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配筋计算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767678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向板配筋计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单向板配筋计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单向板配筋计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单向板配筋计算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单向板配筋计算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向板配筋计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向板配筋计算书(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题目 :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结构设计题目类型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题号 :班级 :水电 0601姓名 :李海斌学号 : 0127指导教师:王中强彭艺斌任宜春日期 :2009 年 6 月 8-14 日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书2 计算书正文 第一章 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结构布置 . . .1 初步选定板、梁的截面尺寸 . .2板厚度的选定次梁的截面尺寸主梁截面尺寸第二章单向板的设计板的荷载计算 . . 板的永久荷载的计算板的可变荷载的计算板的计算跨度计算 . 1边跨的计算中间跨度计算连续板各界面的弯矩计算板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 .1 第

2、三章 次梁的设计次梁的荷载计算 . 次梁的永久荷载设计值计算1次梁承受可变荷载设计值次梁承受荷载设计值 次梁的内力计算 . 次梁边跨计算 . 次梁中间跨计算 1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次梁的承载力计算 .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3.4.2翼缘计算宽度的计算 3.4.3 T 形梁截面类型的判定 . 3.4.4次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 .13.4.5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第四章 主梁设计 . 主梁内力的弹性理论设计 14.1.1主梁承受永久荷载的计算 主梁承受可变荷载的计算14. 2 主梁的内力计算 主梁的边跨计算 主梁中间跨的计算 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主梁承载能力计算 主

3、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翼缘计算宽度的计算 形梁截面类型的判定 .主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主、次梁交接处附加横向钢筋计算第五章施工图的绘制 施工图绘制 . 结构平面布置图 . .板的配筋图 . 主、次梁的配筋图 . .3课程设计体会 4致 谢15参考文献 .16附录 . .1附录 1计算书手稿 . 1附录 2施工图手稿 1第一章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结构布置因为在肋形楼盖结构中,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格和板的布置,且需注意:对 承重墙、柱网和梁格布置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且柱网尺寸宜尽可能大,内柱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设;根据设计经验,主梁的跨度一般为5m8 m ,次梁为4m6

4、 m 。而对于单向板肋形结构设计需满足板的长边比短边大于2,即l2 / l12 ,按照课程设计题目和以上结构设计要求及经验布置次梁和主梁如图一图一主梁和次梁布置情况初步选定板和梁的截面尺寸板厚度的选定根据题目要求,取板的厚度h=80mm次梁的截面尺寸因为次梁高度取 h11l0 ,宽度取 b11 h,初设 lo = L2 =5700mm ,取181232h=400mm , b=200mm主梁截面尺寸因为主梁高度取 h1 1l0 ,宽度取 b1 1h ,初设 lo = L1 =6600mm ,取14832h=600mm , b=250mm结构平面布置图 ,如图二图二结构平面布置图第二章 单向板的设

5、计板的荷载计算L2 /L1=2 为单向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其内力,对多跨连续板沿板的长边方向取 1米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板的厚度如前述厚度h=80mml1/40=2200/40=55mm, 次梁的厚度取前述初选高度h=400mm, 截面宽度 b=200mm板的尺寸和支承情况如图三 所示。alnblnbln板:l01= ln+h/2和l 0=lnl0=l n01 n取小值l = l +a/2图三板的尺寸和支承情况板的永久荷载的计算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 =KN / m280mm厚现浇板自重:25=2KN / m215mm厚板底抹灰 :17 =KN / m2

6、永久荷载标准值:gk =+2+ =KN / m2线永久荷载设计值:g = gk=KN / m板的可变荷载的计算可变荷载标准值:qk=6KN/ m2可变荷载设计值:q每米板宽荷载设计值:=6KN / m+1=KN / mKN / m =KN / m板上荷载具体情况及计算结果见表1表 1 板的荷载计算表荷荷载标准值荷载设计值载 种 类荷载分项系数( kN/m 2)( kN/m 2)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永久荷载80mm厚现浇板自重15mm厚板底抹灰小计( g)( KN)-可变荷载( q)( KN)6总荷载( g+q)( KN)-板的计算跨度计算因为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 不小于 120mm( 取 a

7、=120mm), 中间支座宽度即为次梁宽度。计算跨度按图三进行计算,其中,边跨:取l 01l nhl 01l na,两式较小值22中间跨 : l0ln边跨的计算l 01l nh= - - 2 + 2 =2.02 m2l 01l na= - - 2 + 2 =2.04 m2取 l0 =l 01lnh= m2中间跨度计算l 0 = ln =- = 2 m又边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 /2=1%10%,故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由于其多余五跨连续板 ,按五跨计算内力,即计算跨度统一取l01 = l0 =,取 1m 宽板作为计算单元, 计算简图见图四g+q= KN / m图四板的荷载计算简图连续板各

8、界面的弯矩计算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值按 图五 采用,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按式M(gq)l 02 计算 , 而板一般均能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要求,所以只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计算B 支座负弯矩时,计算跨度取相邻两跨的较大值。板的弯矩计算见 表 2图五 板的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值表 2 板的弯矩计算表截面边跨中 M1B支座 MB中间跨中 M2、M 3中间支座 MC弯矩值( kNm)M(g q)l 02板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和配筋计算因为对于板取1m 宽计算,即b=1000mm ;而 b=80mm , h0 =h-20=60mm ,d =,对于 c20混凝土, f c =10N / mm2 , I 级钢筋, f y =210 N / mm2 ,而中间区格中间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由于拱效应,弯矩有所降低,故M2、 M 3 及 M C 应降低 20%各截面计算过程见表 3 , min =%(见教材附录四 表 3), As 查教材附录三 表 2。表 3 板正截面承载力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