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说课稿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773863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后感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读后感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读后感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读后感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读后感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后感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后感说课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作读后感说课稿 灵宝市第二小学 杨红苗教材简析苏教版在习作编写指导思想方面始终倡导三个原则:首先强调“低定位”,教材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其次注意读写结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积累多,写作的根基越雄厚。第三,提出“从模仿起步,高年级习作逐渐由仿到创。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3读海伦凯勒传是一篇读后感,是在学生具有近六年的读书生活的基础上提出这一习作要求的。文本以同伴张佳星的作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呈现读后感的基本模块:述(叙述读物的主要内容)议(抓住震撼心灵的地方谈感悟)联(从感受最深刻的地方想开去,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结(以给予人启迪,让人终身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概括点明

2、主题)。这四块条理清楚,重点分明,学生用心阅读,细心揣摩,就可得出写作技巧,然后将这一读后感的习作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读过的作品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自拟题目,完成一篇读后感。其目的是让学生捕捉读书过程中留下的思维火花,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给学生表达愿望的平台和自由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明白语言是见解、情感的载体,习作是表情达意的方式。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积累,也有写读书笔记时的“读书体会(心得)“的小练笔,间或也有读某篇文章有感的练笔,但没有经过系统的、扎实的读后感指导训练,其模式不够完整,内容显得空洞,感悟牵强附会,有时还有“无病呻吟

3、”的现象,特别是写作重点读文之感不够充实,缺少丰富的联想,理性的思考。此次习作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打开丰富的、合理的想象,突破教学重难点,解决学生习作的困难,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 教学重点:对读后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初步了解读后感的写法。教学难点:如何找准文章的感点,并学会围绕感点有条理、有内容的发表感受。教学方法:1、 情景创设法读后感的源泉来自于“读”,落脚在“感”,要让学生有感可发,必须让学生心灵受到触动。为了更好的诠释“读后感”的概念,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我入课就采用了情景创设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小故事,让他们在“读”中受到心灵的震撼。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把学生想

4、说话,想表达的兴趣激发起来;同时在他们的脑海里种下一个“惑”写读后感的“惑”,使下面的学习成为一个探究表达方法的自我求知的过程,为写读后感培植丰沃的土壤。2、 读写结合法苏教版教材有关习作教学的主要理念之一就是读写结合。我在设计本堂课的教学中,两次采用读写结合,层进行实现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一:读范文,读中悟法。在读张佳星的读后感中感悟读后感的基本写作方法。其二:读例文,学以致用。开篇激趣的小故事,成为读写结合的例文,让学生在学会方法的基础上小试牛刀,把入课时的读文的感言加以整理,练习写作方法。通过两个层面的读写结合,让学生学写法、用写法,切切实实实现读悟结合、读写结合。学习方法:1、 自主

5、探究法: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引文入手激发兴趣,激起表达欲望,让学生急于寻求表达方法,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而后积极主动的围绕范文展开探究,寻求、发现、总结、归纳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在悟得方法的基础上,引文的震撼力激发学生很快的学以致用。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的积极主动,探究兴趣高涨。2、 小组合作法读后感,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兴事物。既要“读”的进去,还要“感”的出来,小学生自我的认知和表达都还不是很完善,所以,本节课我两次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倾听中完善自我的阅读认识和表达思路。第一次:合作读例文,从中发现写作方法。第二次:合作说引文,从中丰富思想感受,理清写

6、作思路。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的认知明朗化,写作思路清晰化,写作角度灵活多样。教学流程:一、 引文激趣1、 出示引文雪山上的母爱,让学生默读文章,想象故事场面。雪山上的母爱,这篇文章以歌颂母爱为主题,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美,揭示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这样的引文,以母爱为主题,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另外,以“小姑娘”对母亲的误解开头,以“母亲”以生命为代价换取女儿的得救收场,这一反差,容易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这篇文章主题鲜明,震撼力强,为初学读后感的学生提供了“感”点,保证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2、围绕雪山上的母爱一文,让学生谈看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目的:其一,主要是让学生在初步表述的过程中初步明确

7、“读后感”的概念;(读后感,就是对读过的一句话、一篇文章、一本书等发表自己的感受。)其二:通过初步表述,产生进一步表达的欲望,为自主探究读后感的写法培植学习土壤。3、明朗读后感的概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板书:读 有感二、例文悟法 1、初读例文,感悟写法。出示张佳星写的读海伦凯勒传有感,幻灯片出示的例文各个段落的色彩不同,便于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间快速的理清条理,感悟写法。这个环节分以下几步完成:A、 个人默读。B、 小组讨论,总结各段表达的意思。C、 全班交流各自的发现。D、 教师提升,总结出读后感要写出的四个方面:叙、议、联、结随机完成板书:叙、议、联、结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读书感

8、知的过程,从个人认知,到群体商议,到教师点拨,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构建的过程,也是一种方法的提升。2、 再读例文,揣摩写法。通过教师点拨,方法已经明朗化,这时引导学生再读文章,再次揣摩读后感的写法。是一个内化吸收的过程。A、让学生默读例文,在再读文的过程中大屏幕出示读书金钥匙:读后感的各部分都写了些什么呢?哪些部分作者详写了,哪些地方作者略写了呢?为什么要这么做呢?B、交流金钥匙内容,教师点拨提升。通过读书金钥匙,让学生深刻了解作者布局谋篇的意图。(叙要简洁,议要明朗,联要真实,结要点睛)补充板书:简洁 明朗 真实 点睛3、 溯本求源,找准感点感点是读和感的焦点,抓好感点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感点抓

9、准了,对文本理解更切合作者的表达意图,更有利于文章价值观的渗透和再体现。抓感点是读后感的切入点,也是一大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学生重读五年级教本中海伦凯勒一文的环节。A、学生默读文章,我利用大屏幕出示金钥匙:你发现作者在写读后感的时候,主要抓住文章的( )来写的?B、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提升。让学生明白,抓感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抓住文章的灵魂中心中最震撼自己的部分来感受。完成板书:感受最深的一、二点(一般是文章的中心)4、 聚焦感受,开阔思路初学读后感,常常是感受颇多,却不知从何谈起,往往是一句话概而括之,“感”谈的不具体不充分,这一部分恰恰是读后感的灵魂所在,也是写读后感的难点所在。为突

10、破这一难点,拓宽学生写读后感的思路。我设计了以下步骤:A:全班交流写感受都可以写些什么?B: 教师随机提升。(相同联想和相反联想,内容可以包括自己的、别人的;中国的,外国的;现代的,古代的)补充板书:相同联想、相反联想以上四点第一点和第二点突破了重点,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第三点和第四点突破了难点,解决了写具体的问题。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解决写读后感的问题。三、 引文试法学生明确了方法之后,再带着对引文的一腔感动,已经完全具备了写作读后感的因素:有话可说 ,有话会说。这时,需要教师做的是,帮学生理清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为此,我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的环节,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综合运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让学生依据在讲课中形成的作文提纲,通过多角度的讨论,完善习作思路。这个环节分 两步进行:A、 小组讨论B、 代表在全班交流 补充完善板书,形成一份完整的习作提纲 四、 自主习作五、 范文点评六、 板书设计:题目:读 后感中心:感受最深的一、二点(一般是文章的中心)材料安排:叙简洁(文章的主要内容) 议明朗(观点清晰表达准确) 联真实(相同联想、相反联想) 结点睛(回归主题、升华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