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会计基础计算分析题举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7666700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会计基础计算分析题举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会计基础计算分析题举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会计基础计算分析题举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会计基础计算分析题举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会计基础计算分析题举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会计基础计算分析题举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会计基础计算分析题举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年教材所附光盘会计基础计算分析题(摘录)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生产中所需甲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209年6月份发生的有关甲材料业务如下:(1)6月3日,持银行汇票300万元购入甲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16万元,增值税额为36.72万元,对方代垫包装费1.8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2)6月6日,签发一张商业承兑汇票购入甲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163万元,增值税额27.71万元,对方代垫包装费0.4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3)6月10日,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甲材料,并验收入库。投资合同约定该批原材料价值(不含可抵

2、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415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40.55万元,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合同预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未发生资本溢价。(4)6月份,生产车间领用甲材料560万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甲材料196万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甲材料126万元。(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15题)1.编制甲公司持银行汇票购入材料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甲材料 17.8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6.72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254.522.编制甲公司将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45.48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45.483.编制甲

3、公司持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购入材料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甲材料 163.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7.1贷:应付票据 191.114.编制甲公司收到作为资本投入的材料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甲材料 141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40.55贷:实收资本 1655.555.编制甲公司内部领用甲材料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560制造费用 196管理费用 126贷:原材料甲材料 8822.甲公司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2009年9月份,车间发生的相关业务如下:(1)车间为生产A产品向仓库领用甲材料1 000千克,计15 000元;乙材料500千克,计5 000元;为生产B产品

4、领用甲材料500千克,计7 500元,乙材料300千克,计3 000元。(2)计提厂房及设备等本月折旧费750元。(3)分配工资,其中行政管理人员6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3 500元,生产A产品工人工资12 000元,生产B产品工人工资8 000元。(4)计算本月单位负担的社会保险费,行政管理人员1 500元,车间管理人员875元,生产A产品工人和B产品工工人分别为3 000元和2 000元。(5)将制造费用结转至成本。要求:写出每笔业务的会计分录。(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610题)6.请根据业务(1)编写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A产品 20 000 B产品 10 500贷:原材料甲材料 22 5

5、00乙材料 8 0007. 请根据业务(2)编写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750贷:累计折旧 7508. 请根据业务(3)编写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A产品 12 000B产品 8 000制费用 3 500管理费用 6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29 5009. 请根据业务(4)编写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A产品 3 000B产品 2 000制费用 875管理费用 1 500贷:应付职工薪酬 7 35710. 请根据业务(5)编写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产品 3075 B产品 2050 贷:制造费用 5125(自注:题目没有给出按什么比例分配,但从已知条件中只有按工人的工资比例分配A:B=12 00

6、0:800=3:2) A承担:(750+3 500+875)533 075(元)B承担:(750+3 500+875)522 025(元)3.请根据题目所述条件填列(1)(5)处。(1)甲企业200年1月5日销售货物一批,价款1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率17%,收到购买单位支票一张,收讫后存入银行。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银行存款收款凭证。收款凭证借方科目:银行存款 200年1月5日 收字第1号摘要贷方科目金额记账一级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销售甲产品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合计(3) 会计主管 记账 稽核 填制 出纳 交款人(2)甲企业200年1月12日购入A材

7、料一批,买价6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率17%,开出支票一张支付材料款。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付款凭证贷方科目:银行存款 200年1月12日 付字第1号摘要借方科目金额记账一级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购买材料物资采购A材料(4)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5)合计 会计主管 记账 稽核 填制 出纳 领款人(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1115题)11.(1)处应填写的金额为( 10 000 )元。12.(2)处应填写的金额为( 1 700 )元。13.(3)处应填写的金额为( 11 700 )元。14.(4)处应填写的金额为( 6 000 )元。15.(5)处应填写的金额为( 1 020

8、 )元。4.甲企业200年1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及登记的总分类账和明细账如下。要求:根据资料和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勾稽关系,将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中空缺的数字填上。(1)3日,向A企业购入甲材料800公斤,单击22元,价款17 600元;购入乙材料700公斤,单价16元,价款11 200元。货物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不考虑增值税,下同)(2)6日,向B企业购入丙材料1 000公斤,单价20元,货物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3)12日,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领用材料,其中领用甲材料1 200公斤,单价22元,领用乙材料1 100公斤,单价16元。(4)21日,向A企业偿还前欠货款30 000元

9、,向B企业偿还前欠货款10 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5)25日,向A企业购入乙材料1 100公斤,单价16元,价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货物同时验收入库。总分类账户会计科目:应付账款200年凭证编号摘要借方贷方借或贷余额月日11(略)月初余额贷36 0003购入材料28 800贷64 8006购入材料(1)贷8 480021归还前欠货款(2)贷(3)31本月合计50 800贷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会计科目:A企业200年凭证编号摘要借方贷方借或贷余额月日11(略)月初余额贷(4)3购入材料(5)贷54 80021归还前欠货款30 000贷24 80031本月合计贷(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15题)1.

10、(1)处应填写的金额为( 22 000 )元。 =50 800-28 8002. (2)处应填写的金额为( 40 000 )元。 =30 000+10 0003. (3)处应填写的金额为( 44 800 )元。 =84 800-40 0004. (4)处应填写的金额为( 26 000 )元。 =54 800-28 800 (【自注】现根据业务(1)填(5)5. (5)处应填写的金额为( 28 800 )元。 =17 600+11 2005.甲公司2008年4月30日银行对账单的存款余额为269 000元,4月底公司与银行往来的其余资料如下:4月30日收到购货方转账支票一张,金额为36 800元

11、,已经送存银行,但银行还未入账。本公司当月的水电费用1 325元银行已代为支付,但公司未接到通知而未入账。本公司当月开出的用以支付供货方货款的转账支票,尚有48 320元未兑现。本公司送存银行的某客户转账支票12 240元,因对方存款不足而退票,公司未接到通知。本公司委托银行代收的款项100 000元,银行已转入本公司账户,但本公司尚未接到通知入账。假定公司与银行的存款余额调整后相符。要求:请代甲公司完成以下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单位:XYZ公司 2008年4月30日 单位:元项目金额项目金额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171 045银行对账单余额269 000加:银行已收

12、企业未收的款项合计(1)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款项合计(4)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款项合计(2)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款项合计48 320调节后余额(3)调节后余额(5)(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1115题)11.(1)处应填写的金额为( 10 000 ) (注:业务(5)12. (2)处应填写的金额为( 13 565 ) = 1 325 +12 240 (注:业务(2)和(4)?)13. (3)处应填写的金额为( 257 480 ) =171 045+100 000-13 56514. (4)处应填写的金额为( 36 800 ) (注:业务(1)15. (5)处应填写的金额为( 257 480 ) =26 900+36 800-48 320 6.已知X公司208年末资产总额是年末流动资产的2倍,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