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庆我的辩课史成长叙事7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772996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祖庆我的辩课史成长叙事7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张祖庆我的辩课史成长叙事7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张祖庆我的辩课史成长叙事7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张祖庆我的辩课史成长叙事7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张祖庆我的辩课史成长叙事7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祖庆我的辩课史成长叙事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祖庆我的辩课史成长叙事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祖庆:我的辩课史【成长叙事7】微信号zuqingshuo_123功能介绍言说抵抗荒诞。这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私人会客厅,和全国各地的老师、学生、家长以及更多朋友聊聊阅读,聊聊写作,当然也偶尔聊聊无聊。张祖庆2019-11-02收录于话题我的近期写作计划我的听课史(已写)我的仿课史(已写)我的磨课史(已写)我的裸课史(已写)我的说课史(已写)我的评课史(已写)我的辩课史我的换课史我的败课史【我的成长叙事7】我的评课史一我的辩课史,绕不开詹天佑。2004年5月,我在浙江“西湖之春”上了一节詹天佑。课毕,根据回忆,整理了课堂实录,发于“教育在线论坛”。不料,一场几乎一边倒的批评,让我一度“声名狼藉

2、”。教育在线网友“吐”“狂吐”等词语,让当时的我心惊肉跳。曾经自信的我,在“批判”狂潮中,开始怀疑自己的。第一次有人公开黑我,无异于当众被扇耳刮子。于是,在“教育在线论坛”“人教论坛”发起帖子,为自己辩护。没想到,这样的辩护,竟“越描越黑”。更猛烈的一波炮火,席卷而来。一度,觉得自己“千夫所指”,颜面丢尽。后来,朋友朱煜的一番话,让我释然。大意是,网上有人关注有人讨论,这是好事,并非什么“声名狼藉”。再后来,人教论坛网友“贝壳的泪”,认真地研读了窦桂梅、薛瑞萍等人的詹天佑,以只抽三四鞭为题,对我的课做了比较中肯的述评与建议。2015年10月,第二版詹天佑,在吸纳网友建议的基础上,全新出炉!二第

3、二版詹天佑,首次亮相于北京翠微小学。我与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同课异构。许是初生牛犊,面对特级教师,我毫不怯场。裸课版(因学生学农,无法试教),在著名特级教师张光璎先生和500多老师面前亮相。课,上得很顺利。张光璎先生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祖庆,我没有看错你!”同年11月,“东方北师”培训品牌负责人庞玉和先生邀我再上詹天佑。赫赫有名的贾志敏先生,端坐在会场中央。他是本次评课嘉宾。开始,有些紧张。慢慢地,放松下来。总体来看,课堂效果,和翠微小学的,差不多。我自己挺满意的。互动环节,主持人吴琳(北京市原崇文区教研员)请出贾志敏先生。先生先是比较温和地肯定了我的课。末了,指出我的课“严肃有余,宽松不足”

4、。接下来,就是我与主持人吴琳那场火花四溅的“辩课”。吴琳在台上咄咄逼人,我呢,不卑不亢地强词夺理!请看辩课文字实录吴琳:手机尾号是0525的朋友具有代表性,他说:“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人字形铁路,本人认为学生应自己研读理解,张老师没有让学生读就直接演示,这样处理好吗?”张祖庆:对4、5、6自然段,我根本没有把它当难点处理。为什么呢?我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第一,詹天佑这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离学生比较久远,还夹杂着一些比较难懂的铁路建设的专业术语。让今天十一二岁的孩子完全理解那么深奥的文本,有没有这个必要?第二,让学生自己去读懂,还是借助于课件让他们去弄懂?我想,一堂课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把大量的时间花在

5、我认为不必让每一个孩子都弄懂的问题上,那么,对学习,我觉得是一个浪费。我觉得我们要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听说读写上。我一直以为,语文课要上得简约而大气,有时候该舍则舍,有些常识课可以讲清楚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在语文课上解决呢?此外,我一直追求“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语文教学风格。中国山水画讲究“留白”的艺术,颜真卿祭侄帖中的“飞白”,音乐的“此时无声胜有声”,都留下了一个个让人遐想的空间,给语文教学一个美丽的遐想空间,这有何不好呢?(掌声)吴琳:张老师,教材中的难点是对学生来说的,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谁“认为不认为”呀!课件是教师做的,不是学生做的,你不可能每篇文章都给学生配个课件给学生演示呀!学生怎

6、么能够自己读得懂一篇文章呢?你可能觉得这里不是难点,但学生读起来,如果不借助你的课件,是会有困难的呀!(掌声)张祖庆:我觉得在“人字形线路”这一段,学生看课件已经完全弄明白了,就没有必要再深究下去。至于几个工作面的问题,我曾经试过让学生自己去画图,结果很多同学画得乱七八糟,他很难理解。我用课件这么一演示,他弄明白了,如果有机会再去看那些文字,就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笑声)隔着屏幕,你一定能感受到现场火药味。年轻的我,不知道哪里来的“专业底气”,面对主持人的步步紧逼,丝毫不肯让步。甚至,有些抬杠的味道。说实话,这节课,今天再上,我未必能超越当年。但是,回应主持人的质疑

7、,我一定不会这样棱角分明。三此后,还经历过很多次辩课。2005年12月,教育在线论坛,与铁皮鼓就登山一课,辩的不亦乐乎。辩什么?全忘了!2010年6月,江阴实验小学,与刘敏威老师同课异构狼牙山五壮士,“离经叛道”地采用解构文本的上法。我引入日本鬼子向五壮士脱帽致敬,以及二战期间某次战争中,某位将军带着全体士兵投降的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五壮士没有跳崖,成为俘虏,能否称他们为“壮士”?这样“前卫”的教学处理,遭到听课者的质疑,自是情理之中。上海的詹丹教授,对此课做了温和而坚定的批评。尽管,我至今没有完全认同詹丹教授的观点,但教授对文本解读,对语文的思考,让我深深折服。多年后,读到詹丹教授的文本

8、解读与语文教学,引以为同道。四此后,我还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好几次辩课。这些辩课,大部分比较温和,并无真正“辩”的味道。倒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次没有预设的“辩课”,始料未及地在几千人的大会上,公然上演。2017年10月,我在郑州上微电影VS微影评,我让学生观摩月神,让学生用几句话,写观后感。那天的学生出奇好。课,上出了我预想的效果,甚至比预想还好。评课环节,主持人雪野先生请出来江苏中学特级教师徐杰。徐杰老师先是对我的课进行来充分的肯定。末了,他指出,如果这节课的末尾,让学生去续写,也许课会是另一种精彩。我一边听,一边觉得先生没有完全理解我的课,有些为建议而建议味道。于是,我等徐老师发言完毕,毫不客

9、气(当然,语气是温和的,不像10多年前的强词夺理)直面回应先生的质疑。“首先,对徐杰先生的精彩点评和溢美之词,我表示诚挚的谢意。但是我不同意,而且完全不同意。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这节课的目标,不是培养学生想象力,也不是让学生学会描写细节,而是为了让学生初步学会写影评。写微影评,这对儿童来说是有难度的。”“而如果教想象作文和创意作文,我会有一系列的做法。这节课,没有选择聚焦细节,对细节描写进行延伸与拓展,是因为我的教学目标本不在这儿。”“当然,观课的意义在于生成更多更好的可能性,所以我不是说徐杰先生的说法是错误的,站在您的角度,您的建议也是对的。下一次有机会我用您的观点试一试,也许您的设计,比这

10、节课更精彩。在此,向您表示真诚的感谢,谢谢!”“老师们,面对不同的声音,可以表示沉默也可以打哈哈,也可以真诚地做自己的回应。我们不能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面对任何权威和专家,不要轻易地点头,也不要轻易地摇头,而是想一想他讲的究竟是不是对的,然后再想想我可不可以接受。这是我对徐杰先生评课的一点思考。”“教学领域,没有谁是绝对对的,也没有谁是绝对错的,咱们不过是讨论。既然是讨论,是可以出错的。课堂是可以出错的地方,论道也是可以出错的地方。再次感谢徐先生!”也许是我讲得在理,也许是徐杰先生马上要离开会场,先生没有正面回应我。这场没有回应的“辩课”,猝不及防开始,意犹未尽结束。我不知道徐杰先生

11、是怎么想的。但我,不后悔这番“鲁莽”。评课,需要真诚的对话。否则,没有回应,不利于良好批评风气的建设。说实话,这番“辩课”,在我看来,竟有一种扬眉吐气的窃喜。过去,其他的专家,对我的课品头评足;今天,我在这么多人面前,对专家的评课进行再评价。骨子里,我还是个莽撞的少年啊!五一路走来,一串“辩课”,无论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都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无论强词夺理,心悦诚服,还是不卑不亢,都已成为过往。人都喜欢听好话。在大庭广众面前接受批评,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然而,细细想来,正是这一次次触痛我、触动我的批评,才让我静下心里梳理自己的教学。不仅仅如此,辩课,也是对自己教学主

12、张的再确认和再提炼。尽管,教学上的很多观点,历来见仁见智。然,旁观者清,各种不同的声音,会让我反躬自问,进而对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况且,每个人的思维,都有黑洞,辩课,让我们少一些“一条道走到黑”的固执,多一些兼听则明的清醒。一部辩课史,亦是我的成长史。读了我今天的文字,你有哪些想法,欢迎把你的想法留在此帖评论区。以下,是我的近期写作计划我的听课史(已写)我的仿课史(已写)我的磨课史(已写)我的裸课史(已写)我的说课史(已写)我的评课史(已写)我的辩课史(已写)我的换课史(十天内写完)我的败课史(十天内写完)相关链接:张祖庆:我的听课史(成长叙事系列1)张祖庆:我的仿课史(成长叙事系列2)张祖庆:我的磨课史(【成长叙事3】)张祖庆:我的裸课史(【成长叙事4】)张祖庆:我的说课史(【成长叙事5】)张祖庆:我的评课史【成长叙事6】关键词检索关注“”在公号底部对话框输入下面的关键词查找你可能需要的信息六一节快乐|敬畏|统编教材 |朗读 |书单电影 |作文|阅读|课程|成长| 电影写作课书目 |小说 |草房子|忠犬八公 |课堂课说课|模拟上课|穷人|电影遇见书|转载|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