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诗歌初中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70871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的诗歌初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的诗歌初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的诗歌初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的诗歌初中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的诗歌初中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的诗歌初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的诗歌初中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中的诗歌初中教 安徽阜阳市颍上县耿棚中学 卢友江关 键 词:诗歌 联系 作家 题材 内容摘要: 中学阶段的诗歌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能高中初中分割开来,它们是一脉相承的,而不是水火不容的。如果二者处理的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文:中学阶段的诗歌在安排上有一个是由易到难的过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中学阶段的诗歌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能高中初中分割开来,它们是一脉相承的,而不是水火不容的。如果二者处理的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组诗是指由表现同一主题和采用相关题材的若干首诗所组成的一组诗篇。每首诗相对完整和独立,但是每首诗与其他诗之间又有内在的感情联系,每首诗和组诗内的其他诗都成排比列

2、式,格式相同或相近。在教这一类作品时,就可以二者结合来学习,既回顾了初中的知识,有省时省力,一举两得。在初中学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它是归园田居其中的一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在初中时语文老师已把有关陶渊明知识都介绍了,组诗作品归园田居也介绍了。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

3、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作者陶渊明其实写的归园田居是自己理想的故居。 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高中语文里也有一首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

4、里,复得返自然。 面对这一首归园田居,我们还要像初中时那样来教学吗?不需要。高中的诗歌初中教,这一首是与初中的那一首是一脉相承的,初中已经介绍的很多,很详细了。高中在学习时,采用略讲的办法就可以了。可以由老师带领指导,以学生回忆想象为主。学生既可以多参与,老师也可以少费时间,真可谓事半功倍,一举两得。同样,同一作家不同的作品也可以这样来做。初中课本里有一首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内容为: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位卑未敢忘国忧,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

5、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初中教学时,有关陆游的爱国思想老师已经讲的很多,讲的很透了。在高中再遇到陆游的同一主题的作品时,我们就可以轻松应对了,不需要过多的重复,因为高中的诗歌初中教。高中有一篇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在高中讲解这一课时就可以轻松应对,不需要像对待一篇新诗一样对待,只当它是初中的延续,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加深。还有,不同作家不同作品也可以“高中的诗歌初中教”。只要,它们有主题思想

6、就可以知识迁移了。高中学习了李煜 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这首词中,词人表达了沦为阶下囚之后。通过“春花秋月”“东风”“月”“雕栏玉砌”“春水”等在异国对自己故国的无比思念之情。在讲这一课时,我们可以结合初中的杜甫的月夜来学习: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杜甫因常年漂泊在外,见到明月,勾起了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之所以能把它们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主题,表达的感情是一致的。我们在讲课时,虽然内容是不同的,但方向是一致的,这样在教书时就可以进行知识迁移,既有利于老师的教,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中学阶段的诗歌学习,它们不是孤立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篇与篇,册与册,高中与初中等都是有联系的,我们不能只看见它们表面的不同,而应该看见它们内部的联系,就像一盘棋一样,“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邮编:236220电话:139655554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