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套卷22(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7692381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套卷22(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套卷22(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套卷22(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套卷22(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套卷22(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套卷22(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套卷22(含答案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执业医师资格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1. 问答题:血清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答案: 本题解析:参考值0.942.0mmol/L。临床意义降低具有临床意义,HDL-C与TG呈负相关系,HDL-C降低见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肝脏损害、肾病综合征。2. 问答题:鼠疫鉴别诊断答案: 本题解析:1腺鼠疫应与下列疾病鉴别:(1)急性淋巴结炎 此病有明显的外伤,常有淋巴管炎、全身症状轻。(2)丝虫病的淋巴结肿 急性期,淋巴结炎与淋巴管炎常同时存在,数日后可自行消退,全身症状轻微,晚上血片检查可找到微丝蚴。(3)兔热病 兔热病菌感染引起,全身症状轻,腺肿境

2、界明显,可移动,皮色正常,无痛,无被迫体位,预后较好。2败血症型鼠疫需与其他原因所致败血症鉴别:(1)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感染所致的全身性疾病。早期临床表现为三症状(畏寒发热、全身乏力、肌痛)、三体征(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2)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所致的全身性疾病。临床特点为发热、皮肤粘膜出血、肾脏损害,血清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特异性抗体IgM阳性。(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皮肤粘膜淤斑、淤点,伴脑膜刺激征和颅内高压征。3肺鼠疫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大叶性肺炎 青壮年多见,急性发热,咳嗽伴铁锈色痰,胸片可见大片阴影,抗生素治疗有效。(2)肺炎支原体肺炎 较

3、常见,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占所有肺炎的10%左右。通常起病较缓,临床表现较轻,发热、咽痛、肌痛。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可有少量黏液痰。胸部体征多不明显,肺部听诊可有少量细湿啰音,偶有胸膜摩擦音及胸腔积液征。白细胞数正常或稍微偏高,中性粒细胞为主。血清抗支原体抗体IgM检测有助于诊断。(3)肺炎衣原体肺炎 起病缓,病程长,一般症状轻,常伴咽、喉炎及鼻窦炎为其特点。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消退后,出现干湿啰音等支气管炎、肺炎表现。咳嗽症状可持续3周以上,干咳少痰。白细胞计数正常,胸片无特异性,多为单侧下叶浸润,表现为节段性肺炎,严重者呈广泛双侧肺炎,但少见。特异性IgM抗体阳性。(4)军团病 多见

4、于夏秋季,早期发热、畏寒、乏力、肌痛等症状。随病情进展,症状加重,高热、寒战、头痛、胸痛,咳黏痰或血痰。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衰竭。较早出现其他器官功能损害,尤其容易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痰、胸腔积液、肺活检组织可分离出病原菌,血清抗体阳性有助于诊断。(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伴或不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起病10日以后,血清抗SARS-CoV抗体IgG、IgM阳性有助于诊断。3. 问答题:伤寒、副伤寒伤寒鉴别诊断答案:

5、本题解析:1病毒感染 起病较急,多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常无缓脉、脾大或玫瑰疹,伤寒的病原与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常在12周内不治而愈。2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冬春,地方性斑疹伤寒多见夏秋。一般起病较急,脉搏较速,多有明显头痛。第5-6病日出现皮疹,数量多且可有出血性皮疹。外斐氏反应阳性。治疗后退热比伤寒为快。3钩端螺旋体病 本病的流感伤寒型在夏秋季流行期间常见,起病急,伴畏寒发热,发热与伤寒相似。但此病有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有眼结合膜充血,全身酸痛,尤以腓肠肌疼痛与压痛为著,以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血象白细胞数增高。进行有关病原、血清学检查即确诊。4急性病毒性肝炎 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易与病

6、毒性肝炎相混淆,但前肝功能损害较轻,有黄疸者黄疸出现后仍发热不退,并有伤寒的其他特征性表现,且病原及血清学检查均为阳性。5布氏杆菌病 患者有与病畜(牛、羊、猪)接触史,或有饮用未消毒的乳制品史。本病起病缓慢,发热多为波浪型,多汗,并有关节痛或肌痛等症状。病程迁延,易于复发。确诊需有血液或骨髓培养出病原体、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6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患者多有结核病史或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发热不规则,常伴盗汗、脉搏增快、呼吸急促等。发病2周后X线胸片检查可见双肺有弥漫的细小粟粒状病灶。7败血症 败血症多有原发病灶,热型多不规则,常呈弛张热、伴寒战、无相对缓脉。白细胞总数虽可减少,但中性粒细胞升高

7、,血培养可分离出致病菌。8其他疾病 如恶性组织细胞病、风湿热以及变应性亚败血症等,有时需进行鉴别。4. 问答题:传染病个案调查概述答案: 本题解析: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是对发生的个别传染病患者或未明疾病(尚未诊断清楚的)患者的居家及其周围环境所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其目的是查明发病的原因和条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或控制疫情扩散,同时积累资料,作为地区流行病学分析的基础。5. 问答题:血常规血红蛋白(Hb)答案: 本题解析: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临床意义见红细胞计数。6. 问答题:有机磷农药中毒判定原则按WS/T85-1996食源性急性

8、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执行。答案: 本题解析:1符合流行病学调查特点,确认中毒由食物引起。2临床表现符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中毒者的剩余食物中检出超过最大残留限量的有机磷农药。4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低于70%。5有条件时,可测定中毒者呕吐物或胃内容物有机磷农药含量。6排除其他途径摄入有机磷农药的可能性。7. 问答题:高血压诊断依据答案: 本题解析:1在不同时间测量3次血压,均高于正常。2除外症状性高血压。3高血压分期、分级。4重要脏器心、脑、肾功能估计。5有无合并可影响高血压病病情发展和治疗的情况,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8. 问答题:肾功能血清尿素氮(BUN)测

9、定答案: 本题解析:参考值2.98.2mmol/L(823mg/dl)临床意义特异性不如血清Cr。升高具有临床意义:1)肾前性蛋白质代谢增加,大量高蛋白饮食、饥饿、发热等;肾血流量下降,如脱水,休克和心衰等。2)肾性如急慢性肾衰。3)肾后性肾脏以下的尿路阻塞性疾病。9. 问答题:有关免疫计划的调查概述答案: 本题解析:有关免疫规划的调查主要包括接种率调查、疫苗接种反应调查和人群免疫状况调查。10. 问答题: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答案: 本题解析:统计分析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统计描述是对已经初步整理的数据资料加工概括,并用统计量对资料进行叙述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包括相对数的计算、集

10、中趋势、离散程度的测量以及相关关系的测定。统计推断是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资料推论总体的一种方法。1单变量定量资料(1)统计描述:集中趋势指标中,描述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数据(如身高、体重等)可采用算数均数,对于对数正态分布资料(如抗体效价)可采用几何均数,除上述两种情况外的数据均可选择中位数描述集中趋势。离散趋势指标主要有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等。极差主要反应数据分布范围,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没有考虑一组数据中其他数值的差异情况,数据利用率低,准确性不够,不稳定,因此,只可做为粗略量度。四分位数间距常与中位数结合使用,方差以及标准差常与算数均数一起使用,变异系数用

11、于对比两个或多个度量衡单位不同指标的变异程度或者单位相同但均数相差悬殊的指标间变异程度的比较。(2)统计推断:包含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针对不同设计类型的数据有相应的分析方法。对于单组定量资料,一般样本量均比较大,可以采用Z检验进行分析。对于两组定量资料,若为完全随机设计类型,数据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可以采用两样本t检验,否则应当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秩和检验;若为配对设计类型,差值服从正态分布应采用配对t检验,否则选择配对设计符号秩和检验。对于多组定量资料,若为完全随机设计类型,数据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可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否则应当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多样本秩和检验;若为配伍设计,满足方差分析条件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否则选择随机区组设计秩和检验。2单变量分类资料(1)统计描述:主要指标有率、构成比和比,应根据实际应用选择合适指标,具体见常用流行病学流行指标部分。(2)统计推断:主要是卡方检验,可以解决两个率、多个率、两组构成比、多组构成比等的比较。对于等级资料,还可以采用两组或者多组秩和检验来反映组间平均效果的差别。3双变量资料 双变量资料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的方法。相关分析主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性方向以及强度,根据数据情况可以分为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相关两种;回归分析主要研究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