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文学接受的过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7668214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的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的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的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的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的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文学接受的过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文学接受的过程教学目的:了解文学接受的发生、发展和高潮的过程。教学要求:掌握文学接受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特征及有关规律。第一节文学接受的发生一、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德国接受美学家姚斯提出的概念。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接受主体基于自己的审美理想、阅读经验和接受动机在心理上形成的关于未来作品的“既成图式”。接受美学把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中,期待视野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这样三个层次。1、文体期待指读者依据自己的阅读动机,希望从自己选择的文本中读出某种文体可能具有的艺术韵味和技巧惯例。2、形象期待指读者期待着能从自己选

2、择的文本中读到符合自己审美理想的艺术形象。如看武侠小说,希望看到武艺超群、刚正不阿的英雄形象。看言情小说希望看到风流潇洒、多情浪漫的白马王子或纯情少女。3、意蕴期待指读者期待作品能够出现切合自己意愿和审美趣味的情感境界,期待文本能表现出一种合乎自己理想的人生态度,期待着与自己思想情感相通的思想倾向,以满足自己的接受动机。二、接受动机接受动机有几种情况:1、审美动机,即所谓悦情悦性的娱乐动机。人们希望通过阅读获得一种精神的满足和享受,这是最常见的动机。2、求知动机,这是人们力图通过文学作品发现历史规律、社会本质,熟悉人类某种生活状态,了解各种知识的动机。3、受教动机,这是人们力图通过作品中故事情

3、节、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得到人生启迪、道德教育、精神鼓舞的动机。4、批评动机,这是为了研究分析文学作品,探讨文艺创作、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产生的动机。一般表现在以文学研究为职业的人们身上。5、借鉴动机,为了学习、借鉴、模仿他人的创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而产生的动机。这主要表现在作家或某些作者身上。三、接受心境影响读者阅读的情绪状态叫接受心境。接受心境主要有欣悦、抑郁与虚静三种情境。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与社会生活状况及个人境遇有关;2、与主体身体状况有关;3、与自然环境因素有关。四、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隐含的读者”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本文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造成“

4、隐含的读者”存在的几种情况:1、作家的创作动机;2、作家赋予本文的思想内涵;3、作家的选材及文体特点。第二节文学接受的发展文学接受的发展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阅读阶段,这是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对作品中的文本符号进行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对话,是由“第一文本”向“第二文本”的转化过程。一、填空、对话与兴味(一)英加登的“填空说”“填空说”由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18931970)提出。他认为文学作品诸层次中语言层,即声音关系、词、句段的组合是不变的,但其表现的具体内容却是模糊的、不清楚的,至于思想观念更是混乱朦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样的作品就依靠读者自己去体会,去“填

5、空”。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1926)进一步指出,文学本文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去丰富、补充文本。(二)加达默尔的“对话说”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1900)认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本文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的个人体验之间没有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本文“对话”中生成的。“对话”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历史的、无限的,这样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三)中国古代的“兴味说”孔子的“诗可以兴”,按朱熹的见解是“感发意志”,即读诗能激发人们的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并进而通过想像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意蕴。此外,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

6、的“滋味说”,唐司空图的“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皆强调有限文字的无限意蕴和旨趣。二、还原与异变读者阅读作品时,由于“填空”、“对话”和“兴味”的介入,便不可能对作者心目中的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进行彻底的还原。阅读的过程必然会产生异变。异变的情况有:形象的异变:在阅读活动中,读者会把自己熟悉的人、事、物,附着到作品中的形象上,总是要根据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兴趣爱好对文本潜含的形象进行个人情感色彩的加工。情感的异变:作家赋予作品的某种情感有时在读者那里并不能唤起相类似的情感,而是唤起了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其原因主要是作者和读者的情感有差异。思想观念的异变:即读者从作品中所领悟出的

7、思想观念与作者赋予作品的思想观念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造成异变的原因有:政治观念,文化观念,文化视野,个人经验,文学欣赏的能力。三、理解与误解根据阐释学的理论,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必然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份,即所谓“前理解”。在阅读时,如果这种“前理解”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之间构成的“对话”是顺畅的、相应的,这就是“正解”。当两者之间不适应、相悖时,这就是“误解”。比如读安娜?卡列尼娜,如果读者同情、理解安娜,这就是“正解”,如果厌恶、谴责安娜,这就是“误解”。误解分为“正误”和“反误”两种情况。正误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触,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

8、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既切合作品实际,又令人信服。反误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进行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等。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本文之间,常常呈现出顺向相应和逆向受挫两种情况。(一)阅读过程的顺向相应(缺乏艺术魅力)(二)阅读过程期待逆向受挫(富于创新意义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期待逆向的遇挫。)1、获得超越期待视野的新奇艺术空间;2、因扩充和丰富期待视野而满足。(三)顺向相应与逆向遇挫的结合。1、以顺向相应唤起读者期待视野的预定积累;2、以逆向遇挫打破期待惯性而遣动想象。第三节文学接受的高潮当读者与作

9、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之间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读者便会进入一个自由广阔的想像空间,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从而实现自我的超越和人格的提升,这便进入了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一、共鸣(一)共鸣的涵义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标志,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读者被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人物命运深深地感动,从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另一种是不同时代、不同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的趋同现象。(二)共鸣的特征1、共鸣是读者期待视野的充分实现所引起的情绪激动,实质上是读者与作者情感、趣味、理想高度的共振和心灵沟通。2、共鸣是一种审美的高峰体验,常表现为艺术迷醉状。3、共鸣

10、作为一种超越的审美境界,是以心灵的自由性和主客的浑一性为特征的,即读者迷恋于艺术竟物我同一,忘记了现实和物质功利,进入了“化境”。(三)共鸣产生的原因1、优秀的文学作品能超越时代、民族、阶级的界限,表现人们的某种普遍的思想情感,表现了“共同美”。2、类似的社会矛盾、近似的生活处境和相通的实践经验,会造成不同时代、民族的读者的共鸣。3、人类的某些基本要求和共同的精神素质是共鸣产生的主观前提。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是学界都能接受的。文学实际上是全方位地表现了人的这些需求,因而读者阅读时候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人类

11、的精神常常有某些相通之处,而且它们与社会生活之间关系也并非十分清晰、紧密,这也是事实。二、净化(一)净化的涵义净化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的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二)净化的作用有二1、读者可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而暂时忘却人间的烦恼,维持心灵的平衡;2、作品的某种情感力量,使读者的某种情绪得以宣泄,使心态得到调整。三、领悟(一)领悟的涵义领悟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后而进入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秘、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二)领悟有三大特征1、领悟必须以读者对作品内涵的主动思索和深刻理解为前提;2、领悟会有效地丰富和扩充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读者主动生发出一种积极的人生向往。四、延留(一)延留的涵义是指文学作品在造成读者的共鸣、净化和领悟之后,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使其不断地回味的状况。(二)延留的作用是文本直接产生社会效应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判断文本价值的重要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