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声现象、物态变化复习学案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2.50KB
约4页
文档ID:457706110
声现象、物态变化复习学案_第1页
1/4

声现象、物态变化复习学案一、 声现象概念:(1)声音是什么:声源、传声介质、声速、声波、声能2)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3)令人厌烦的噪声:乐音、噪声及防止噪声的途径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及应用、次声波及应用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用录音机放音乐磁带不会产生噪声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慢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4.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5. “五.一”节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红歌比赛。

下面有关说法不对的是 A. 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纸盘的振动产生的B. 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C. 我们能听到幕后是小红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D. 我们的欢呼声掌声尖叫声对周边居民不属于噪声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 D.在月球上宇航员相距很近也要借助无线才能交谈,是由于真空不能传声7.(09·淄博)关于声音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在开阔的田野上引吭高歌时,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C.利用声呐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8(09贵阳).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9.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________;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__________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

10.(09·本溪)在学校的联欢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__________产生的.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__传播的;在学校走廊里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让学生保持肃静的做法是属于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11.(09·昆明)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二、 物态变化概念:(1)物质的三态、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2)汽化和液化:汽化(蒸发、沸腾)、汽化吸热、液化及发生条件、液化放热3)熔化和凝固:熔化、熔化吸热、晶体熔点、熔化图象、凝固、凝固放热、凝固点4)升华和凝华、水循环:升华、凝华例题:1.(09·广西贵港)我们烧水,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冒出来从水到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A.先熔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升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液化后汽化2.(09·齐齐哈尔)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夏天,吃冰棒解热利用了熔化吸热B.水结冰是凝固现象C.用久的白炽灯内壁变黑是钨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D.北方的冬天,人们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3.(09·广西玉林)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 .(1)(2) B.(2)(4) C.(3)(4) D.(1)(3)4.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雨”的实验。

他把盘子擦干放进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烧开,这时水汽不断上升,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15cm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纷落下,这就是“雨”下面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壶中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B.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液态水C.水汽化时放出热量D.水滴下落时,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因此一定匀速下落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6. 去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图3所示的“雾凇”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7.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8.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m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

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m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 ①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氮由此冷却 ② 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可以避免冻土解冻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A.①汽化②液化 B.①液化②汽化,C.①升华②液化 D.①升华②凝华9.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C.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汽化现象D.冬天,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10.(09·陕西)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图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熔化,后凝固C.先升华,后凝华 D,先蒸发,后沸腾11. (09·淄博)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樟脑球变小属于汽化现象 B.大雾消散属于升华现象12.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

13. 身处偏远海岛,按如图所示方法可获取少量的淡水 阳光的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 ,形成水蒸气; 水蒸气在塑料膜上 形成小水滴;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 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可得到淡水14.炸油条、炸土豆用菜油;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 (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 15.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白炽灯用久了会变黑,是由于灯丝钨先___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后凝华的结果16. (09·黄冈)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__________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惊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防队员疏散周边群众,因为氨是有害气体,它的__________现象,会对人们产生危害。

17.(09·梅州)夏天的清晨,路边小草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形成属于_________现象;深秋时节的早晨,池塘边树枝上的“雾凇”形成属于___________现象;衣柜里放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_______现象以上三空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