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护岸工程监理细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7708961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珠澳大桥护岸工程监理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港珠澳大桥护岸工程监理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港珠澳大桥护岸工程监理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港珠澳大桥护岸工程监理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港珠澳大桥护岸工程监理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港珠澳大桥护岸工程监理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珠澳大桥护岸工程监理细则(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第一册 东、南护岸工程 第二版 编 制 单 位: 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项目监理部编 制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 一、工程概述1、工程概况 拟建的珠澳口岸人工岛位于珠海市拱北湾近岸海域,地理坐标为221231”N,223431”E。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包括人工岛护岸、陆域形成、地基处理及交通船码头。形成后的陆域交工标高为+4.8m。本工程填海面积208.87 万m2,护岸长度6079.344m,交通船码头长34.8m。北标段:北标段主要包括斜坡式东、南护岸1345.625m,半直立式北护岸1551.564m,半直立式西护岸1

2、34.750m。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地基处理约17万m2,堆载联合降水预压地基处理约92 万m2,直立式交通船码头(前沿线长34.8m)等。 南标段:南标段主要包括斜坡式东、南护岸1027.332m,斜坡式南护岸1152.370m,半直立式西护岸867.703m,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地基处理约10万m2,堆载联合降水预压地基处理约95 万m2。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中交四航局广航局联合体港珠澳大桥珠澳人工岛北标段项目部 中交一航局天航局联合体港珠澳大桥珠澳人工岛南标段项目部工程投资: 205238 万元工程总工期:总工期均为36 个月,开工日期暂定为:2009 年12月。缺陷

3、责任期:工程竣工验收后24 个月。2、东南护岸结构形式、规模与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方法(方式) 东南护岸结构形式地基处理采用大开挖方案。标高-8.0m 以下边坡坡度为1:3,-8.0m以上边坡坡度为1:5。回填块石采用1500kg,其中小于10kg 的块石含量不超过10%。基槽底宽为23m39m。护岸上部堤身为10100kg 块石,外侧以200250kg 块石作为人工块体的垫层。护面块体采用3.0t 的四脚空心方块,坡度为1:2。堤脚抛设1.52t 的棱体块石,棱体顶宽为3m,坡度为1:2。护底块石顶面高程为-1.0m 和-1.5m 的,块石重量采用600800kg,厚度为1.28m;顶面高程为

4、-3.0m 的,块石重量采用100200kg,厚度0.77m。堤心石后方为二片石(最小厚度不小于0.5m)和混合倒滤层结构(最小厚度不小于0.6m),中间铺设两层400g/m2 土工布。堤顶设置反弧形挡浪墙,堤顶高程为6.65m。典型断面见图2,图3。图2 :东南护岸典型断面图图3:南护岸典型断面图3、东南护岸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及主要工程量 (1) 主要工程量序号项 目单位数 量1基槽挖泥(水下)m3194516.502填筑挡浪墙及路缘石(包括排水管板)下碎石垫层(水上)m10484.303填筑四脚空心方块护面垫层(水上)m55842.934填筑挡浪墙后150200kg防冲块石(水上)m35

5、930.845填筑护岸后方二片石垫层(水下)m159286.566填筑护岸后方二片石垫层(水上)m27442.277填筑砌石底二片石垫层(水上)m14925.008填筑基床底二片石垫层(水下)m16771.149填筑护岸后方混合倒滤层(水下)m162882.9410填筑护岸后方混合倒滤层(水上)m36312.7311铺设护岸后土工织物(水下)m135974.9012铺设护岸后土工织物(水上)m4838.6513填筑东南护岸100200kg护底块石(水下)m37707.7814填筑东南护岸600800kg护底块石(水下)m74977.1015填筑东南护岸1.52.0t护脚块石(包括东南护岸与北护

6、岸衔接处)(水下)m74680.5816填筑东南护岸10100kg堤心石(水下)m336895.1017填筑东南护岸10100kg堤心石(水上)m142064.3518填筑东南护岸1500kg堤心石(水下)m2207519.9519预制安装东南护岸四脚空心方块m31192.1020现浇防浪墙m39118.5621现浇空心方块前壁板小挡墙m1753.9622防浪墙和路缘石(包括排水管处)底的现浇素混凝土垫层m2370.2723四脚空心方块三角夹缝处现浇混凝土m818.0824现浇混凝土构造钢筋t397.2525施工期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桩个12126永久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点个17127挡浪墙防腐涂

7、层17807.39(2)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 单位工程序号分部工程序号分项工程执行标准备注东南护岸工程1.1基础1.1.1基槽开挖JTS257-2008第4.3.2条1.2堤身1.2.1堤心石抛石JTS257-2008第5.4.2条1.2.2压脚棱体抛石1.2.3护底抛石1.2.4垫层块石抛理1.2.5二片石垫层1.2.6土工布铺设JTS257-2008第5.3.2条1.2.7混合倒滤层JTS257-2008第4.8.3条1.2.8现浇条形基础JTGF80/1-2004第5.1-5.3条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2.9混凝土排水管安装1.2.10现浇闸墙JTS257-2008第2.1.2-4、

8、5.6.2条参照防浪墙1.3护面1.3.1四脚空心方块预制JTS257-2008第2.1.2-4、6条1.3.2四脚空心方块安装JTS257-2008第5.5.3条1.4上部结构1.4.1碎石垫层不参加评定1.4.2现浇防浪墙JTS257-2008第5.6.2条1.4.3防冲块石填筑JTS257-2008第5.4.2条1.4.4变形缝JTS257-2008第4.7.9条1.4.5防腐涂层JTS257-2008第2.1.7条二、监理控制目标 1、质量目标:确保满足合同要求,达到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合格等级,创国家优质工程。2、进度目标:确保满足控制性节点工期及总工期要求

9、,项目工期要求36个月。(1)北标段节点工期:2010年02月24日2011年08月28日;(2)南标段节点工期:2010年03月10日2012年07月31日。 3、投资目标:严格审查设计变更的经济性,严把计量支付关,切实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力争合同费用不超过中标合同总价、整个监理标段投资不超过概算相应部分。 4、安全管理目标: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设备事故和其他重大事故。三、编制依据1、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施工监理合同;2、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施工合同;3、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施工施工图设计;4、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施工图设计技术标准和要求

10、;5、业主批准的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6、业主审批的监理规划、监理审批的各分项(专业)工程施工方案;7、水运工程施工监理规范交水发汇2000648号;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及相关规范等相关规范、标准。 四、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一)、基槽开挖质量监理实施细则1、基槽结构型式与挖泥工程量 (1)基槽开挖范围及开挖平面图,见图1、图2. 图1 图2(2)护岸开挖设计断面、典型断面,见图3、图4。 图3 南护岸断面1-1 3-3 图4 挖泥典型设计平面图、断面图(3)工程量南标段基槽开挖包括东、南护岸两段,基槽挖泥192.84万m3。北标

11、段挖泥项目主要包括东、南护岸基槽开挖,挖泥总方量约为127.05万m。泥土外抛至黄茅岛抛泥区。2、技术要求与验收标准(1)技术要求1)基槽开挖平均超深不大于0.8m,每边平均超宽不大于2.0m;基槽边坡开挖应符合设计要求。2)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对土质进行核对,槽底土质应是杂色粘土粉质粘土或杂色砂土。当基槽底含水率小于150%或重度大于12.6KN/m3的回淤沉积物厚度大于0.3m时,应清淤。3)水下基槽边坡开挖后应及时抛填,防止回淤。基槽挖泥要控制挖泥厚度,特别是在边坡和基槽阶梯处加强测探,防止超挖和欠挖。分段开挖的基槽至少有3m的搭接长度,防止施工回淤。(2)验收标准1)工程质量及其检

12、验必须符合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J2572008)中基槽开挖和岸坡开挖部分的要求。2)挖泥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必须满足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J2572008)中基槽开挖岸坡开挖部分的要求。3)东、南护岸的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对土质进行核对,以确保清除所有的淤泥。只有槽底土质呈现为杂色粘土粉质粘土或杂色砂土后才被认为符合技术要求。4)检验次数是基槽每分段内510m检查一个断面,检验方法为取土样与设计要求核对。3、施工条件3.1主要自然条件(1) 本工程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2) 设计水位(1985年国家高程)100年一遇高潮位:+3.47m50年一遇高潮位:+3

13、.26m设计高水位: +1.65m(高潮累积频率10%)设计低水位: -0.78m(低潮累积频率90%)50年一遇低潮位:-1.44m(3)地形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场地海底面比较平坦,由西向东微倾斜,标高在-2.0m-3.0m(1985年国家高程)。(4)地质条件地层主要由第四纪覆盖层(地层代号)、残积土(地层代号)和风化花岗岩(地层代号)组成。覆盖层中的淤泥层为海相沉积地层,遍布全探区,平均厚度10米左右,层中夹有流泥等透镜体或流泥不连续分布,无明显的单元土体划分的界限,局部夹有砂层或底部呈淤泥质土,该层含水率大于70%,强度低,高压缩性。层为陆相沉积,几乎遍布全区,位于淤泥层之下的粘性土,褐黄等色,可塑为主,局部揭露有松散稍密的砂层,该层厚薄兼有,含水率一般在30%左右,强度中等,中等压缩性。及层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以粘性土为主; 及层为海陆地层,主要由粘性土及砂层组成,分别位于及层之下。见图5、图6.图5:地质断面(基槽1段纵断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