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759312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9古诗两首总课时数2课时本课教学总目标:1.会写“促、深”等十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促、深”,会写“促织、促进、急促、深夜、深山、深情、寒冷”等词;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板书设计:夜书所见(宋

2、)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转眼已经是金秋时节,让我们随着第三单元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发现秋的美丽,感受她的美好。2.联系旧知:自古以来,有许多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你能背诵几首思乡诗吗?引导学生诵读静夜思、泊船瓜洲、秋思3.导入新课: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4.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插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绍翁的夜

3、书所见。(板书:夜书所见)理解课题中的“书”是什么意思,指名说题意。(板书:宋 叶绍翁)简介叶绍翁。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在这秋风萧瑟的夜晚,叶绍翁见到什么样的画面呢?快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夜书所见。提示:多读几遍,先要读得通顺,读得字正腔圆,读书古诗的音韵、节奏。1.查读生字词(先带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出示:萧萧、梧叶、篱落、促织、促进、急促、深夜、深山、深情、寒冷2.指名读诗句,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朗读节奏出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点评,再指名读。练习读,分组读,齐读。3.再读课文,对照文中注释和

4、教师补充的注释,初步理解诗句意思。同桌先说互相说说,然后指名逐句说意思,老师出示句子意思。三、品词析句,想象悟情1.感受自然环境,触摸诗人的情感世界。(课件出示:配上插图的诗歌)读诗歌,看插图,想象诗人这一夜是怎样度过的。他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指名读诗句。小组讨论后汇报,师相应板书。秋风萧萧,落叶纷飞,寒风阵阵,夜深人静,秋风吹皱一江水。淘气的孩子,矮矮的篱笆,挑灯捉蟋蟀。音乐渲染:教师配乐朗读诗歌的第一、第二句(出示),并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和生活经历,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秋夜。想象诗人的心情。师:那一夜秋风吹皱一江水,河面上明镜般的月亮不见了。那一夜陪伴诗人的只有梧桐树叶、沙沙的落叶声

5、,只有那萧萧秋风带来的阵阵寒意,这样的夜晚诗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零零地客居他乡会有怎样的心情?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第二句。师:离开家乡的人,怎能不想念亲人,想念家乡,何况在这凄凉的秋夜,诗人怎能睡得着啊!让我们带着这种孤独和思念再读第一、第二句(生朗读)。师:是什么让诗人感到孤独?(生:萧萧梧叶送寒声)。是什么让诗人彻夜难眠?(生:江水秋风动客情)2.走进生活情境,品味诗人情感。读诗句想象儿童捉蟋蟀的情景。师:正当黯然心伤时,诗人看到了什么?谁来读后两句诗?想象这是怎样的场面,说给同桌听。(提示:说“挑”的动作、神态、心情)。转换角色,追忆童年。师:深更半夜,秋风送来阵阵寒意,天真活泼的

6、孩子却顾不得天黑天冷,打着灯笼兴致勃勃地捉蟋蟀。看到这动人的情景,诗人刹那间回到了童年。如果你是诗人,此时可能想起童年的那些趣事?不拘一格猜想诗人童年趣事,老师在“小诗人”追忆童年生活时,特意询问当时的心情可能是怎样的,从而指导学生吟诵后两句诗歌。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比较诗中儿童与诗人的心情,往事带给诗人的都是快乐吗?(诗中的儿童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满心眼里装着一个“乐”字,这样的情景让诗人回忆起童年的快乐,但是与眼下的处境相比,孤单寂寞的诗人只会更加思念家乡、思念亲朋好友)。配乐吟诵全诗。3出示图,想象意境,练说句子:一阵阵 的秋风吹落 ,送来阵阵 啊 ,这江面上的风使我 !夜深了,那点着灯

7、火在篱笆底下 的儿童们啊,更使我 !四、趣味活动1我说你读。方法:a、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b、老师点图上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2.对比阅读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五、作业: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促、深”,指名组词朗读。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提醒学生注意:“深”的右边上面不要多一点。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4.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题,换偏旁成新字,再组词。比如:捉(促)(急促),洼(佳)(佳节),峰(锋)(锋利),摇(谣)(童谣)。第4题的第二小题,理解词句意思。第5题的第一小题。六、拓展活动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教学反思:

8、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忆、异”等6个生字。会写“深、忆、异”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板书设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乡之情遥知兄弟登高处, 思念亲人遍插茱萸少一人。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知道的传

9、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简介作者王维。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王维只有十七岁,当时他一个人离开家乡在长安读书,求取功名。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与孟浩然齐名,称“王孟”。宋代诗人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4解题:学生读题,思考这首诗的题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什么意思?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忆)这种心情又是怎样的呢?重点指导:九月九日指的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忆:思念,想念。山东:华山以东,指诗人的家乡。兄弟:哥哥和弟弟,在诗中指家乡的亲人

10、。 那么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问题。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独自一人在长安读书,求取功名,恰逢重阳节,诗人无比思念家乡的亲人,就写下了这首诗。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诗文,可轻读、大声读,可独自读、同桌齐读。2检查朗读,先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a、出示生字:忆、异、逢、佳、倍、遥、遍、插,读准字音。b、以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通古诗。出示古诗节奏。3自主学习,老师巡视指导。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可以自学,也可几个人合作学习;用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等方法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的词语。b、交流学习收获。三、深入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情感。1.齐读诗的第一

11、行“独在异乡为异客”。解释词语:独:单独,独自一人。异,别的,其他的;异乡:他乡,故乡以外的地方。在诗中指的就是长安。为异客:做他乡的客人。思考这一行诗的意思。并指名回答。教师指导: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2.齐读诗的第二行“每逢佳节倍思亲”。解释词语意思:逢:遇到。每逢:每次遇到。佳节:节日。诗中指重阳节。倍:加倍,更加。思:思念,想念。亲:家乡的亲人。思考这一行诗的意思。并指名回答。(每当遇到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家乡的亲人。)教师指导,比如“中秋节”“春节”大家都会想一家团聚,不能回家跟亲人团聚,在外地的人就会感到特别的孤单,非常思念亲人。那诗人是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

12、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碰到。) 诗人平时也思亲吧,为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因为诗人是“独在异乡为异客”,因为诗人身处异地,环境是陌生的,周围的人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3.齐读诗的第三、四行。解释词语:遥知:遥,远;在遥远的地方猜想。登高:登上高处。古时候有一种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遍插:都插上了。茱萸:一种有香味的草。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大家在头上插上茱萸,登上高处,据说可以避邪,消灾。诗中说“遍插茱萸少一人”,请大家想一想,到底少了哪一个人呢?指名回

13、答。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词语的解释,想想这两行诗的意思。同桌间讨论。指名回答。教师指导:我在遥远的地方猜想,家里的亲人们一定都头插茱萸登上了高处,可是单单少了我一个人。齐读诗的后两行。4.总结全诗意思:大家一起齐读这首诗,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的大意。学生回答后,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大意:“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这时候,“我”想远方的弟兄们一定登上了高处,弟兄们身上都佩带了茱萸,只是少了一个人。5.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诗

14、人的思乡之情在前两句得到了直接抒发,要特别引导学生体会第一句中“独”和两个“异”的表达效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长安,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6.齐读全诗,读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四、趣味活动1诗句连对。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2情境练背。学生当小小诗人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3赛诗会。方法:a、集体赛:每个小组背一、两首古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得既响亮又流利。b、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

15、最有感情。五、当堂作业1出示生字,组词朗读。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异”的上面是“巳”,不是“已”,“插”不要写成“播”,提醒“佳”的右边是“圭”,而不是一竖直插四横。3学生练写生字,同桌交换,改正不足。4.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题、第4题的第一小题、第5题的第二小题。六、拓展背诵:1.王维的其他诗歌: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其他思乡诗: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薛道衡入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