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残儿童的机构生活现状与需求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7661105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孤残儿童的机构生活现状与需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孤残儿童的机构生活现状与需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孤残儿童的机构生活现状与需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孤残儿童的机构生活现状与需求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孤残儿童的机构生活现状与需求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孤残儿童的机构生活现状与需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孤残儿童的机构生活现状与需求(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孤残儿童的机构生活现状与需求以秦皇岛光明爱心孤儿院为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面积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 断在提高,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于儿童来说,类似 留守儿童等状况也不断增加。在农村地区,很多地方还大量存在着因种种原因致 孤致残的儿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教育的普及,对孤残儿童的状况需要得到改善, 做到并实现教育平等,使孤残儿童也受到平等的教育以及生活,因此出现了许多 福利院以外的民营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收留孤残儿童并让他们受到教育。本文追朔了以往对孤残儿童机构的现状、以及孤残儿童的需求现状和满足现 状的研究,探讨了社会工作在机构中的作用与意义,然后,

2、以秦皇岛市一民营孤 儿院-光明爱心孤儿院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中国导致儿童孤残的原因,以 及在机构生活的现状,和儿童身体心理的需求。通过这些研究,发掘社会工作在 儿童机构的发展空间,和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关键词:社会工作,孤残儿童,儿童需求,民营机构。论文正文: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0-17岁的残障儿 童为504.3万人,占残障人口总数的6.08%,占全国总人口的0.39%。其中视 障儿童24.1万人,听障儿童20.5万人,言语残障儿童36.9万人,肢障儿童89.9 万人,智障儿童174.9万人,精障儿童15.5万人,多重残障儿童143.5万人。(一)研究背景目前

3、,我国社会保障不够完善,社会救助存在缺陷,农村残障儿童家庭的社 会支持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包括来自政府、机构、学校和医院的正式支持,以及 来自家人、社区邻里、亲朋好友、网络和书籍、迷信的非正式支持。总的来看, 正式社会支持不足,非正式社会支持凸显。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育水平和 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农村人口大多从事行业为体力劳动等高危行业,存在 比城市高的失业率和死亡率。加上农村人普遍教育水平不够,这就导致了很大一 部分的残障儿童的生活及教育没有保障,因为种种原因,很多贫困家庭的儿童过 早进入社会打工,没法接受正常的教育,这就促成了孤残儿童保障机构的存在及 发展。农村人口对儿童教育的需求量

4、很大,而收入水平有限,给很多家庭带来了 压力,而孤残儿童比正常的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难度更大,这就给孤残儿童机构 带来了发挥作用的空间。大多孤残儿童机构收留农村没人赡养的孤儿,以及家庭没有能力抚养的残疾 儿童,保障他们的生活,以及给他们接受教育。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诟病。非 政府的民营机构,有经费上的局限性,没有政府的支持,所有经费都来自于社会 支持和慈善组织。没有固定的收入,加上农村残障儿童数量较多,也给民营机构 带来了压力,导致生活水平依旧落后,教育水平依旧低下,也有许多民营机构因 此生存不下去倒闭。只有少数知名度较高,社会支持较多的机构能够存在下去。 而农村残障儿童人口数量之多,对机构需求

5、之大,导致了僧多粥少”的现象。机 构无法收留所有有需要的儿童,从而采取推荐制度,分配推荐指标,每年收留固 定数量的儿童,无法保障全体孤残儿童的生活及教育。社会工作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有特殊优势,在儿童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相关理 论的支持下,通过对机构与机构儿童的现状需求的分析与评估,剖析原因,利用 专业技术进行实务操作,进而推动机构服务水平优化。更好的研究孤残儿童在机构生活的现状与需求,需要我们将理论运用到实践 当中去,我们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走访秦皇岛市民营孤儿院-光明爱心孤儿院, 进行相对深入的探索,相信这对如何运用社会工作提升机构的服务质量以及孤残 儿童的教育生活状况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二)研

6、究目的本研究的目标是:第一,了解在机构中的孤残儿童的心理及生活状况,和需要的满足状况,并 探索如何将为满足的需求得到满足。第二,如何运用社会工作改善民营机构的现状,社会工作的必要性。(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走访秦皇岛市光明爱心孤儿院,将若干境 遇不同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一定程度上避免观点片面性,尽量保证研究可信度。 操作中主要采取深度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辅以文献回顾作为补充。对于研究方 法的选择有以下考虑:第一,我们对中国目前的孤残儿童机构了解不足,需要实 地观察走访民营孤儿院,去了解机构现状,了解量性研究观察不到的新方面。第 二,对于现今孤残儿童的心里及需求状况,文献研究

7、尚且不足,还需要与研究对 象建立良好的关系做更深度的访谈,来了解研究对象的状况。这样有利于对研究 对象的现状做更准确的评估,以及对社会工作的运用做更准确的定位。二. 理论支持(一)概念我国行业标准MZ 010-2013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中对 儿童福利机构的定义是政府批准,为孤、弃等特殊儿童提供养育、医疗保健、康 复、教育、安置等服务,并服务于社会儿童的社会福利服务组织。儿童属于弱势 群体,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于没有监护人抚养的儿童以及监护人没有能力抚 养的残疾儿童等,为了能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和接受义务教育,儿童福利机构 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儿童福利机构有政府机构以及民营机构,政府机构是由政

8、府 出资,来保障机构的运营。民营福利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社会集资,慈善 捐助等,总体来说,政府运营的儿童福利机构资金有保障,没有太大的风险,而 民营福利机构在资金运营上有较大的风险,因为资金来源具有不稳定性,没有固 定收入。(二)儿童福利机构存在的问题 儿童养育机构是一个对社会弃婴及社会残 障儿童提供养、教、治的综合服务机构。现今中国的儿童福利机构在各环节还存 在着许多问题,如机构的岗位设置,工作经费。大部分的儿童福利机构技术力量 比较薄弱,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知识及技术的支持,导致对儿童的关怀还仅仅停留 在吃饱穿暖等低层次需求的满足阶段,而孤残儿童的成长与正常儿童一样,还在 其他很多方面,如

9、行为习惯,启蒙教育,自尊等方面有着很多需求。这些问题源 于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制约,这就需要更多的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来解决,这也给 儿童福利机构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儿童福利机构的另一主要面临的困境是资金及技术保障层面。儿童福 利机构中不仅有需要抚养的孤儿弃婴,还有很多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儿童。在残 疾儿童的治疗方面需要很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儿童福利院资金来源比较单 一,很少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加上现有的居住环境及护理技能相对落后,儿童的 疾病常有发生,这就使机构面临两难的境地。(三)儿童需求的相关理论1. 需求层次理论根据马斯洛(Maslow, 1954 )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层次从低级到

10、高 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或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导致个体的弱势状态。(1)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包括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如果这些需 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对 于儿童来说,成长是个持续变化的过程。因此各年龄段的需要不同,但都因成长 需要,对生理需要的需求量比较大,在儿童福利机构,生理需要也是最容易的到 满足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要求人身安全、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 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未来是不定数, 没有追求稳定安逸的

11、概念,而儿童福利机构将能保障儿童的安全需求,知道其成 长为成人,有自我保护的能力为止。(3)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也称为社交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 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 需要。对于孤残儿童来说,亲情是最大的情感需求,而在机构中生活的他们往往 在亲情上得不到满足与依靠,所以将这种情感需求转向对朋友及团体的渴望,这 关系到儿童在机构中融入与新关系的建立。在机构中,这种需求也会得到特别的 重视。(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 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满足了尊 重的需要便会对

12、个体产生推动力。孤残儿童大多都有不幸的童年经历,与其他正 常家庭的儿童相比,孤残儿童的自尊更加脆弱,因此环境中一些因素可能会导致 孤残儿童的自尊心下降,对自我评价过低,进而影响到生活的其他方面。(5) 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 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儿童对自己的未来都充满无 限的憧憬,对于孤残儿童,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发挥自己的价值,会 使他们对自己产生正面的评价,变得有自信。正面的情绪会互相感染,这对对机 构中的孤残儿童建立自信心有很大的作用。2. 阶段性需求说托尔(Towel, 1965)的阶段性需求说认为,普通需要就是所有

13、人都具有的、 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的需要。在不同阶段,人类的普遍需要有所不同,在 儿童阶段,情感和生理需要特别重要。三. 研究过程(-)准备阶段在准备探索阶段,笔者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进入受访场所,与受访的 对象建立联系,再进行深入的访谈,在访谈中展开话题,收集更多的资料。在 2013年的暑假期间,我利用暑期实习机会,来到了秦皇岛市光明爱心孤儿院进 行第一次参观与资料收集,第二次在2014年的暑假,又来到秦皇岛光明爱心孤 儿院,对另外一批受访者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更深度的访谈。在确定访谈者的方面,为确保访谈的客观性,不受访谈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我们计划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受访者,但本采访

14、考虑到采访对象的特殊性, 考虑到语言能力以及自身的健康等客观因素,我们进行了筛选,剔除了沟通能力 困难的个体,再对剩下的群体进行分类,再抽样。在第一次访谈,确定了两名境 遇不同的儿童进行采访,这两名儿童都是没有父母的孤儿。第二次采访确定了三 名儿童,健康状况良好。(二)实地观察本研究为了补充访谈材料,获取更真实的资料,对受访机构进行了实地观察。 通过访谈的间隙,去参观了机构的环境,儿童的住宿情况,餐厅,护理人员的工 作情况等,此外,还去走访了个别受访儿童的家庭情况,观察他们家庭所在的社 区,走访了邻居,大致了解了所处地区的人口、年龄以及工作等情况,作为访谈 资料的补充,获取更加全面真实的材料。

15、(三)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一种无结构的、一对一的访问,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一个确定 的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其精髓在于置身于研究的场景,以深入细致 的访谈,获得丰富生动的定性资料,并通过研究者主观的、洞察性的分析,从中 归纳和概括出某种结论。笔者确定受访对象之后,分别找受访对象确定了访谈的 时间,以及访谈的次数等,在第一次访谈时,主要的任务是与受访对象建立关系, 不急于访谈内容,之后在整理出一份谈话大纲,确定第二次访谈的主要内容,在 第二次访谈中,围绕主题展开内容。在第二次访谈之后,迅速记录笔记,再调整 谈话大纲使信息更加全面,准备第三次访谈。在第三次访谈,主要是澄清之前的 内容,修正第

16、二次的错误笔记以及重复验证信息内容。在几次访谈过程中,我们 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获得了大量的信息,为之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四)资料分析定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是个持续的过程。在访问阶段,笔者依据访谈笔记以 及实地观察的结果不断对研究方向进行反思。通过不断的资料整理与情景复现归 纳出主题方向并进一步细化,从而使资料更好的说明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运用 “投降的态度”将研究者本人的价值判断暂时悬置,以客观态度面对访谈资料,然 后完成寻找意义的过程。我们在分析资料的时候讲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归纳,通过得到的信息找到受访 者的共同需求,总结出他们的生活现状以及需求,再对机构的各种指标进行评估, 比如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机构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教育条件等等,通过这 些指标分析机构对儿童需要的满足程度。四. 结果与分析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各项资料无法量化,所以我们采用儿童的“入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