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7609070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及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2010316011003 化学(师范) 姚元杰中学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教学实习的观察与思考我实习的学校是重庆市杨家坪中学,我实习的班级是高一6班。这是一个中等层次的班级。班上有64人,男生35人,女生29人。经过一学期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我收获颇多。在班主任工作这一方面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在原班主任的指导帮助下,我也顺利解决了班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管理学生的经验。下面,我将具体谈谈班级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我的处理方法。问题一:基本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爱玩手机。针对以上情况,我召集班上的所有的班干部,了解本班使用手机的大致情况和使用人数

2、。具体制定了一些措施,在征得原班主任的同意下,我把手机使用的问题作为一次主题班会在全班召开。我主持全班学生,充分讨论了使用手机的利与弊。最后,总结归纳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是它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不影响我们的学习。以下是班会实录:众所周知,手机作为一种非常方便的现代化通讯工具,是人民生活富裕的表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自先进的通讯工具手机普及以来,手机革命带给了人民新视觉,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已逐渐成为了人手必备的大众型消费品,成了人们追求新潮时尚的一大亮点。虽然手机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中学生在校究竟能不能使用手机,这是现代通讯工具普及带来

3、的又一新话题,值得商榷。手机作为中学生一种方便快捷的现代通讯工具,它在学生中的普及使用,既有利,也有弊。使用手机的利:一:方便家长和学生联系。家长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向,随时可联系掌握,同时,对子女嘘寒问暖也方便。父母常常会不放心.现在,只要拨通孩子的手机就可以知道他是否安全或督促,提醒他赶快回家.因为中学生放学,回家都没有固定的时间,带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和父母取得联系,这样可以消除父母的担心,可见,让亲子之间实现随时联络,是家长给孩子买手机的最主要原因.主张给孩子买手机的家长都表示,买手机的目的一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还有一旦孩子路遇歹人,也能及时用电话报警.一

4、位家长说,手机实际上是一根绳,能拴住孩子让做父母的放心。二:有利学生与老师沟通,有时课业上的问题,生活中的难题及一些不方便与老师直面交流的问题,通过手机交流免去了胆怯和尴尬。三:有利于同学间交流,有不愉快的事或烦恼,可以与同学发发短信,聊聊知心话,既可聊一些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又能加深同学间的友情。但当我们享受着高科技产品手机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同时收集的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使用手机的弊:1,玩游戏,很多手机都有游戏的功能,随着新机型的不断推出,手机的游戏功能也越来越多,有的手机还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游戏功能.这就大大方便了一些喜欢上网玩游戏的同学,可以通过手机在课堂上游戏,虽然不如网吧里尽

5、兴,但足可以让自制力差的同学乐不思蜀,课间玩,上课也玩.影响听课质量.2,发短信,学生在课堂上偷发短信,玩游戏,根本无心听讲,学习质量大打折扣.很多网站都开通了短信业务,分辨能力不高的同学很容易就可以从网上下载各种各样的短信,互相发送.那些内容不健康的短信势必影响他们的成长.3,考试作弊,某校在寒假期末考试中发现,有学生利用手机互相传递考试答案,虽然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在考场上作弊在社会上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出现在高中考场上老师还是有些吃惊,立刻进行制止.由于手机发短信简单,隐蔽,成了学生作弊的又一理想工具.4,广泛联系,同学之间起了争执,双方谁也不找老师解决,而是掏出手机,打电话通知社会上的一群朋

6、友,来帮助摆平对方.手机为他们联系提供了方便,在学校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当场就掏出手机给对方联系,成群结队打架.5,炫耀资本,有些同学经常在课间有意无意地把手机拿出来显示一番,引得很多同学围观,达到了自己炫耀的目的.有些学生把自己的手机款式拿出来相互比较,炫耀自己手机的各种功能,一股校园攀比风气也在暗暗滋生.6,增加父母负担,中学生目前并不具备经济能力,手机话费全部由父母支付,这样会给家庭带来一定负担.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呢?显然,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也有弊,虽然这些“弊”带给中学生的后患不少,但学校光靠没收、禁止,那是行不通的,何况禁止学生接触新事物,掌握使用新工具,这有违教育的初衷。因此

7、,如何引导中学生使用手机,让现代通讯工具为中学生所用,是学校教育的新课题,是学校教育的责任。 我们全班同学通过讨论,吸取老师的建议,认为我们中学生使用手机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上课时要关机,认真听讲,不要让手机影响到我们的学习。2、对于手机上的不良信息,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做到健康文明使用手机。 3、晚上玩手机不要太晚,要保证我们和其他同学的睡眠时间。第二天也有精力学习。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学生对玩手机的认识更加充分了,大家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气氛比以前更浓了,课下玩手机的人数从以前的20几个,到现在的寥寥无几,我和班主任一致认为此次班会很成功,到达了预期目的。问题二:学生中的恋爱问题。班

8、上有几个男同学不爱学习,注重外在的表现,和班上的几个女同学成了男女朋友关系,导致他们的学习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学生的早恋往往是情感强烈,认识模糊。相爱的原因往往极其简单,没有牢固的思想基础,比如有的是受对异性的好奇心、神秘感的驱使;有的是以貌取人,为对方的外表风度所吸引;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和才能;有的是由于偶然的巧遇对对方产生好感,等等。他们没有认识到思想感情的一致是真正爱情的基础,观念、信念、情操是否一致是决定爱情能否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中学生思想未定型,他们不可能对这些复杂的因素有科学、深刻的思考,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和对方在这些方面是否真正一致。中学生的早恋好比驶入大海的没有罗盘、

9、没有舵的航船,随时隐伏着触礁沉没的危险。所以,中学生的早恋,不仅成功率极低,而且意志薄弱者还可能铸成贻害终身的罪错。 所以,班主任应该尊重关心,正面疏导。对于早恋的学生,绝对不能加以歧视,要理解尊重他们的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赢得他们的信任,以关怀爱护的态度亲近他们、帮助他们。没有这种“教育爱”作为纽带,师生之间的心灵就无法沟通,本已闭得紧紧的学生的心扉将封锁得更加严密。有的班主任视学生早恋为“大逆不道”,一旦发现哪个学生有早恋行为就采取“紧急措施”,如公开点名批评或虽不点名实有所指的暗示批评,勒令检查扣压信件,限期断交,等等,甚至动辄斥之为“作风不正派”、“思想品质不好”,或用讥讽挖苦的语言当

10、众羞辱学生,或向家长告状,借家长之手严加管教。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办法,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正陷入早恋迷途的学生感到压抑和苦闷,可能促使个别认识模糊、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为“殉情”而轻生,为“私奔”而出走,更多的学生则出于逆反心理,越是反对,态度越坚决,越是禁止,谈得越热火。 中学生的身心发育差异很大,又都处于性的敏感期,因此,对早恋者的教育不宜在班级集体中公开进行。公开的批评教育会伤害早恋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造成思想上的压力,使他们产生对集体的离心力,在集体中的孤独、冷漠的感受会间接地强化他们的性欲冲动。另外,公开的批评教育也会使其他学生出于好奇心理而妄加猜测或议论纷纷,这就会成为产生

11、早恋行为的诱因之一。有的学生原先只有那么一点儿“意思”。经过同学们的纷纷议论,可能“弄假成真”地认真谈起来。当发现学生有早恋迹象,或经过认真观察确认学生是在早恋时,一般不要急于去处理,而先要冷静地进行一番分析,根据该生的性格特点,考虑教育帮助的方案,避开众人,个别施教,尊重学生的隐私,严格保守秘密。可以个别谈心,也可能在符合学生本人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日记、书信等说“悄悄话”。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是必要的,目的在于说服家长教育孩子时不斥责、不辱骂,使家长和孩子之间心地相融,信任谅解,和学校教育取得密切的配合。因为在和学生的接触谈心中我了解到,现在的学生的早恋更多的是出于尝试,寻找刺激,出于虚荣等。交

12、往的随意性和游戏性是其特征。其实学生在中学阶段对异性的好感非常正常,教师不能在男女学生的频繁接触中轻易去判断是谈恋爱,而应与学生细细分析早恋利弊,争取减少对学业的影响,尽力完善人格。处在萌芽阶段状态的就“掐死”为好,不能断交就加以节制,认识清楚就避免接触,一般我都和学生共同探讨,少告诉家长,不对外宣扬,尽力和平解决。因此,给予关注,给予重视,多方引导,以心交心,是解决学生棘手问题的最佳途径。最后,通过我单独的找他们进行谈话,耐心劝导说服,他们终于理解了现在恋爱对他们和喜欢的人都无好处,不要相互耽误了青春和宝贵的学习时间,只有为了对方而努力奋斗,提升自己,以后才能拥有一个幸福的未来。问题三:少数

13、学生不独立完成作业,习惯抄袭。他们大多不爱学习而且成绩不好。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要么马虎完成,要么就直接抄袭他人的。科任老师都对他们束手无策,只有向班主任反应情况。针对以上现象,我和班主任一起分析原因:1、学习目的不明确。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我这么辛苦地学习全是为老师争荣誉、为家长脸面增光彩,自己什么好处也得不到。因而反映在学习行为上表现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2:学习上惰性心理严重。现代“全自动化”的生活让学生变得懒惰了。一部分学生心里暗暗翻泡“学习真辛苦:坐了一天,听了一天,还要动手动脑写作业。动脑筋实在太累,独立思考还不如抄写现成答案来得省时省力。你抄,我抄,大家抄。”对于这些学生

14、,既要紧跟疏导,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同时教师应通过科学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寻求兴趣,在兴趣中成长进步。 3:学生不懂装懂,敷衍了事。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如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有快有慢,有些学生一点就通,但有些同学屡点不通。一堂课结束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徘徊在新知识的大门口,根本跨不过新知识的那道门槛。让他们做作业,能把作业抄袭给你算给你面子了。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制定了以下对策:1:帮学困生消除抄袭的需求 通过以上对学生抄袭作业的心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处在“不得不抄袭”的境遇。因为根据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根本无法独

15、立完成(这部分学生也就是通常我们所指的学困生、特殊生),抄袭是他们的学习需求。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应该怎么做?(1)、谈心。对于学困生,我们应付出加倍的爱心,要让学生坦露自我,让学生找到良好信任的感觉,和学生无拘无束的交流和平等真诚的对话,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教育。让教师的爱心与学生特殊心情产生共鸣,用教师的宽容和理解使学生感到悔悟。对其进行人生观的教育,使其明白“成功来自99%的勤奋加上1%的灵感”。帮助学生分析抄袭的危害及可耻,让其明了抄袭作业是一种欺骗及剽窃行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具备优秀的品德。(2)、辅助。对于学困生,我们要付出加倍的耐心。我们可以利用课

16、前、课中、课后的点滴时间给学生提供辅导,让其逐步具备独立作业的能力。3、降低要求。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数量与难度有层次、有区别的布置作业,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选择“能独立完成的作业”。2:向学生传输“学习应该出错”的理念教室,应该是出错的地方!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学习应从有问题开始。没有错误,也就无所谓正确、无所谓比较、无所谓研究,更无所谓发展,他们是相互依存、辩证的关系。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出错。不让出错,就等于不让发展和成功;教室,应该出错的地方!原因之二是你们初中生,知识面狭窄,思考问题不全面,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反而不正常的。因为出错,让自己发现学习上的不足,更让自己体验到学习多次成功。所以我们应该感恩错误,因为错误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