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57666580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2023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芜湖市教学质量统测生物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场/座位号、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卷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卷的整

2、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与出生率成正比B. 甲乙两种群密度相同,种群数量不一定相同C. 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会立即下降D.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2. 调查某双子叶陆生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若该种群个体数量较少,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为避免遗漏,将样方内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 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C. 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 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3. 如图表示巢湖某野生鱼种群数量9年内变

3、化的情况,图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在第7年时达到最大B. 第5年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 第79年该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D. 第57年变化的原因为种内竞争加剧、捕食者增多等4.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 a、e是第一营养级B. b、e是次级消费者C. d、c是植食动物D. c、f是杂食动物5. 夜光藻是海洋环境中的一种耐污生物,是海洋赤潮主要发生藻,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安全。它是一种较大型的单细胞生物,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而以小型浮游植物、有机

4、颗粒、细菌为食,又叫夜光虫。探究夜光藻的生长繁殖与环境影响因素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高温高盐度海水环境易暴发夜光藻赤潮B. 温度和盐度是影响夜光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C. 影响夜光藻种群密度的还有夜光藻的繁殖能力等生物因素D.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提高夜光藻的K值6. 为研究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种间关系,研究人员给玉米施加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素。一段时间后,在甲、乙、丙三种动物中检测到的放射性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放射性元素经过的食物链可能是玉米乙甲丙B. 图中甲动物可能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C. 若有机肥中的放射性

5、来自单一元素,则该元素可能是15ND. 放射性元素经代谢排出是甲、乙、丙放射性强度降低的唯一原因7. 为了挽救长江生态环境,我国制定了“长江10年禁渔”等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长江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长期禁渔B. 长江保护应在优先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C. 定期投放本土鱼类鱼苗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的手段之一D. 挽救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措施是建立人工养殖场,进行易地保护和保种8. 河流生态系统受到养猪场排出的污水轻度污染后可以随水流逐渐净化。在沿河的甲、乙、丙、丁四处采集了

6、水样进行分析,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样品1、样品2、样品3的取样地点分别为丙、乙、丁B. 样品1中藻类植物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CO2浓度增加C. 样品2中细菌数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无机盐离子浓度增加D. 样品1、2、3的数据综合说明经正反馈调节该河流基本恢复原状9. 某农户在从事农业活动中建立了庭院生态系统,结构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流入该庭院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庭院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弱C.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D.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

7、利用,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10. 江城芜湖的鸟类种群十分丰富。安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芜湖及周边地区4种生活环境的鸟类进行调研,记录到138种水鸟,隶属16目41科。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 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 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D. 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1. 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关于种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 缺少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B. 引入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C. 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D.

8、 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12. 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若在某封闭鱼塘中捕获了2000条鱼售卖,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1900条鱼。假设鱼始终保持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约为( )A. 2104条B. 4104条C. 6104条D. 8104条13. 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种植模式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若虫(头/叶)天敌昆虫多样性指数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番茄单作22.73.20.816.

9、51.2番茄玫瑰邻作1.40.20.11.82.2A. 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B. 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垂直结构改变C. 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D. 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14. 图1为某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单位:tkm-2a-1),I、IV代表各个营养级。图2是营养级能量去向分析。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注:碎屑是指水体中植物的残枝败叶、动物遗体及其粪便。A. 图中X的值应为235.9B. 第三营养级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14%C. 第一营养级流向碎屑的能量包括遗体和下一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

10、D. 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在能量和物质上都能自给自足的系统15. 我国古书早有“旱极而蝗”的记载,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场所,在干旱的年份,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量增加;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蝗虫间的流行疾病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B. 阴湿多雨环境中蝗虫的种群密度常常小于干旱环境C. 调查蝗虫卵的密度用样方法,调查蝗虫幼虫、成虫密度时用标记重捕法D. 合理灌溉和引入青蛙等天敌可以防治蝗害16. 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

11、陆地环境中),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A. B. C. D. 17. 生态足迹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下列对生态足迹的理解错误的是()A. 一个人一生足大小变化和其生态足迹大小变化是一致的B. 阅读的书可以转换为生产用于制造这些书的纸张所需要的树林的面积C. 生态足迹是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需求的一种衡量指标D. 每个人、每座城市、每个国家的生态足迹大小不尽相同18. 小古文腌菜中有“寒霜屡下,园菜渐肥,取而

12、曝之,俟(等待)略干,置缸中,腌以盐。旬余,便可取食。若藏之于瓮,泥封其口,虽留至明年,犹可食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古人多选择秋冬季节腌菜与乳酸菌的最适温度低有关B. 为成功制得腌菜,需要对“园菜”、“瓮”等进行沸水泡烫以去除杂菌C. 腌菜时“泥封其口”是防止灰尘和杂菌进入瓮内影响腌菜的品质D. “旬余,便可取食”与发酵过程中乳酸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有关19. 可利市嗜热产氢菌是一种严格厌氧菌,其最适生长温度为65,最适pH为7.07.4,可利用NH4+、尿素、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生长。青霉素G和链霉素可抑制其生长,但对氯霉素不敏感。如图为从工业酵母的生物制品中分离纯化可利市嗜

13、热产氢菌过程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使用的培养基可以尿素为氮源,淀粉为碳源B. 涂布培养时可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链霉素以达到筛选目的C. 菌液涂布均匀后应将平板倒置放入65恒温无氧培养箱中培养D. 经培养得到的单菌落一般是由单个细菌繁殖形成的20. 丙草胺(C17H26ClNO2)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除杂草同时也能抑制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生长,进入水体中对水生生物有较大毒性,且存在生物富集作用。某研究小组从某地土壤中分离获得能有效降解丙草胺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计数(如图所示),以期为修复污染土壤提供微生物资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除草剂进水体,会导致水

14、生鱼类的该农药残留显著高于水体B. 分离降解菌时要给予适宜的温度,培养基的pH通常调至中性或弱碱性C. 配制以丙草胺为唯一氮源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提高降解菌的浓度D. 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数为1.71010个21. 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B. 幼苗甲是脱毒苗,具有较强的抗病毒能力C. 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YY、XXD. 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22. 将黑色小鼠囊胚的内细胞团部分细胞注射到白色小

15、鼠囊胚腔中,接受注射的囊胚发育为黑白相间的小鼠(Mc)。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获得Mc的生物技术属于核移植B. 黑白相间的Mc表皮细胞最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C. 注射入的细胞会分化成Mc的多种组织D. 将接受注射的囊胚均分为二,可发育成两只幼鼠且性状表现一定相同23. 下列关于PCR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知道基因的部分序列B. 设计的引物序列必须全部能够和模板DNA碱基互补C 复性温度过高可能导致PCR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D. 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含有两种引物的DNA片段所占比例为7/824. 基因工程常用土壤农杆菌Ti质粒作为载体,需把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才能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上。下图表示抗虫棉培育中使用的三种限制酶A.B.C的识别序列以及Ti质粒上限制酶切割位点的分布,抗虫基因内部不含切割位点,两侧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