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黑胎龙泉窑胎型釉特征鉴赏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770736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黑胎龙泉窑胎型釉特征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宋代黑胎龙泉窑胎型釉特征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宋代黑胎龙泉窑胎型釉特征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宋代黑胎龙泉窑胎型釉特征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宋代黑胎龙泉窑胎型釉特征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代黑胎龙泉窑胎型釉特征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黑胎龙泉窑胎型釉特征鉴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代黑胎龙泉窑胎型釉特征鉴赏定期推送古玩艺术信息,专家评论,微拍 信息,古玩规矩,书画艺术等诸多优质内容, 专业古玩艺术平台、重服务的微信运营!关注 我们妥妥没错!(微信号:shgudong)一、造型古朴、典雅,设计精巧,工艺精细,是珍贵的官用陈设 器,器物轮廓圆润有度,器物小但气度不凡,体现出高雅凝重的神韵, 各部分衔接自然,比例非常协调,超凡脱俗,极具审美价值,充分体 现了宋人的审美理念,凝聚了龙泉青瓷工艺技术的精华,具有极高的 艺术品位。现代人制作这种器型,因时空、审美的不同,不论怎样仿 制,造型与整体还欠板滞,线条不够圆润柔美,缺乏古器那种恰到好 处的神韵,即形似而神不似,绝无古代那种

2、线条与釉色,和谐与淡雅 完美结合的美感。二、胎质致密坚硬。黑胎墨绿釉出现于南宋中晚期,正值龙泉青 瓷的鼎盛时期,胎料加工精细,黑胎青瓷的胎土加有大量的紫金土等 高铁原料,胎色呈铁黑、黑灰、深灰、紫黑等颜色,在胎色的映衬下 釉色凝重沉静。由于加工精细,胎泥质量很高,胎骨很薄仍不变形,密度大孔隙小,黑胎器胎质是龙泉青瓷中最好的,一般烧成温度很高。 现代仿品的胎质原料加工较好,杂质少,瓷胎烧结成度很好,坚硬致 密,瓷化程度高于古代,在视觉的感觉上黑胎器的胎骨致密坚硬,仿 品胎骨的感觉则是硬梆梆如顽石,黑胎墨绿釉真品胎骨较薄,重量适 中,上手感觉轻而不飘,没有下坠感,而类似器物仿品胎骨较厚的, 上手有

3、下坠感,胎骨薄的上手有轻飘感。黑胎墨绿色釉,玻化程度高三、釉质如墨绿美玉。釉色呈墨绿色,柔和淡雅,玉质感强,极 显名贵高雅,釉层不薄不厚,烧成温度高,已呈玻化状态,釉面光润 细腻,平滑如镜,釉光内蕴外发,釉质之美已达南宋龙泉青瓷之巅。 该器物釉质呈半透明状,釉面亮润光滑,通透凝润,釉光含蓄,故观 察墨绿色釉器物,给人的感觉是滋润深沉、幽光弥漫,叫人叹为观止。 如此的釉质与极具内涵的质感,现代仿品目前还做不出,烧成温度高 玻化程度好的,釉质过于透明釉光浅浮刺目,烧成温度不高,又缺乏 那种滋润油亮的玉质感,现代仿品为去火光常用化学腐蚀,土埋等方 法,结果是釉光板滞或是酸孔斑驳,不见古代龙泉青瓷特有

4、的“宝光。殊不知,古瓷之宝光”,尤其是墨绿色釉那种弥漫状的宝光, 无论现代高仿如何模仿或者做旧,都很难乱真。四、时代工艺特征明显。墨绿釉青瓷采用垫具烧制,足端露胎, 垫具垫于器物的足端,烧成后圈足基本不留痕迹。据石少华先生介绍, 黑胎器底多数平坦,修胎精细且黑胎圈足的胎釉交界的边缘处一般不 显火石红色,在器物的腹部有接胎痕迹,但修胎很精细,接缝经修整 后多不显露痕迹,对黑胎器物的器口,石少华先生的龙泉青瓷赏析第382页是这样陈述的:黑胎器利口较多,口沿的釉层较薄,呈紫 黑、灰黑、紫褐等色,开片常较其他部位细碎,有老化痕迹或者轻度 剥釉,手感稍涩”。蚀、 -黑胎龙泉釉面易被腐蚀,呈鸡骨白氏 南宋

5、官窑也有此现象,成 与使用紫金胎土有关。五、一是器物口沿和底足釉薄处的旧气特征。该器物口沿、贯耳 沿和底足的釉稍薄,由于年深日久,釉质自然质变发黑,这部分釉面 都有明显的自然腐蚀,口沿釉薄且轻度腐蚀,“紫口”特征自然天成, 足端露胎处呈铁色”,颜色比胎体深,是瓷胎氧化后的颜色,夕卜深 里浅。现代仿品人为制作的口沿腐蚀或剥釉,往往很均匀或人为去掉 釉层明显,其剥釉部位的边界齐利划手。二是釉下气泡润亮如珠,大 小交错,用40倍放大镜观看釉下气泡通透光亮,透明如珠,产生聚沫 攒珠的效果。黑胎青瓷釉中气泡层次感强,极其透明光亮,在古瓷中 这一特征很是特别,独具特色。现代仿古瓷,尤其是仿黑胎青瓷釉中 气

6、泡缺乏层次感,在通透明亮这一特征上还有很大差距。三是釉的片 纹紧密自然,交错灵活,是龙泉黑胎青瓷的典型纹片。器物里外开片 致,因埋在地下的时间长,夕卜来物质渗透入片纹,在纹路的釉下慢 慢形成一层非常薄的但在放大镜下清晰可见的白色物质,在40倍放大 镜下仔细观察,还可以观察到这些白色物质的生成过程,有的纹路下 多些,有的少些,且分布自然。这一点最为重要,也是仿品无法仿的, 现代仿品在仿纹片时多数是将片纹染成黑褐等色,这种黑褐色在40倍 放大镜下观看,其颜色变稀变浅,甚至观察不到,这种染上的颜色,眼睛观之仅附在纹片与纹片之间的裂纹间,不渗透到釉下,不在釉下 凝聚扩散。不象真品片纹外来物质渗入釉下,

7、用越高倍的放大镜观看 渗入物质”就越清晰。四是釉面宝光弥漫,幽光灼灼。釉层中厚呈 色墨绿,当是在高温还原的条件下烧成的,显得极其高贵典雅,近看 温润逼人,精光显露,这是黑胎青瓷胎釉、工艺、烧成气氛等综合因 素的结果,使得釉光外蕴内发,极其润泽莹澈,几百年时空流逝,使 得该器釉面宝光弥漫,形成古瓷特有的包浆亮。这一点现代仿制者目 前还不可逾越,仿品釉面的那种贼光”一看便知。P.S.:看完文章和标本,员外觉得有必要加点补充。熟悉龙泉的藏 友其实都知道,龙泉窑除了溪口之外,大窑也产黑胎青瓷。员外就找 到这样一片黑胎龙泉标本,釉面是乳浊釉,可判断不是溪口而是大窑 产品。有些藏友关心如何区分黑胎龙泉和南宋官窑,员外认为无外乎 胎、型、釉的标准。胎是最易区分的,龙泉窑是年糕胎”,南宋官 窑是砂胎”。如遇完整器,看型分辨其实也不难。多看看标本,多 做总结。过手南宋官窑和龙泉窑标本足够多的话,不难知道,例如这 种折腰盘的器型只属于龙泉,而不会是南宋官窑。接下来的不定期, 员外会总结南宋官窑和龙泉窑器型区分,请继续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