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纪生物教材新课标培训讲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770611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纪生物教材新课标培训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纪生物教材新课标培训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纪生物教材新课标培训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纪生物教材新课标培训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纪生物教材新课标培训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纪生物教材新课标培训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纪生物教材新课标培训讲稿(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新课标培训讲稿一、新课标感受:1、还生物学课程“理科”的属性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加)2、教学是现在进行时现在我们所掌握内容是目前的研究水平,随着社会、

2、科技的不断进步,研究的不断深入,知识会不断地更新。(加:细胞膜的结构和作用)3、教学是术语的运用要注意受众人群生物学概念我们都熟悉,也可以理解,但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术语,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可以先介绍概念的具体过程、内容,最后总结出术语。例:MO源:(加: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MO源即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是先进的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简称MOCVD)、金属有机分子束外延(简称MOMBE)等技术生长半导体微结构材料的支撑材料。新课标对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同样重视,概念作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十分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建立知识框架。二、具体分析教材(加)第一章 第一节

3、 水中生活的动物在此不在陈述教学目标、重难点等内容。一、本节知识点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分为陆地活动、水中游泳和空中飞行的动物。2、最常见的水生动物:鱼,据生活环境分为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举例。此外,还有珊瑚虫、章鱼、蟹等其他水生动物。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能在水中呼吸。 4、鱼的外形、鱼体分部、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5、鱼的呼吸器官:鳃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6、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水中生活;体表常常被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7、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

4、:特征及例子。 8、水域环境的保护。二、知识呈现方式本节教材在知识的呈现上采用观察、探究实验等方式展开。观察包括鱼类图片、鱼的外形、鳃丝图片、其他水生动物图片等,探究实验包括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三、教学建议本节课分为两课时,一般第一课时讲到游泳结束。为了方便对知识的理解,在这就不分课时分开说了。在介绍生物种类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几幅图片或一段动物世界的视频,给学生以直观的感性认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通过观察使学生分析、总结出动物的类型。通过观察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然

5、后完成课本中图表。明确动物生活在三个圈层中,首先学习最底下圈层中的动物。引出本节课。水中生活的动物常见的是鱼类,除此之外,还有珊瑚虫、章鱼、虾、蟹等其他水生动物。因为鱼类常见,先看看鱼类是怎么生活的。观察几种鱼类看它们的生活环境,因生活环境不同可以把鱼类分为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为引出下面的内容,在这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而我们不能?师生共同总结出鱼类能在水中生活的两个重要特点。游泳和呼吸。先学习第一点游泳。在这向学生展示鲫鱼图片,让学生观察外形,看鱼类外形有什么特点是适于水中生活的。梭型、有鳍、用手触摸有滑液。(侧线)认知鱼鳍名称和位置。鱼鳍种类很多,提出问题:各种鳍在游泳分别

6、起什么作用呢?引出探究问题。通过探究,使学生熟悉探究的一般过程,如何提问、怎样做假设、设计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等。本节课实验分为直接实验和模拟实验两种。观察图片,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各小组相互交流。(操作时注意让鱼稳定下来再观察,因为你刚刚捆绑鱼鳍时鱼还没有处于正常状态,实验现象不准确,结论也就不可靠。)此实验也可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完成。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什么时候用模拟实验。从而得出模拟实验的概念,总结出模拟实验的优、缺点(模型与原型越接近,实验结果越准确)。(教材调整)学习完游泳,下面我们看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第二个特点:呼吸观察图片,分析水流方向。引出鱼类呼吸器官:鳃观察图片,了解鳃的位置和结

7、构。提出问题:鳃有哪些结构与呼吸有关?数鳃丝(教具)、放水中(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课前买两条鱼就够,因为每条鱼就有八片鳃,每小组一片,两条鱼也够了)、看颜色(毛细血管:新鲜鱼鳃颜色鲜红,死亡鱼鳃颜色暗红)。观察一些鱼类图片,师生共同总结鱼类特征。(课后练习1题)观察其它类型水生动物,师生共同总结各种类型动物的特征和实例。列举其它的水生动物,如海豚、鲸、龟、海豹等,使学生明白水环境是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它们的家现在是什么样子呢?(教师可播放一段水域被污染的视频,如原油泄露引起的动物死亡等)引起水域环境的保护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列举水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的原因、现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唤起学

8、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讨论:从自身作起,怎样进行环保。(不乱仍垃圾、作到垃圾分类、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知识)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一、本节知识点: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2、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活场所、食性、运动、呼吸。3、环节动物的特征,例如蚯蚓、沙蚕、水蛭。4、哺乳动物:概念、意义5、兔的外部形态、主要运动形式、狼、的牙齿于兔牙齿的异同点与食性相适应的结构及功能特点。呼吸器官、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特点6、恒温动物:概念、包含类群、意义,兔体温恒定的原因 7、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二、知识呈现方式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观察图片、观察实验的方式给出的,结

9、合适当的文字表述。三、教学建议观察课本12页图片,师生共同分析各种环境中生活的动物,再次强调生物体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然后分析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有何不同,总结出陆地环境的特点。陆地生活的动物是怎样适应陆地环境的。利用观察实验学习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活场所、食性、运动、呼吸等内容。实验中先研究蚯蚓的生活环境,再观察外形等等(观察时选择蚯蚓要稍大一点,这样观察各部分结构更清楚)观察其它动物,最后总结环节动物的特征。观察兔的外形,认知兔是恒温动物,分析其体温恒定的原因,学习兔的运动。观察比较兔与狼在牙齿结构上的异同点,分析牙齿特征了解其作用。观察兔的内部结构,与人比较差异,总结相关

10、内容,观察神经系统特点。总结哺乳动物特征,归纳陆地生活的动物所需条件。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一、本节知识点:1、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2、鸟的种类。鸟不都会飞行。飞行的意义。3、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4、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也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5、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的外骨骼的作用,节肢动物的特点6、两栖动物的特征、实例。二、知识呈现方式:本节内容在知识呈现上主要采用观察图片和实验探究的方式展开。三、教学建议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着飞上蓝天,但不借助外力的话,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自然界中的一些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

11、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不过提到空中飞行的动物,我们还是首先会想到鸟类。观察图片,了解鸟类飞行的有关知识。我们以前一直说,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那么,鸟类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有哪些特点与飞行生活相适应呢?引出探究实验。也可用课本前的资料。纸-形态有关-纸飞机-动力有关-飞机模型观察鸽子外形,分析与飞行关系。(体表被覆羽毛:保温,属恒温动物)。观察鸽子翼展开特点,分析与飞行关系。(展开扇行,利于扇动空气,)观察鸽子的胸肌图片,分析与飞行关系。观察鸽子的骨骼标本,分析与飞行关系。也可联系实际,回想吃鸡翅、鸡腿时对骨骼的认知。骨骼轻便、壁薄,长骨中空。以上是形态

12、结构与飞行的关系。下面分析资料,了解生理功能与飞行的关系。分析消化特点、循环特点、呼吸特点。空中飞行的动物除了鸟类之外,还有很多昆虫。引出下面内容,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认知不同昆虫翅的特点。以蝗虫为例,具体学习昆虫的结构。观察其他节肢动物图片,总结节肢动物的特征。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很多动物并不是在单一环境中生活的,而是跨越了多种环境,下面我们就认识另外一种生物类群,两栖动物。详细分析两栖动物的特征,通过特征判断青蛙、龟、鳄鱼、蛇是否属于两栖动物。第二章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一、本节知识点1、动物的行为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关节的结构及各部位的功能。3、骨骼肌的结构及特性。4、运动

13、产生的过程和意义。二、知识呈现方式观察(实物、标本、图片、模型)三、教学建议首先让学生观察一段动物日常生活的视频或图片,总结出动物行为的概念。强调动物的行为包括动态和静态,只不过我们更熟悉动态的行为。动物为什么能够运动,是依靠哪些结构完成的呢?引出运动系统的组成。教师出示市场上买的完整鸡翅,捏住两端,向内、外做伸缩运动,体会运动的产生。用解剖剪、解剖刀除去鸡翅上的皮肤,观察肌肉是如何附着在骨上、怎样牵拉骨运动的。总结出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骼和肌肉。观察家兔的骨骼标本,家兔的骨骼有很多块骨组成,骨和骨之间通过一定的结构连接在一起,我们把能活动的连接叫关节。观察关节的图片,掌握关节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14、及功能。认知人体的主要关节名称及部位,分析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是哪个。观察骨骼肌的图片,认识骨骼肌的组成、特性。认知两块骨骼肌名称。现在我们认识了骨、关节和肌肉,他们是怎样协调配合产生运动的呢?观察运动图片,总结运动产生过程。思考问题,分析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观察图片,了解曲肘、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用手搬凳子、放松手臂,亲自体会手提重物、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思考问题:动物的运动是否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全面分析运动产生的原理。(看见汽车过来,你不往上撞,而是往旁边躲-神经系统等。)最后,师生共同归纳运动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5、一、本节知识点1、动物行为类型的划分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意义。正确判断动物行为所属类型。3、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动物的绕道取食二、知识呈现方式:资料分析和实验探究三、教学建议先让学生观察动物行为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在让学生看马戏团小狗算算术视频,请学生回答,小狗是否生下就会算算术,如果不会,它是怎么会的?小狗是否生下就会吸吮奶汁,用不用学习? 算算术和吸吮奶汁这两种行为在获得方式上是否一样,引出按获得途径不同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通过刚才的事例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根据概念特点分析资料,判断动物行为的类型,通过分析比较资料,验证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习行为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形成的行为,学习行为越多,适应能力越强。而且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