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74KB
约5页
文档ID:457647529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_第1页
1/5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1、原理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 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 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 出粗蛋白含量2、试剂2.1硫酸(GB 625):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2.2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5个结晶水(GB 665),6g硫酸钾(HG 3 —920)或硫酸钠(HG 3—908),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2.3氢氧化钠(GB 629):化学纯,40%水溶液(m/V)2.4硼酸(GB 628):化学纯,2%水溶液(m/V)2.5混合指示剂:甲基红(HG 3—958) 0.1%乙醇溶液,漠甲酚绿(HG 3—1220) 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 期为三个月2.6盐酸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按GB 601制备2.6.1 盐酸标准溶液:c (HCl) =0.1mol/L8.3mL 盐酸(GB 622,分 析纯),注入1 000mL蒸馏水中2.6.2 盐酸标准溶液:c (HCl) =0.02mol/L1.67mL 盐酸(GB 622, 分析纯),注入1 000mL蒸馏水中。

2.7蔗糖(HG 3—1001):分析纯2.8硫酸铵(GB 1396):分析纯,干燥2.9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 000mL,加入0.1%漠甲酚绿乙 醇溶液10mL,0.1%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 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一个月(全自动程序用)3、 仪器设备3.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3.2分样筛:孔径0.45mm (40目)3.3分析夭平:感量0.0001g3.4消煮炉或电炉3.5滴定管:酸式,10、25mL3.6凯氏烧瓶:250mL3.7凯氏蒸馏装置:半微量水蒸气蒸馏式3.8 锥形瓶:150、250mL3.9 容量瓶:100mL3.10 消煮管:250mL3.11定氮仪:以凯氏原理制造的各类型半自动4、 试样的选取和制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后全部通过40目筛,装于密封容器中,防止试样成分的变化5分析步骤5.1.1试样的消煮称取试样0.5~1g (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放入凯氏 烧瓶中,加入6.4g混合催化剂,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入12mL硫酸 和2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置于电炉上加热,开始小火,待样品焦 化,泡沫消失后,再加强火力(360〜410°C )直至呈透明的蓝绿色, 然后再继续加热,至少2h。

5.1.2氨的蒸馏:将试样消煮液冷却,加入20mL蒸馏水,转入100mL容量瓶中, 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做为试样分解液将半微量蒸馏装置 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装有20mL硼酸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剂的锥形瓶 内蒸汽发生器的水中应加入甲基红指示剂数滴,硫酸数滴,在蒸 馏过程中保持此液为橙红色,否则需补加硫酸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 10〜20mL注入蒸馏装置的反应室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进样入口, 塞好入口玻璃塞,再加10mL氢氧化钠溶液,小心提起玻璃塞使之流 入反应室,将玻璃塞塞好,且在入口处加水密封,防止漏气蒸馏 4min降下锥形瓶使冷凝管末端离开吸收液面,再蒸馏1min,用蒸馏 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流入锥形瓶内,然后停止蒸馏5.1.2.3蒸馏步骤的检验精确称取0.2g硫酸铵,代替试样,按5.1.2步骤进行操作,测得 硫酸铵含氮量为21.19 + 0.2%,否则应检查加碱、蒸馏和滴定各步骤 是否正确5.1.3滴定用5.1.2.1或5.1.2.2法蒸馏后的吸收液立即用 0.1mol/L或 0.02mol/L (4.6.2)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红色为 终点6、空白测定称取蔗糖0.5g,代替试样,按第5章进行空白测定,消耗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不得超过0.2mL。

消耗0.02mol/L盐酸标准溶液 体积不得超过0.3mL7、分析结果的表述7.1计算见下式:粗蛋白质(%) = (V2-V1)・cX0.0140X6.25/ (mXV' /V) X 100式中:V2——滴定试样时所需标准酸溶液体积,mL;V1——滴定空白时所需标准酸溶液体积,mL;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m 试样质量,g;V——试样分解液总体积,mL;V——试样分解液蒸馏用体积,mL;0.0140——与 1.00mL 盐酸标准溶液〔c (HCl) =1.000mol/L〕相当 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质量6.25——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7.2重复性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当粗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1%当粗蛋白含量在10%〜25%之间时,允许相对偏差为2%当粗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