加以提炼而且与纲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时在大班开展线描画能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发展所以我把线描画作为这学期我班美术特长训练的主要内容由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二、说目标1 、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2 、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初步的创新能力3 、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活动重点: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三、说活动准备:1 、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2 、画好的线描画作品、其他小朋友画的线描画鱼3 、欣赏老师的作

3、品4 、白纸铅笔四、说教学方法: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纲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1 、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观察欣赏演示则更为简洁、生动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本次活动设计中我通过幻灯片的展示让幼儿感受到鱼宝宝身上线条的纹样美、图案美;2 、观察比较法观察法即运用观察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观察幼儿既形成了准确的形体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细节特点而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则能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的创作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本次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直接感受点、 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我采用了观察比较的方法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三幅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中发

4、现装饰过于繁杂、 无规律装饰手法单一、 缺少变化都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3 、欣赏评价法欣赏评价法指的是将幼儿不同特点的作品进行对比评价肯定各自的特点在本次活动的最后环节我采用了欣赏评价法在欣赏的同时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点评:问题 1、你最喜欢个鱼宝宝为什么使幼儿在审美的同时自然地习得经验为下次经验迁移做准备问题 2、你是用怎样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鱼宝宝的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装饰意图表达出来达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这一环节教师和同伴的欣赏与评价能让幼儿体验到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五、说活动程序:共有 5 个环节:1 、观看多媒体课件: 欣赏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鱼的花纹引导

5、幼儿说出鱼儿身上花纹的特点(导入活动观看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赏各种各样的鱼)( 1)教师语:在美丽的大海里生活着许多快乐的鱼宝宝他们和鱼妈妈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戏玩耍一会儿在珊瑚里捉迷藏一会儿在比赛游戏一会儿又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可幸福了然后请幼儿讲讲自己最喜欢条鱼它形状的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以及身上的花纹样的特别是对形状怪异的鱼启发幼儿尽可能讲详细一点2 、欣赏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引导幼儿说说他们的画用了那些线条装饰的并进行比较再欣赏老师的作品让幼儿学习装饰鱼宝宝的基本方法我同时逐个展示各种点、线、面(即根据幼儿回答展示各种线形和点形装饰)既增强了趣味性又有效地发挥了教育的功效(欣赏幼儿绘画作品请

6、幼儿互相说一说这些鱼的形状及装饰的线条说一说它们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示范讲解几种鱼的画法:(欣赏老师的作品)( 1)请幼儿说说老师画的画都用了什么线条来画各种各样的鱼( 2)教师在幼儿最喜欢的鱼身上示范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条并重点讲解如何处理线条的疏密关系( 3)请幼儿来装饰几条鱼宝宝( 4)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鱼3 、通过比较了解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线描画抽象的形式美的构成规律我选择了三副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图一:装饰过于繁杂、无规律;图二:装饰手法单一、缺少变化;图三:疏密变化恰当、有一定规律)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在教师的追问: 这两个鱼宝宝美

7、为什么的过程中交流、 探索、发现从而掌握线描画的基本规律为接下来的创作提供支撑4 、幼儿创作教师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2)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花纹装饰鱼并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5 、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画的鱼(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一条鱼为什么( 3)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帮助鱼妈妈找回了鱼宝宝并且鱼宝宝身上的花纹都非常漂亮线条的疏密也很好鱼妈妈谢谢你们了现在我来当鱼妈妈小朋友来当鱼宝宝我们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戏吧六、效果预测:整个活动我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活动设计中我既给予孩子

8、技法上的帮助又给予孩子充分的创造空间活动中我始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儿的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让幼儿在特别宽松、 开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美、表现美根据对本次活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与教学程序的设计估计活动的重难点将会得到突破但是由于孩子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在活动中还将根据孩子的基础和能力水平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提高幼儿园美术说课稿模板(二)导读:作为一次美术活动我想教师应该十分注意美的形式对激发孩子审美体验的重要作用本次活动在技能目标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运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说活动教学思想美是一种艺术美的因素无所不在审美作

9、为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在我们的儿童时代更是发展为强烈的审美情感幼儿园的审美启蒙教育是将各领域的审美体验交织、渗透、强化最终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就美术活动而言应该将启迪智慧与美好的心灵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努力在创设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中给幼儿以丰富的感官刺激鼓励他们将发自内心的强烈感受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自由地释放出来从而得到审美心理的满足和情感的升华所谓美术美是体验术是表现两者必须和谐统一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却很容易出现两者对立的情况: 一是有美无术幼儿只是在接受一些十分概念化的图式因而失去了表现和创造美的热切愿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美与术的统一如何将各种美的因素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我想这是我们审

10、美启蒙教育要努力追求的目标所以我想在这一方面作一个初步的尝试说话动教材背太阳这一内容选自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带有一丝童话色彩情节不断变化的故事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人人熟知的太阳作为主人公将房子、 大树等比作地球上的朋友为了让太阳工作得轻松一点朋友决定轮流出来背太阳故事虽简单却充满了儿童情趣而在幼儿绘画创作中欣赏感受始终是第一位的幼儿表现创作的欲望只能通过充分感受才能萌发又只有在表现创造的亲身体验中才能领悟美的真谛这里所说的情趣即为审美情趣在绘画创作中技能水平可以有高有低但情趣是不能没有的所以我想用这篇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背太阳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营造一个优美动人的意境来感染幼儿大胆地表现

11、美创作美说活动目标作为一次美术活动我想教师应该十分注意美的形式对激发孩子审美体验的重要作用本次活动在技能目标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运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在构图上那些连成一片的房子郁郁葱葱的树林或是手拉手的云朵等衬托着一个半圆形的大大的太阳大与小、名与少的对比配合给人以平衡的美感在情感目标上我想让孩子感受道德情感的美应是整个活动的灵魂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群体之间的互相帮助及团结的巨大力量这些抽象的情感品质通过内容语言及图象会给孩子一种具体、 的体验和感受并使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进一步体会到这些美丽情感品质的美而这种美会使整个活动极有光彩说活动准备工具与材料是美术创作的必要条件恰当地选择工具将会

12、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创作本次活动中我除了供给他们常用的水彩笔和蜡笔外还提供了记号笔和多种颜色的水粉颜料及大号的水粉笔便于幼儿表现大面积的色块尝试多种作画方法可以用记号笔描线可以用蜡笔勾边也可以用油水分离法这样一来无疑又构成了美术创作中的形式美说活动过程1 、主题引入为了更好地把握幼儿对内容所产生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满足幼儿运用更好的方法大胆表现自己体验的要求我设置了这样的主题引入:太阳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们商量着让它工作得轻松一点从而引出后面的演示讨论许多房子、 许多大树、许多花草都来背太阳使这种情感体验逐步深化与升华并能贯穿于整个美术活动的全过程2 、提问设计在感受物体重叠关系时

13、我用了简单的动画效果视觉效果较好在活动设计中为了让幼儿理解创作技能或为了提出让幼儿争论的话题我很注重设问的技巧如: 一级提问(较为笼统的问题) 、二级提问(有各种答案的问题)、封闭式提问(即寻求标准答案的问题)等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往往会注意了设问的内容如何为目标服务而忽视了完整性教师则成了既是情景的创设者又是情景的破坏者为了设问内容与情景巧妙地结合在引导观察房子间重叠关系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提问: 一幢房子背太阳背得动提示幼儿应有许多房子才能背太阳演示二三幢房子后又问: 咦!这幢房子造了一半就背太阳了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这幢房子给别的房子挡住了所以只看见一半让幼儿感知房子挤进去呢从而告诉幼儿重

14、叠的表现方法: 看见边就停看不见当看见跳过去提示房子与房子可以不断地重叠当许多房子终于将太阳背起的画面出现后孩子们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有了以上的观察感受下面的尝试就变得简单了用大树作为相关绘画经验的迁移为孩子在后面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同样的教师在示范讲解时所用的设问都围绕着文学作品情节的展开而设计的3 、活动拓展在引导创作时我用一年有几天的问题激励幼儿想像各种图象拓展创作思路如果说在欣赏与讨论环节教师面对的是幼儿整体的话那么在指导创作中的教师面对的则是不同层次水平的幼儿个体教师必须用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幼儿创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奇的构想或预设外生成的问题并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将信息整理反馈给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使幼儿充满激情地投人创作为了保持活动的完整性这个环节教师富有情境性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在创作中由于儿童对重叠与省略的认识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幼儿时期也只是这一过程的初步认识阶段在这里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教幼儿一种方法只是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