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茨营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7590051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9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茨营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m茨营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m茨营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m茨营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m茨营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茨营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茨营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威宁县茨营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威宁县茨营煤矿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二一二年八月二十日威宁县茨营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写: 检查: 项目负责: 总工程师:院长: 项目单位:威宁县茨营煤矿编制单位: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编写日期:二一二年八月二十日in the Center in Yibin, bus concentrated on core, core and peripheral (such as the nanxi area, Li Zhuang, field, thinking) contact for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 Current co

2、re to Li Zhuang, South stream, there is no bus lines. 2004 transit trip for 9.75%, 37% 目 录前 言2第一章 矿井及井田概况3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3二、位置、交通。3三、地形地貌3四、气象、水文3五、地震。5六、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5第二章 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5一、不同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5二、矿区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6三、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7第三章 地质概况7一、地层。7二、构造9第四章 区域水文地质10一、地下水类型及其赋存特征10二、地下水补给、径排条件11三、地下水物理性质及

3、化学成份11四、矿床充水因素分析11第五章 矿井水文地质12一、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12二、含水层13三、隔水层14四、矿井充水条件17六、矿井充水状况20第六章 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20一、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20二、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21第七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22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22二、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24前 言威宁县茨营煤矿批准矿井生产能力9万t/a。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第12条明确规定,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4、并确定本单位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依据安监总煤调2009233号文件精神,各煤矿企业应尽快完成矿井水文地质类型重新划分工作。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及其复杂程度决定了矿井开采受水害威胁程度,也决定了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难易程度。它关系到矿井开拓方式的选择和采掘系统的布置,从而影响到矿井的总体规划和设计,防治水工作的投入直接影响到矿井建设和运行成本,因此开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分析和评价矿井开采受水害危害程度,排查矿井水害隐患,防患于未然,经济合理地搞好矿井防治水工作,可大幅提升矿井防治水技术能力,实现矿井安全、有序、高效生产。为此,山西介休义棠瑞东煤业

5、有限公司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编制山西介休义棠瑞东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本报告是在系统整理、综合分析井田勘探、矿井建设生产各阶段所获得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矿井开采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分布规律、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方面,确定开采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严格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具体要求,对各项内容认真进行分析研究,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更加符合本矿的实际情况,编写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综合确定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第一章 矿井及井田概况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矿井

6、投产年限1.5年、设计年生产能力9万吨/年,现今实际处于建设阶段;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开拆方式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主要开采煤层为M5号煤层。二、位置、交通。茨营煤矿井田位于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距迤那镇直距8km,行政区划隶属迤那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344031034500;北纬270l45一270325。距离县城约77公里。矿区有简易公路至迤那镇约10公里,迤那镇至威于县城约67公里,与威宁县至昭通102省道相接,距迤那火车站约10公里,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三、地形地貌矿区属高原侵蚀中低山地貌,沟谷岩溶发育;总体地形呈东高西低,地形切割较大,最低海拔为2164米,位于矿区西南

7、部沟谷中;最高海拔为2446.6米,位于矿区东南部山脊上,相对高差282. 6m;植被弱发育,多为荒山与耕地。四、气象、水文 气象:区内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2.7,最高气温31.4,最低气温-11.8。最热为7月,月均气温17.2,最冷为1月,月均气温2.1。年均降雨量865.6mm,最多年达1050.7mm;最少年仅739.4mm; 510月为丰水期,占年降雨量的80%以上。水文:区域水系属于长江水系。矿区范围内地表无常年性溪沟,部分低谷地区有季节性冲沟及水塘,地表水系弱发育。五、地震。井田地处威宁地震带,曾发生4.7级以下地震多起。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

8、1)(2008年版)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本区应属级基本烈度区,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六、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矿井现主要进行9万t/a矿井基建工程斜井井筒的施工,已形成负压通风,建成水仓,主斜井与回风立井已经贯通形成通风系统。主斜井、副斜井正在延伸施工中。主斜井联络巷设一临时水仓,水仓有效容积为40m3,现装备有二台80D-30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配型电机(11kW)。沿主斜井敷设两趟1084排水管路。另外在各开掘工作面设临时水窝,安装不同扬程潜水泵抽排至主斜井临时水仓,再由临时水仓水泵集中排出地面。第二章 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一、

9、不同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1、第四系(Q)含水岩组:岩性为黄色、黄褐色粘土、亚粘土及植物根系,含砾砂、砂岩、泥岩碎块, 主要分布在缓坡及沟谷地带,厚020m,它是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流量一般小于0. 5升/秒。 2、汤耙沟组(C1t)隔水岩组:岩性为灰、深灰、灰黑色中厚层状致密灰岩及结晶灰岩,下部夹硅质灰岩、页岩、炭质页岩;顶部为泥质灰岩,局部为燧石结核,为一相对隔水层。3、详摆组(C1x)隔水岩组:岩性以灰色及灰紫色页岩、砂岩为主,上部夹泥质砂岩、薄层炭质页岩及煤线,为一相对隔水层。 4、旧司组(C1j)含水岩组:岩性以一套深灰色、灰色的碎石灰岩为主,夹炭质泥岩,顶部含泥质灰岩,

10、为一弱含水层。 5、上司组(C1s)隔水岩组:岩性以灰黑色厚层隐晶灰岩、结晶灰岩、炭质页岩夹燧石结核及数层浅灰、褐灰色薄层细粒石英砂岩。为一相对隔水层。 6、摆佐组(C1b)含水岩组:岩性以浅色、浅灰色结晶白云岩为主,夹浅灰、深灰色白云质灰岩,少量泥质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流量均小于0.5升/秒,为一弱含水层。 7、黄龙组(C2h)含水岩组:以灰岩为主,夹灰色生物碎屑灰岩、紫色灰岩及紫红、绿色页岩;为一弱含水层。 二、矿区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 1、工业用水:矿区除了一个小水塘基本无地表水体,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紧张,只有从地面水塘、泉点及矿井坑道水(地下裂隙水、溶隙水)经过处理后作为矿山工业生产用水

11、。 2、生活用水:矿区除了一个小水塘基本无地表水体,地下水出露点(泉点)较少,流量均较小,饮用水不方便,建议在矿区周围寻找饮水渠道,作为矿山的生活饮用水源。三、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矿区主要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直接充水的裂隙充水矿床。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M5)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带富水性弱或中等,地下水补给条件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同时本次工作中对矿区内部分废弃小煤窑进行了水文地质观测,大多数处于干燥状态,井内无大量积水,矿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第三章 地质概况一、地层。矿区地表出露的主要地层

12、为第四系(Q)、石炭系上统黄龙组(C2h)、石炭系下统摆佐组(C1b)、石炭系下统上司组 (C1s)、石炭系下统旧司组 (C lj)、石炭系下统详摆组(C1x)、石炭系下统汤耙沟组(C1t)、泥盆系上统尧梭组(D3y)。(见区域地质图附图2l)由新至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Q) 岩性为黄色、黄褐色粘土、亚粘土及植物根系,含砾砂、砂岩、泥岩碎块,主要分布在缓坡及沟谷地带,厚020m。 2、石炭系(C):各组地层之间为连续沉积,与下伏泥盆系上统为整合接触。 (1)、石炭系上统黄龙组(C2h) 以浅灰色、灰白色厚层块状灰岩为主,夹灰色生物碎屑灰岩、浅灰色块状燧石灰岩、隧石白云岩等,组厚大于67.

13、5米。(2)、石炭系下统摆佐组(C1b)岩性以浅色、浅灰色结晶白云岩为主,夹浅灰、深灰色白云质灰岩,少量泥质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厚约9126. 5米。(3)、石炭系下统上司组 (C1s)岩性以灰黑色厚层隐晶灰岩、结晶灰岩、炭质页岩夹燧石结核及数层浅灰、褐灰色薄层细粒石英砂岩。厚约129196米。(4)、石炭系下统旧司组 (C lj) 岩性以一套深灰色、灰色的燧石灰岩为主,夹炭质泥岩,顶部含泥质灰岩。厚约118152米。(5)、石炭系下统详摆组(C1x) 岩性以灰色及灰紫色页岩、砂岩为主,上部夹泥质砂岩、薄层炭质页岩。厚238311米。含煤16层,单层煤厚0.11.50米,多以煤线及透镜休产出。

14、 (6)、石炭系下统汤耙沟组(C1t) 岩性为灰、深灰、灰黑色中厚层状致密灰岩及结晶灰岩,下部夹硅质灰岩、页岩、炭质页岩;顶部为泥质灰岩,局部为燧石结核。自下而上颜色变浅,硅质含量减少,泥质成分增多。厚113260m。3、含煤地层 普查区内含煤地层为详摆组(C1x),厚238311米,岩性以灰色及灰紫色页岩、砂岩为主,上部夹泥质砂岩、薄层炭质页岩。含煤层及煤线16层,含煤总厚度为3. 4米,单层煤厚0.11. 50米,多以煤线及透镜体产出。M9煤层厚度为0.450.65米,平均厚度为0.55米,煤层不稳定,为不可采煤层。全区可采煤层为一层,即本矿可采煤层M5,其中M5煤层厚度为1. 031.

15、48米,平均厚度为1. 25米。4、泥盆系上统尧梭组(D3y):以灰深灰色隐晶质灰岩、角砾状灰岩、泥质灰岩,夹结晶灰岩、硅质灰岩;与上覆石炭系下统汤耙沟组为整合接触。组厚度大于165米。二、构造从中奥陶纪开始,古海洋逐渐退出贵州,但历次构造运动表现并不明显,直到强烈的燕山运动使本省西半部形成了黔西“山”字型构造体系,威宁处于构造体系西翼,以弧形构造体系为主体。根据1:2万鲁甸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扬子准地台威宁弧形构造、北西向构造变形区,矿区位于狗锅倮断层东翼、小石桥向斜北翼。(见附图区域地质图21) 1、褶曲:小石桥向斜:位于鲁甸图幅东部狗锅倮断层以东地区,轴线方向为近南北微向东凸,构造轮廓完整;长约20公里,倾角由1530不等。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