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57666654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培优联盟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人类

2、物质文明发展阶段。从地质时代上说,属于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从存在的时间看,距今300万年到1万年。这一时期,已经( )A. 大量制作使用陶器B. 用陶纺轮做纺线工具C. 用骨针来缝制兽皮D. 建立较大的祭坛神庙【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300万年到1万年(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约3万年前处于旧石器时代的中国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C项正确;新石器时代人们才大量制作使用陶器,排除A项;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排除B项;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排除D

3、项。故选C项。2. 有学者指出,儒家贵民,法家尊君。儒家以人民为政治之本体,法家以君主为政治之本体。就此以观二家之异,正如泾渭殊流,入目可辨。下列选项中,体现“法家尊君”思想的主张是( )A.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B.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C.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D.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意思是政事在地方,要害在中央:圣明君主执掌着要害,四方臣民都

4、会来效劳,体现了“法家尊君”的思想,C项正确;A项体现的是墨子“尚贤”的主张,排除A项;B项体现的是孟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排除B项;D项体现的是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3. 有史籍记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陇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下列选项中,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刘邦入关的“约法三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B. 秦“律令图书”已毁于焚书,记载与史实不符C. 秦朝掌管图籍、文书的人同时还兼任着博士官D. 户籍资料应是秦“律令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D【解析】

5、【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西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可知,萧何得到的“律令图书”应该包括很多秦朝的户籍资料,户籍资料应是秦“律令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D项正确;“约法三章”对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取得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排除A项;秦焚烧的是诗书、诸子百家著作而不是秦的“律令图书”,排除B项;秦朝掌管图籍、文书的人是御史大夫而不是博士官,排除C项。故选D项。4.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少数民族分布及迁移示意图。下列表述,符合此图所反映史实的是( )A. 内迁民族开始在中原建立政权B. 鲜卑族建立的

6、北魏统一了北方C. 匈奴人西迁,建立了贵霜帝国D. 佛教在这一时期开始传入中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依据题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此图为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从西晋末年开始,匈奴等少数民族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A项正确;根据地图所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较多,北魏尚未统一北方,排除B项;匈奴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是在两汉时期,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期,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A项。5. “开元通宝”钱的发行,标志着五铢钱

7、的结束和通宝钱制的开始。通宝钱的独特之处不在于形制,而在于钱名。自此以后,钱币改称“开元”通宝、元宝、重宝等,这也成为唐后各代钱币的标准。这表明,唐初货币的铸行( )A. 改变以重量定名的制币传统B. 改变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C. 使钱币材质与铸造更为精良D. 实现了国家对铸币权的管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五铢”是重量,“开元”是年号。题干情境表明,唐初开始这种“开元”通宝、元宝、重宝的钱币范式,改变了以重量定名的制币传统,A项正确;据材料“通宝钱的独特之处不在于形制”(事实上唐以后铸行

8、的钱币依然是圆形方孔的形制),排除B项;C,D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项。故选A项。6. 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由此可知,在明清时期( )A. 集镇成为地方行政机构的所在地B. 江南工商业市镇经济的发展较快C. 使用自由雇佣劳动现象十分普遍D. 工商业领域的专业分工日趋繁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根据材料,从“以绫绸为

9、业,始称为市”“丝绸之利日扩”“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等信息可知,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清时期市镇经济有了较快发展,B项正确;集镇主要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结果,与地方行政联系不大,排除A项;自由雇佣劳动现象体现雇佣关系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材料主要表现是南方市镇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主要说明盛泽镇丝织业的发展,没有说明当时工商业领域的专业分工,排除D项。故选B项。7. 中国士人惊觉“华夷隔绝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并逐步接受“以强弱定文野”的观念,从长期自以为是天朝上国到承认自己成了边缘的野蛮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这一现象首次显现于(

10、)A. 明末士大夫与欧洲传教士接触交流时B. 乾隆年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中国时C. 鸦片战争之后“开眼看世界”的情状中D. 晚清政府洋务派推行的洋务新政期间【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在自觉与被迫的内外双重作用下,一些士人的思想中逐渐孕育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意识,真正开始了近代社会转型,即通常所说的“开眼看世界”,题干情境与这一史实相符,C项正确;明朝后期起,尽管开始出现从传统“天下”向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变,但这一时期中外交流有限,一些士大

11、夫的思想转变还没有达到题干所述的水平,排除A项;乾隆年间虽然虽然西学东渐的现象已经出现,但是此时的国人还没有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解放出来,排除B项;洋务派推行的洋务新政是在“开眼看世界”后,不是“首次显现”,排除D项。故选C项。8. 20世纪20年代初期,孙中山受到三方面问题的折磨:外国帝国主义、党内组织松散和国内军阀冲突。对这几个问题,他难以回避,但又显得无能为力。为此,孙中山( )A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组织了中华革命党,讨伐袁世凯C. 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D. 亲自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

12、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初期,孙中山所面临的三个方面的问题的折磨”,说明反帝反军阀及改组国民党成为他当时的主要任务。结合所学可知,为此,孙中山在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于1924年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一大,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C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11日,无论是时间还是主旨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孙中山在二次革命(1913年)即讨袁之役失败后,组织中华革命党,无论是时间还是主旨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正式开始于1926年,这时孙中山已经去世,排除D项。故选C项。9. 中国共产党简史中说,改革带来了供给能

13、力的提升和物质的丰富,我国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的价格和经营。至此,我国取消了粮票,实行了40年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宣告终结,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进入历史博物馆。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广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C. 取消农业税推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D. 我国加入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带来了供给能力的提升和物质的丰富,我国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的价格和经营,取消了粮票,实行了40年的粮食统购

14、统销制度宣告终结,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进入历史博物馆,材料主要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粮食购销价格和经营完全由市场调节,不再受政府控制,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广,只是改革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并没有涉及农村粮食购销体制的变化,排除A项;取消农业税推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属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我国加入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属于国际外交成就,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0. 有史书描述说:“他是美索不达米亚(来自希腊语的两个单词,意即两河之间的土地)神话和民间故事中的人物,是许多诗歌和传说的主角,美索不达米

15、亚的吟游诗人创造的一系列故事都将他作为主人公,后来这些诗歌汇集成。”文中处应填写( )A. 吉尔伽美什B. 罗摩衍那C. 伊戈尔远征记D. 天方夜谭【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是“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土地”,也就是说美索不达米亚即为通常所说的“两河流域”。再结合所学可知,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诞生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A项正确;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的著名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史诗)作品,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排除B、C、D项。故选A项。11. 各种圈养的动物,尤其是马、牛和羊,是东半球的一个重要贡献;东半球的谷类植物也很重要,特别是小麦、黑麦、燕麦和大麦。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番茄、鳄梨、白薯、花生、以及若干品种的蚕豆、南瓜和笋瓜。这些现象表明( )新航路的开辟对美洲而言利大于弊 东西半球间的物种交流具有双向性跨区域大范围的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世界范围的多元文明格局得到维护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