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7723315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 诗词五首一个认真书写的人是后悔少的人,请将下面这句话工整地抄在田字格中.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学习目标反复诵读诗歌,品味感悟诗歌精美的语言,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资料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背景: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此为第五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 自主学习案 一读节奏:请给诗划分朗读节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

2、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二读诗意:请借助注释了解诗的意思,重点理解以下句子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三读诗情:请根据提示体会诗人的情感 从在人境无车马喧到心远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从 采菊见南山和飞鸟还这几个细节描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四读细节:品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拓展 饮酒其四陶渊明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学习目标反复诵读诗歌,品味感悟诗歌精美的语言,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培养关注现实

3、、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资料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背景: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世称肃宗.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自主学习案 一读节奏:请给诗划分朗读节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

4、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二读诗意:请借助注释了解诗的意思,重点理解以下句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三读诗情:请根据提示体会诗人的情感诗歌描写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读细节: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拓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学习目标背诵全诗,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资料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诗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背景:雁门太守行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诗.自主学习案一读节奏:请给诗划分朗读节奏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二读诗意:请借助注释了解

6、诗的意思,重点理解以下句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三读诗情:请根据提示体会诗人的情感诗的最后两句,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认为诗的主题是什么?抒发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四读细节:甲光向日金鳞开的开字有何妙处?拓展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朝民歌木兰诗学习目标反复读诗歌,品味感悟诗歌精美的语言,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资料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背景:1、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

7、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地,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自主学习案一读节奏:请给诗划分朗读节奏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读诗意:请借助注释了解诗的意思,重点理解以下句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三读诗情:请根据提示体会诗人的情感赤壁开头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之后诗人又如此评价赤壁之战,那抒发了怎

8、样的思想感情?四读细节: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拓展 咏史赤壁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学习目标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资料李清照1084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今有李清照集笺注.背景:渔家傲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公元1130年春,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与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自主学习案一读节奏:请给诗划分朗读节奏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9、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二读词意:请借助注释了解诗的意思,重点理解以下句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三读诗情:请根据提示体会诗人的情感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四读细节:赏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拓展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自我检测题1、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C锋

10、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问君何能尔 B浑欲不胜簪C自将磨洗认前朝 D九万里风鹏正举3、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饮酒中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表现诗人伤时思亲的千古名句是:_,_.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声音激昂、色彩鲜明浓艳地铺写出战地的悲壮和战斗的惨烈的诗句是:_,_.赤壁中诗人运用议论,抒发感慨,直接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的评判,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句子是:_,_.渔家傲中展现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画的句子是:_,_.4、阅读下面的

11、诗歌,回答问题.苏秀道中宋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注 霖:一连数日的大雨.最佳音:这里指雨打梧桐的声音.望岁:盼望丰收年成.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从夜晚下雨写起,一夕骄阳与梦回凉冷形成鲜明对比,细微地反映了诗人心中的喜悦.B颔联形象地道出了诗人盼雨的心情,也隐隐表达出自己的喜雨不单单是因为大雨赶走了炎热,带来了凉爽.C颈联仍写喜雨,前一句是诗人的想象,说明自己喜雨,是因为这场与时雨,使秋收

12、有望;后一句以听雨打桐叶,寄托自己欣喜的心情.D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可贵精神.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 邯郸:唐代县名,即今#省邯郸市.驿里:驿站,客店,古代传递公文或出差的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1用自己的话描绘抱膝灯前影伴身所写的情景.(2) 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3)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在李清照的梦境里,银河流转,千帆共舞.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你的世界里的天空.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