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773656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本课的生字,辨别形近字并进行组词,读准易误读字的字音,掌握课文中较有特点的多音字的字音、字义与组词。2、能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出现的生词的意思;3、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读书学习的热爱之情。一点:激发学生对读书和学习的热爱。一线:紧扣对话,联系实际。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教学重点】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

2、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讲读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童年时的“窃读”,让“我”从书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篇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二、新课教学(一)初读课文思考1、“小苗”和“大树”分别指谁?(简介季羡林)2、这篇课文与以往我们学过的课文都不一样。你发现这篇课文与以往我们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访谈录)(“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课文写了小作者张钫与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次采访记录。)(二)模拟采访结合插图定好人物对话的基调:苗苗:稚气、礼貌。季老:亲切幽默、平易近人。(三)按部分朗读课文,逐层学习1

3、、他们谈了些什么内容?(具体谈了“阅读、偏科、学习外语、积累古诗文”四个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思考、讨论与交流。2、在苗苗与季爷爷的交谈的内容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来谈一谈。(学生自由回答,只要能依据课文内容来修正自己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与习惯即可。)预设(1)“闲书”问题: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指什么,“正课”呢?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从他们的谈话中你了解到阅读有哪些好处?(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结合自己的体会,还有什么益处?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

4、”。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2)偏科:结合自己的学习。(3)学好外语:游学、交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4)古诗词积累:语文书上、中文经典。3、你们现在知道题目的真正的意思了吗?(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实际上“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都的内容。)(四)拓展延伸采访一位自己身边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记录。交流采访要注意什么,怎样写访谈录。三、课堂小结“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都的内容。四、布置作业采访一位自己身边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记录。五、板书设计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访谈录闲书不“闲”不要偏科学好外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