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7706445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5kv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35kv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35kv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35kv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35kv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5kv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kv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35kV输变电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供电局二00八年三月一、概述1、*地区概况:行政区域面积31.2万亩,境内有临白公路和陕五公路交叉穿过,交通便利,全镇有17个行政村。近几年随着*区政府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周边地区的电力用户也在迅猛增加,先后建起脱水菜加工厂15个,面粉加工厂8个,植物油场4个,公共游乐园周1个。*区一些重要工农业生产因地理原因,大部分迁往*新建的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以农业生产、灌溉、农副产品加工等多条产业链,是*区乡镇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二、*地区电网现状及存在问题1、线路状况*镇离城较远,目前供电的10KV线路仅有一条917*线,电源取自 35KV变电站。该

2、回线路单线长度为156KM,主干线导线型号为LGJ70mm2钢芯铝绞线,其次干线均为LJ50mm2铝和LJ35mm2铝绞线,线路因危杆现象突出,其导线线径细经,遇到恶劣天气经常发生倒杆断线事故,给线路安全运行带来极大隐患。2007年下半年线路屡次出现电压过低的现象,用电高峰时严重超负荷造成部分用户电能质量不合格,迫切需要切改到一个新的,供电半径趋于合理的电源点。根据该地区负荷发展,结合10KV配网运行情况,10KV线路现状调查表如下:*地区10KV线路规范表(现状)序号变电站名10kV出线名干线长度(km)导线型号线路总长度(km)分支线总长度(km)专用变公用变全部配变最大负荷(KW)台数(

3、台)容量(kVA)台数(台)容量(kVA)台数(台)容量(kVA)1郊变917*线LGJ-70次主干LJ-35及以下1565034851415325191880822002、供电能力及工程建设必要性917*线因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其长度达到了156KM,供电半径大,末端电压质量低。虽在2002年进行了主干线改造,但由于供电半径过大,负荷不断接入等原因在农灌高峰期、农业加工、生产负荷全部启动时电压质量偏低的问题已无力解决,2007年最大供电负荷达到了2200KW,其新增负荷不能接入,由此可见,该地区若再不进行电源点建设将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十五”期间,*镇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电力负荷在不断

4、增长。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来,据电力负荷情况统计数据的反映,*电力负荷的发展明显加快,同比各乡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要快的多。随着*工业园的建设,政府招商引资的项目不断增加,可以判断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电力需求仍然会保持超常规的增长速度。但没有电源点和新的10KV出线,将直接制约新的负荷发展。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南侧 乡10KV线路因没有通道,上侧有5KM线路与 线共用,2007年下半年一直持续出现电压偏低,线路过负荷的现象,直接影响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农民日常生活用电。由于西郊110KV已经没有10KV出线和线路通道,所以必须就近提供电源点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负荷。2007年下半年10KV线路屡次出

5、现电压过低的现象,用电高峰时严重超负荷造成部分用户电能质量不合格,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今年3月份出现用户申请新上4000 KW负荷,我局无法接待,加之零星负荷,2008年10月新增负荷将达到7500KW,预计全年负荷将达到10800KW。目前10KV线路无法接待如此大的负荷,迫切需要切改到一个新的,供电半径趋于合理的电源点。根据上述存在问题,为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时解决线路过负荷和电压过低,并且考虑到“十一五”后期的负荷发展需要,新建*35KV变电站已迫在眉睫。三、负荷预测“十一五”期间,*区政府制定了工业兴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据电力负荷情况统计数据的反映,*地区( )电力负荷的发展明

6、显加快。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对比周边其他城市的经验,可以预测以上*地区的电力负荷需求仍将保持超常规的增长速度。*35KV变电站主变容量为3150+10000KVA,电压等级为35/10KV;工程设计10KV可出线间隔6回,已全部使用。供电覆盖区域主要为*周边地区。虽然2007年已将原有3150KVA主变更换为10000KVA,增加了容量,扩充了间隔,但是还是满足不了用户的要求。高峰负荷期间,主变一直长时间过负荷运行,部分线路用电高峰时过载严重,目前处于不安全、不经济运行状况。917*线也是其中过载运行的10KV线路之一。*地区( 区)2008新增负荷调查表序号新增负荷名称用电性质用电负

7、荷(KW)用电地址备注1高速公路用电负荷基础设施建设600 高速公路2新增脱水菜加工企业生产企业 400*镇3食品加工加工业200*镇4农物业发展公司农牧加工400 5*工业园区工业生产500*镇6油面搅拌站基建施工用电600*镇7井灌负荷农业排灌200 8番茄加工生产企业400 9脱水菜加工生产企业200 10番茄加工生产企业4000 合计7500依据现状调查,07年917*线最大负荷已达到2200KW,线路过载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而08年新增负荷就将达到7500KW,考虑每年5%的自然增长率480KW,08年最大负荷将达到10180KW。四、设计依据主要规程及规范:GB 5

8、0059-1992 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9-1992 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60-1992 35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范GB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50062-19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 5103-1999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范DL/T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1996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SD

9、J 5-1985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 161-1995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程五、技术方案及建设规模1、站址选择(为便于运行管理和农电所运作,变电站建设按所站合一考虑。)拟建*35KV变电站站址选择有两个地点:第一个站址选址于:* 七社境内。该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距原* 35KV线路仅有5KM,10KV线路接入较方便,走廊通畅,站址处于农田之中,需征用土地和增加20公里10KV出线接待丹达和小召的负荷。第二个站址位于:*镇南侧*岔路口以西,五乌线以南,距原*变 35KV,站址处于农田

10、之中,需征用土地和增加25公里出线接待丹达和小召的负荷,但不是负荷中心。两方案的比较如下:站 址 比 较 表项 目第一站址第二站址地质情况粘土层深厚,承载力13吨/M2,地下水位-1.2米以下。粘土层深厚,承载力13吨/M2,地下水位-1.5米以下。35KV接入需新建35KV线路5KM不需新建35KV线路10KV接入需新建20KM10KV线路,分别接待*、小召、丹达负荷。需新建25KM10KV线路,分别接待*、小召、丹达负荷。负荷中心基本处于负荷中心不是负荷中心生活起居方便方便施工情况不需停电施工、施工方便,施工工期短不需停电施工、施工方便,施工工期短土地需征用土地需征用土地交通运输在公路附近

11、在公路附近经以上比较,我们认为方案一比较优越,推荐采用方案一。后面的投资估算也按方案一进行。2、建设规模(1)变电容量考虑变压器经济运行,结合本地区实际负荷情况和远期负荷发展需要,变电站主变容量规划为1*5000KVA+1*10000KVA主变,电压等级35KV/10KV。受季节性负荷影响,在负荷高峰期,两台主变全部投入运行,负荷低谷时单台主变运行。(2)35KV线路该变电站需新建35KV线路5公里,新建线路导线采用LGJ-95mm2钢芯铝绞线。电杆采用15米普杆,单杆架设。(3)10千伏出线本期实施4回,远景6回,出线全部采用电缆出线。出线方案一:由变电站向北出线至*镇,该回线路将原*干线全

12、部接入,接带*以北周边新增负荷。本回出线需将原LJ50mm2导线更换为LGJ95 mm2导线3公里。出线方案二:由变电站向西出线一回,接*西部负荷及农业生产、井灌负荷及*工业园区负荷,该回出线将原有分支全线接入,需将原LJ50mm2导线更换为LGJ70 mm2导线4公里。出线方案三:由变电站向南出线一回,新建10KV线路8公里,导线采用LGJ70 mm2导线、电杆为10米普杆。该回线路接带911小召线部分负荷,可与911小召出线互联。出线方案四:由变电站出线向西南一回,新建10KV线路5公里,导线采用LGJ70 mm2导线、电杆为10米普杆。该回线路接带原丹达线下段负荷,且可与919干召线出线

13、互联。(4)土建部分所区围墙、主建筑土建部分按最终规模一次性建成,屋外变电架构、设备支架基础按需建设。该站同时建设农电管理所,按所站合一的管理方式建设。3、标准及深度(1)调度关系:由*电业局进行调度管理。(2)运行管理:由*供电局管理。(3)本变电所电气设备绝缘3级污秽等级选择。(4)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的规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设计。六、投资估算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名称所需资金(万元)计算方法备注1新建35KV线路10020万元/KM未列青苗赔偿费2变电站本体工程9003农电所建站费用100410KV出口电缆22参照同规模比较估列510KV线路新建设65未列青苗赔偿费610KV线路改造55

14、7土地征用费万*16亩8青苗赔偿费用15总费用七、效益分析1、本工程资金来源:农网工程贷款。2、还贷办法:按照 电力集团公司农网工程统一还贷办法执行。3、效益分析:本工程建成投产后,为*新区各项事业提供了电力保障,本工程的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增加了供电负荷,增加了供电量,具体体现为:根据负荷预测,2008年负荷将达4600KW,2009年负荷可达到5900KW,按45%的同时率计算,年可供电量近7245MWh,按2007全年*供电局销售综合电价元/MW.H,购电综合电价元测算,2008年供电部分年效益近113万元,远期随着每年供电负荷的递增而递增。经济分析:为了全面反映本工程的效益,经济计算期取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