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挖方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725322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填挖方专项安全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填挖方专项安全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填挖方专项安全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填挖方专项安全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填挖方专项安全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填挖方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填挖方专项安全施工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基挖填土方专项施工方案一、挖土工作中的安全技术要点(1)挖土前,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对建(构)筑物、现状管线、排水设施迁移或加固;施工中,应对加固部位经常检查、维护、保持设施的安全运行;在施工范围内可不迁移的地下管线等设施,应坑深、标识,并采取保护措施。(2)人工挖土方必须遵守的施工安全技术;开挖土方的操作人员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横向间距不小于2m,纵向间距不小于3m。因此,在开挖前应根据工作面的大小,按照上述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人数,确保安全。土方开挖必须自上而下顺序放坡进行,严禁采用挖空底脚(即挖“神仙土”)的操作方法。挖土作业中断和作业后,其开挖面应设稳定的坡度。边坡开挖应遵

2、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实际地质情况与原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提出变更设计要求,并办理手续,保持边坡稳定,施工安全。开挖深度大与2.5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高度不得大于2.0m,层间应留平台。平台宽度,对于不设支护的槽与直槽间不得小于80cm;设置井点时不得小于1.5m;其他情况不得小于50cm。对挖掘工具进行必要的检查,比如:铁锹、锄头、一字镐等,检查把手与铁具接头处是否牢靠,以防铁具部分脱落伤人。人工挖掘土方劳动强度大,人工极易产生疲劳,要注意劳逸结合,做好劳动保护工作。(3)在靠近建筑物、设备基础、电杆及各种脚手架附近挖土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地下管

3、线附近施工,特别是靠近煤气管道及天然气管道时,应加强重视,严格控制开挖标高,并采取相应得安全措施。(4)高陡边坡处施工必须遵守的施工安全技术;作业人员必须绑系安全带,在施工作业之前,必须对安全带整套装置进行严格的检查。边坡开挖过程中如遇地下水涌出,应立即停止开挖,先排水,后开挖,并严密注意边坡的稳定性,及时向上级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开挖工作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双重作业。注意对开挖过程中的孤散石块进行处理。弃土下方和有滚石危机范围内的道路,应设置警告标志,作业时坡下严禁通行。坡面上的操作人员对松动的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5)设有支挡工

4、程的不良地段,应根据设计并结合实际情况,在认真确定分段开挖的同时,及时分段修建支挡工程(如混凝土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支挡结构),应待支挡结构的强度达到设计规定以后,方可开挖土方。在开挖过程中应严密注意土体的稳定情况,并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证在变化情况下的施工安全,并应注意弃土的堆放,不要影响不良地段的原有稳定状态。(6)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坍迹象危机施工安全时,应暂停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7)滑坡地段的开挖施工,存在着众多的不安全因素,首先应弄清楚滑坡的类型和基本特征。不同的类型应采取不同的安全技术措施。比如:堆积层滑坡,

5、主要包括坡积、洪积、重力堆积体中或沿基层顶面的各种滑坡,此类滑坡是由于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坚硬的基岩已风化成土和碎石;黄土滑坡主要是新老黄土中发生的滑坡,多沿新、老黄土接触面滑动,此类滑坡的产生常和黄土对水的不稳定性有关;黏性土滑坡主要是均质和非均质黏性土中产生滑坡,因此在滑坡地段开挖过程中要依据滑坡的不同情况采取由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滑坡地段的开挖应从滑坡体的两侧向中间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全面拉槽开挖,其弃土不得堆放在主滑区内。开挖挡墙基槽亦应滑坡体两侧向中部分段跳槽进行,并采取加强支撑的措施,及时砌筑和回填墙背。在开挖过程中应视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排水设施。(8)在落石与岩堆地段施工时,首

6、先要弄清楚落石和岩堆的地质情况。岩堆有不同的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开挖过程中,应先清理危石和设置拦截设施,然后再进行开挖。其开挖的坡度应按照设计进行,块面上的松动石块应边挖边清除。(9)岩溶地区施工,应认真处理岩溶水的涌出,以免导致突发性的坍塌。常见的岩溶形态主要有:漏斗,主要是由地表水和溶蚀和侵蚀并伴随着坍陷作用而形成的,其直径和深度常为数米至数十米;溶蚀洼地,主要是由许多相邻的漏斗经流水溶蚀不断扩大汇合而成溶蚀洼地,其底部常有落水洞和漏斗;坡立谷,主要是由于溶蚀洼地发育充分,相邻的洼地彼此连接而发展成坡立谷,常有河流纵贯坡立谷,河水从一端流出,在另一端被落水洞吸收,转入地下成暗河;槽谷

7、,主要是与水流长期溶蚀而形成。落水洞、竖井主要是由于岩石经流水长期溶蚀扩大或由岩层塌陷而形成的,直径大多在10m以下,深度多在1030m;溶洞,主要是由于岩溶睡对岩层的长期溶蚀和塌陷作用形成,系早期岩溶水的通道,绝大部分忽高忽低、忽宽忽窄,洞身曲折欺负很大,支洞比较多,常常有丰富的岩溶水;暗河是地下岩溶水汇集、排泄的通道。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有洞有水,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并对现场进行核对,弄清状况,在施工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10)泥沼地段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仔细研究设计文件,现场进行核对。在工程上一般按照泥沼沉积物的稳定程度划分为三类:类充满紧密稳定

8、的泥炭,其特征是温度在0以上,2m深的试坑,垂直边坡不能保持5天,相对不稳定;类充满水和流动的恶泥炭或淤泥,表面有时有漂浮的泥炭皮,其特征是沉积物处于流动状态,极其不稳定,除此之外还要了解泥炭层的厚度,在施工中应该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同时有必要的防范安全措施,以免人、机下陷。(11)在施工中若采用人工挑、抬、运土时,应认真检查箩筐、土箕、抬杠、扁担、绳索的牢固程度。(12)在施工过程中。会车时应轻车让重车,通过窄路、十字路口、交通繁忙地段及转弯时,应注意来往的行人以及车辆。重车运行时,前后两车之间的间距必须大于5m;下坡时,间距不应大于10m,并且严禁车上乘人。车道应有专人维修,保证行车条件和畅

9、通,在悬崖陡壁处应设置防护栏杆。(13)轨道翻斗车运土时,轨道应铺设平顺,地基应有足够的强度,防止死弯,并且坡度不应大于3%。双线的净间距不得小于1m,平交通两侧轨道应设长度不小于20m的直线,卸车地段应有1015m的反坡,并在尽头设置车挡。操作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车斗及制动装置必须完好,装车之间应先将锁销插牢,装车时不得超载、偏载。车辆易在平道上,如在坡道上装土时,必须在下坡方向车轮下加楔,以防止车辆溜滑。推车人员必须掌握好车闸,车速不易过快,前方有人时应鸣号示意避让;多车通行时,前后两车间距不得小于20m。卸土时,在下方的作业人员应避开,并防止车辆倾覆,严禁在行走中卸土,卸土后应将锁销插好

10、。数车同时卸土时,应设专人指挥,两车间距不得小于2m,其中间严禁站人。每天均应对轨道和车具进行检查维护,使其处于要求的良好状态。(14)使用电动蛙式打夯机的电源线必须完好无损,并应安装漏电保护器;操作时应戴绿色绝缘手套,一人操作、一人扶持电缆进行辅助;辅助人员与操作人员必须紧密配合,严禁在打夯机前方隔机仍电缆和背线拖拉前进;电缆线不应扭结和缠绕,不得夯及电源线,也不得在斜坡上夯打;停用或搬运打夯机时,应该切断电源;如若发生用电故障时,非电工人员不得随意修理,应请专职的电工处理;加强对夯机及其组件的检查。(15)大型机械进场前,应查清所通过的道路、桥梁的净宽和承载力是否足够,达不到要求时,应首先

11、予以拓宽和加固,保证其机械的安全通过。在机械开挖时必须避开建(构)筑物和管线,严禁碰撞;在距现状直埋缆线2m范围内,应人工开挖,严禁机械开挖,并应邀请管理单位派人现场监护;在距各类管道1m范围内,应人工开挖,不得采用机械开挖,并宜邀请管理单位派人现场监护。(16)施工单位应为进场机械提供临时机棚或停机场地。机械在停机棚内启动时,必须保持通风,防止机械产生的废气造成的危害;棚内严禁烟火,机械人员必须掌握所备的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17)在电杆附近挖土时,对于不能取消的拉线地垄及杆身,应留出土台。土台半径:电杆为11.5m,拉线为1.52.5m,并应视土质决定边坡坡度。土台的周围应插标杆示警。(1

12、8)机械在危险地段作业时,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告标志,并应设专人站在操作人员能看清的地方指挥,以免造成翻机或其他事故发生。驾驶人员只能接受指挥人员发出的规定信号。(19)机械在边坡、边沟作业时,应与边缘保持足够必要的安全距离,使轮胎(腹带)压在坚实的地面上。(20)配合机械作业的清底、平地、修坡等辅助工作应与机械作业交替进行。机上、机下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协同作业。当必须在机械作业范围内同时进行辅助工作时,应停止机械运转后,辅助人员方可进入。(21)施工中遇到土体不稳、发生坍塌、水位暴涨、山洪爆发或在爆破警戒区内听到爆破信号时,应立即停工,人机撤至安全地点。当工作现场场地发生交通堵塞,地面出现陷

13、车(机),机械运行道路发生打滑,消防设施、防护设施毁坏、失效,或者工作面不足以保证安全作业时,亦应暂停施工,待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以后方可继续施工。(22)采用挖掘机挖土时应符合以下要求:挖土作业应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应在确认周围环境安全、机械回转范围内无人和障碍物后,方可向机械操作人员发出启动信号;挖掘过程中,指挥人员应随时检查挖掘机和观察机械周围环境状况,确认安全。发动机启动后,铲斗内、臂杆、腹带和机棚上严禁站人。工作位置必须平坦稳固。工作前腹带应制动,轮胎式挖掘机应顶好支腿,车身方向应与挖掘工作面延伸方向一致,操作时进铲不应过深,提斗不得过猛。在高陡的工作面上挖掘夹有石块的土方时,应将较

14、大的石块及杂物除掉。如果土体挖成悬空状态而不能自然塌落时,则需要用人工处理,严禁用铲斗将悬空土方砸下。在用人工处理时也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对吊杆顶端的滑轮和钢丝绳进行保养、检修拆换时,应将铲斗和吊杆放落地面,然后再进行维修。在维修保养过程汇总时,要注意检查各个部件的可靠性,如有损坏或不安全可靠时,应及时处理或更换。严禁挖掘机在电力驾驶室顶上越过。向运土车辆卸土时,应降低铲斗高度,防止偏载或砸坏车厢。铲斗运转范围内,严禁站人。严禁挖掘机在电力架空线下方挖土,需在其一侧作业时,机械与架空线路必须保持相应安全距离。挖掘边缘时,边坡不得留有沿河松动的大石块,发现有塌方征兆时,必须立即将挖掘机械撤至安全

15、地带,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23)推土机作业的安全技术要点:推土机上下坡时,其坡度不得大于30;在横坡上作业,其坡度不得大于10。下坡时,宜采用后退下行,严禁空挡滑行,必要时可以放下刀片作辅助制动。在陡坡、高坎上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严禁铲刀超出边坡的边缘。送土终了应先换成倒车挡后再提铲刀倒车。在垂直边坡的沟槽作业时,其沟槽深度,对大型推土机不得超过2m,对小型推土机不得超过1.5m。推土机刀片不得推坡壁上高于机身的孤石或大土块。推土机在摘卸推土刀片时,必须考虑下次挂装的方便。摘刀片时辅助人员应同司机紧密配合,抽穿钢丝绳时应带帆布手套,严禁将眼睛挨近绳孔窥视。多机在同一作业面作业时,前后两机

16、相距不应小于8m,左右相距应大于1.5m。两台或两台以上推土机并排推土作业时,两推土机刀片之间应保持2030m间距。推土前进必须以相同速度直线行驶;后退时,应分先后,阻止互相碰撞。用推土机伐除大树或清除残墙断壁时,应提高着力点,防止其上反方向倒下。(24)铲运机作业的安全技术要点:托式铲运机a.作业前应先将运行道路刮平,其宽度应大于机身宽约2m。b.行驶中严禁把铲斗和斗门提升到最高点,以免在转弯时将钢丝绳崩断;下坡时应放下铲运机斗作辅助制动,严禁空挡滑行。c.铲斗与机身不正时不得铲土。在开始铲土和提斗时,动作要缓慢;驾驶员离开机车时,应将变速杆放在空挡,关闭发动机,将铲斗放落在地面。d.在新填的土堤上作业,应离开土堤边沿1m以上,靠近路堤边沿填土时,必须保持外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