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生物教育教学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7721354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生物教育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生物教育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生物教育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生物教育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生物教育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生物教育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生物教育教学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一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自然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教师或学习伙伴等)的帮助指导,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综合上述观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不断对原有认知结构重新建构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指导,本课将采取“探索建构”的教学模式,改革以书本知

2、识为本位,传授灌输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方式。依据小学科学知识的发展规律与小学生学习科学的认知结构发展规律,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将科学探究真正作为科学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途径,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按照知识建构的科学模式发展,并以此指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1 教学内容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的第七课。在本课中,教材作出了这样的安排,首先提出问题,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浮力,那么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吗?同一种物体在不同液体中会都是浮起的吗?接着引导学生思考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问题。然后引导学生

3、设计对比试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并指导学生做探究试验,记录观察结果,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合理解释,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其他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情况,讨论现象,并列举其他事例。2 教学方法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结合本课特点,采取试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查阅资料法等教学方法。给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猜想,设计,试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手机,分析试验

4、数据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探究过程中,将学生分开若干个小组,通过组内讨论,组件交流形成合理的试验计划,在组内分工合作完成试验操作,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培养科学协作精神。搜集科学资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方式,也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本课布置学生课前有针对性的调查资料,即为“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这一问题做出了知识上的准备,又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三 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学生在五年级下册学习了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这两节课学

5、习了物体沉浮的外界原因和自身原因,为本课奠定了学习基础。能力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比如观察,假设,简单试验,合作,记录等。在继续进行高段学习时,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引导学生经历更完整的探究过程,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等,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试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试验等。兴趣方面,小学生对于身边的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呈现的不同状态会感兴趣。四 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a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b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城府,这样的液体有很多2 过程与方法:a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b 通过加热液滴和

6、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c 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3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五 教学重难点1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2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证据。六 教学准备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味精水。小组实验:每组一个马铃薯,酒精灯,不锈钢调羹2个,浓盐水,40克食盐,40克白糖,2只烧杯,一根筷子。七 教学过程设计一 马铃薯的沉浮1 观察马铃薯的沉浮(1)推测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2)把马铃薯放入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入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 怎么样

7、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二 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 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 2 做液滴加热试验: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边干后留下的痕迹。 3 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设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三 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 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2 每个小组条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能在盐水中上浮吗? 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入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知道马铃薯浮起来为止。 实验记

8、录水的量食盐的量沉浮情况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3 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用同样方法,制作一杯糖水进行检验,或者制作更多的溶液进行检验。4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八 教学评价设计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其主要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设计本课的教学评价,具体有一下几个特点:1 评价主体多元化:在课上不仅有老师评价学生的试验,还有学生互相评价,促进交流,互相改进。2 评价时机全程化:在试验整个过程都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提出表扬或纠正学生的错误。九 设计特色简述 1 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查阅资料。养成自己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 课上学生实际操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十 板书设计:液滴加热调制液体观察发现推测验证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