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论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737534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创新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创新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创新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创新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创新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创新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创新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家园共育 共促幼儿发展摘要:现时期的教育越来越讲究生态化,家园合作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教育要追求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必须进一步拓宽家园合作的渠道。关键词:家园合作 家庭教育 交流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职责,要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靠幼儿园与社会需要相互配合方能凑效,从而使幼儿在各方面都得到全方位的健康和谐发展。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它赋予了新时代以新的内涵及家园共育,强调了我们要与家庭双向互动,既要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又要请家长配合我们的教育与管理,这也将成为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

2、重要资源。倡导家园合作,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要结合纲要精神,使“家园合作意识”深入人心。纲要中多处提到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平时一些材料的准备,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等,都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家园共育是我们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通过主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并注重家园之间的亲密合作,取得与家长的配合,从而也提高教师对于家长工作的能力。树立“家园合作意识”,将家长工作逐步由被动走向了主动,由任务走向责任。学校、家庭、社会是儿童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环境,作为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孩子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以拟的。因此,儿童教育也就必须从儿童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

3、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的力量,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对家园合作以及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应当十分地重视。 一、家园共育主要模式及存在的不足 (一)家园共育的模式趋势 近年来随着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如雨后春笋般的成立,突破原有的形式,给家园结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尽管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在具体的操作及功能的发挥上尚存在不少问题。但是,以家长学校为主体,以家长委员会为主线,辅之以家访、家长会、联系卡、家长开发日、家庭教育档案等形式的系统的、整体的、连续的家园结合模式的建立将势在必行。由于幼儿园教育在一体化教育机制中占主导地位,是教育的主体,再

4、加上幼儿在园学习,比较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又具有办学的经验和能力,使幼儿园具有相对有利的条件和优势。从提高办学水平来看、组织家庭教育,让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合作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 (二)家园共育的认识误区 所谓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但目前家幼双方面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具体表现为: 1家长方面 许多家长缺乏参与孩子教育的意识,认为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家长和教师只要“各司其职”就可以了,或是家长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甚至认为幼儿园要求

5、家长参与教育是在推卸责任,根本不愿意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2幼儿园方面 有的幼儿园认为家长并非专业教育工作者,不懂教育的规律,没有能力参与学校的教育,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是“添乱”,于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教师只在学习上要求家长配合,而家长也只愿意在家里督促孩子。 二、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只要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发展。家园共育对于家长和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另外,家长与教师的合作,也使双方从对方那里学到一些教育以外的人生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

6、长,都要提高对儿童教育的认识,认识到孩子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幼儿园也不能把教育工作的对象局限在孩子身上,而应该把教育对象扩展到孩子家长乃至其他社区成员,为家长和社区提供使用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机会,使社区教育以幼儿园为中心来开展。 陈鹤琴先生说过:“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教育机构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开始寻求来自社会多方面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其中,家庭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更是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鉴于家庭、社区在儿童教育组的作用,我们应该挑选和培植家庭与社区联合这种最积极

7、的形式。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包括常规的与非常规的手段,都应该用来发展基础教育。 三、家园共育的新策略 (一) 转变观念,担当好家园合作的角色。 1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管理 在家园合作过程中,要求家长主动到幼儿园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参与幼儿园的管理。而我们在园里所看到的却常常不是这样。据调查,来到幼儿园里的家长大多都是因为孩子调皮捣蛋,而被班主任叫到幼儿园训斥的。班主任以此来告诫家长对孩子进行严加管教。使得家长对来到幼儿园产生一种畏惧感。这种做法和想法阻碍了家园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 2班主任要发挥“桥梁”作用 班主任是家园共育过程的主要人物,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我们应转变观念,在家园共育活

8、动中做一名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3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 在家园共育中,幼儿园应该处于主导地位。正如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所说:“学校应当领导家庭。”这是因为学校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孩子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孩子教育方法,幼儿园理应比家庭更能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和目的性。 (二)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帮助家长建立主人翁的意识 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求,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学校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1以积极的态度促进合作的建立 教师作为家

9、园合作活动的发起者要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只有以积极的态度真正接纳家长,她们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的渠道才可能畅通,幼儿园才可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长方面的支持。而一旦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关系得以建立,彼此原来存在的那种责任分割甚至威胁感就不复存在,双方就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齐心协力。 2以服务意识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一方面教师应该时时做一个有心人。仔细观察,还要有针对性地做适当的调查研究,掌握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并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力帮助家长解决那些在孩子学习、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例如,开展为孩子提供早餐的服务。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如掌握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培养和发展自身进行教育指

10、导的能力等,这是开展家园良好合作的前提。 rMI初中教师网rMI初中教师网3以尊重之情取得家长的信任 教师要尊重家长的权利和义务,取得家长的信任,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动参与精神。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家长表明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尽心尽责,并适时适宜地通过孩子,表达对家长的尊重之情。例如,“三八”妇女节教育孩子为妈妈做一件家务事,重阳节要求学生为爷爷奶奶制作一件小礼物,在日常教育中增加“爱家”内容等。教师还要肯定与接受家长的教育成效,激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兴趣。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和对工作的责任感时,自然就会信任教师,并愿意与之沟通和合作。如有一位家长向教师反应,孩子回家从来不向父

11、母打招呼。教师与家长经过沟通后,共同教育孩子使孩子在懂得尊敬长辈的基础上,知道见到长辈打招呼是对他们爱的表现。最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创建良好的家园共育气氛 家长的主动参与是家园良好合作的关键。作为班主任首先思想上端正好,有足够的自信,能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并将家长对班级各项事务的参与落到实处。如在班级里,选择一些文化层次高、热心于教育的家长,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协助班主任做一些班级事务。并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把幼儿园以及班级的目标和活动通过家长委员告知所有的家长。同时收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意见。通过家长委员与其他家长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气氛。 (四)畅通家园交

12、流的渠道 家园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家教合作关系的基础。班主任与家庭之间可通过各种媒介和人际交流来传递信息。 1建立班级通信网络 在班级与家长之间建立多种交流通信渠道,除了电话联系,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络群,电子邮件等与家长进行交流,在家园之间建立实时非实时的联系渠道,保证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作出反应,并认真考虑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行成家园的有效互动。 2及时传送喜报 班主任可以把传送喜报作为交流的手段,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如有趣的发言、比赛的结果等点滴进步,都可以喜报的形式向家长汇报。这种形式的交流可以密切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不管是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共育合作活动,还是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共育合作活动,其评价的标准就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儿童的发展以及教师的自我成长,并且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儿童的发展上。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家园合作必将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得到更全面的教育,而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与社区的教育资源才能发挥其最大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