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痴儒”周汝昌一卷《红楼》梦一生 红楼梦真实结局很恐怖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758674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学痴儒”周汝昌一卷《红楼》梦一生 红楼梦真实结局很恐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红学痴儒”周汝昌一卷《红楼》梦一生 红楼梦真实结局很恐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红学痴儒”周汝昌一卷《红楼》梦一生 红楼梦真实结局很恐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红学痴儒”周汝昌一卷《红楼》梦一生 红楼梦真实结局很恐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红学痴儒”周汝昌一卷《红楼》梦一生 红楼梦真实结局很恐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学痴儒”周汝昌一卷《红楼》梦一生 红楼梦真实结局很恐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学痴儒”周汝昌一卷《红楼》梦一生 红楼梦真实结局很恐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学痴儒”周汝昌,一卷红楼梦一生 红楼梦真实结局很恐怖 人物名片周汝昌,中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书法家和诗人。历任四川大学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xx,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研究员,中国曹雪芹研究会荣誉会长等。从事曹雪芹及红楼梦研究60余载,是继胡适先生以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她一生红学著作多个,红楼梦新证、曹雪芹、红楼梦和中华文化、献芹集等,包括红学领域各个层面。“一介书生总性呆,也缘奇事见微怀。” 一个人,一卷书,一辈子,其情也深,其人也真。周老一生淡泊名利,潜心学术,生活清贫,为人天真,就像老人对自己的评价那样:一个书生,一个孩子气的书生。1.

2、结缘胡适,步入“研红”就读燕京大课时,周汝昌选择的是西语系。她的毕业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假如没有遇见胡适,或许她就会成为颇有建树的翻译家。1947年,周汝昌收到兄长周祜昌寄来的信,言及她看到胡适之新近的一篇谈红楼梦的文章,提到敦诚、敦敏系曹雪芹生前好友,叮嘱周汝昌帮忙查证。周汝昌遍查燕京大学图书馆,果然在敦敏诗集中发觉了一首咏芹诗。兴奋之下,她将这一发觉撰写成文发表。看到文章的胡合适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很快,周汝昌去造访胡适先生。让她意外的是,胡适竟然慷慨地将珍贵的孤本甲戌本石头记借和她拿走细看。在胡适的指导和影响下,1953年,周

3、汝昌出版了自己历时5年的第一本红学专著红楼梦新证。这部40万言的著作,以丰富详备的内容及开创性,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三个月内再版三次,一时洛阳纸贵,周汝昌也由此奠定了在红学史上的地位。为此,胡适也倍感快乐和欣慰,1954年在给吴组缃的信中说道:“你在信里称赞周汝昌的书,我完全同意。此君乃是我的红楼梦考证的最终一个、而最努力最有成绩的徒弟。”xx提点:假如不是亲自尝试,或许我们一辈子全部不知道自己的爱好到底在哪里,自然也不会遇见以后的种种成功和惊喜。周老在红学上的建树,当然离不开她终其一生的努力,但如若没有兄长的那封信,没有胡适的指导和激励,或许也

4、就没有了今天的“红学第一人”。因此,勇于尝试多种新鲜事物吧,因为或许就在尝试中,你会找到一生的目标和乐趣。适用话题:把握机遇;勇于尝试;遇见漂亮2. 痴迷红学,孤独求索“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全部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曾发出如此的感慨,只是她不知道,对红楼梦痴迷的不但她一人,了解“其中味”的也不止她一个。因痴迷红楼梦,老人的书斋就叫脂雪轩,那自然是脂砚斋和曹雪芹的合称。曹雪芹著红用了10年时间,周汝昌研红则用了近70年。她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己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志得一清二楚。几十年下来,老人著述等身,尤其是晚年,研究结果展现井喷的态势。继周汝昌红学集以后,红楼

5、夺目红5个月内连续7次印刷,创下学术书畅销的纪录。2021年出版的十卷本、500万字的石头记会真,是她和四哥周祜昌字字校订、56年才得以酬愿的心血结晶。成就的光环易被人记住,可光环背后的辛劳却鲜有些人知。要知道,老人继1954年双耳失聪以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分造成左眼失明,右眼只有的视力,只能靠两个高倍放大镜重合一起方能看书写字。能够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结果,要付出怎样的艰辛!老人是孤独的,没有一个专职的助手,只能靠儿女帮她统计、整理。为了帮助父亲,儿子周建临提前退休加入专事录音。天天早晨听儿女读书报后,老人便开始以口述的方法延续自己的红学研究,九年前从中国艺术研究院退休后,中国红学

6、会仅为她保留一个“顾问”的头衔,老人说:我一直全部是单干。周汝昌谈及此倒是颇为大度。只是,偶然仍是会流露出一丝的期待,“我需要助手啊。”xx提点:正如老人所言,痴方能执著,方能锲而不舍。周老先生对红学的这份痴迷和付出、敬业和专注实在令我们感到钦佩和感动。当下的我们拥有比周老便利和丰富千万倍的学习、学术条件和资源,却早已不再拥有周老那样的做稳冷板凳的扎实和坚持。适用话题:拥有的和不再拥有的;坚持到底;痴的力量3. 钟情传统,传输文化周汝昌不但是个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她治学始以诗词理论、赏析和中外文翻译为主,后从事曹雪芹及红楼梦研究。她曾在著作中写道:“我喜爱国货,喜爱民族节序风俗。我喜爱民

7、族建筑、民族音乐”老人酷爱曲艺、尤爱京剧,喜爱书法和作诗。就在今年的雅琴诗社的聚会上,她还当场吟诵诗歌,不知老之将至。为了将包含红楼梦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老人年逾90还被请上百家讲坛,她分析唐诗宋词的讲座至今还重复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而在国外,老先生也曾讲学宣传,尤其是在美国的那次名为“罕见的文化小说红楼梦和中华文化”的演讲,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汇聚一堂,在她讲演结束时,主席数次提议她续讲,和会人士纷纷表示:太出色了!老人就这么默默地为传统文化忙碌着,贡献着,2021年,她曾对采访的记者说:“我即使84岁了,经历了大悲、大喜,但我很留恋人间事。我现在靠半只眼睛拼命干,就是因为我还有没做完

8、的工作,我积累了几十年,不就是要把结果留给后人吗?”xx提点:在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热爱,什么才是真正的大爱。因为热爱,老人丝毫不求回报地做着他人不屑做的事情,自觉地为民族文化的传输贡献着一己之力;因为大爱,老人在遭受文革、言论攻击等“百般挫辱、诬陷、排挤”后仍无怨尤和悔意,这份赤子情怀,这种宽广胸怀,除了老人,还有谁能做到?适用话题:赤子情深;爱的奉献;敬仰4. 淡泊纯真,扶持后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五十多年来,老人就一直居住在北京的一套60平的小房子里。学者刘心武至今还记得她第一次去周老家的情形:“家里只有部分旧家俱,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她的学术环境很艰苦。不像有的红学家,住

9、着大宅院,她完全没有那些。”老人一生淡泊名利,即使清贫,却乐在红楼梦的研究中。女儿周伦玲回想说,周汝昌视红楼如生命,平时和人交谈,吟出红楼诗句,虽捻熟于心久矣,却仍会如孩子般,情不自禁鼓掌赞好,情真意切,令人动容。难怪刘心武这么评价:她是一个很天真的人,不接触社会,不善于经营人际关系,处事就像孩子。最令刘心武感动的还是老人对于她研究红楼梦的支持,“她对于所谓外行、业余研究者的包容和支持最让我难忘,是她用肩膀扛着,让我进入了红学研究领域。”这一点上,邓遂夫也十分敬佩和尊敬周老的为人,“先生对年轻人十分扶持、爱惜。”在红楼梦里,周汝昌最喜爱史湘云,最佩服刘姥姥,她以为湘云可爱,刘姥姥质朴,而她亦是这么一个单纯、朴实的人。据女儿周伦玲表示,根据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她安平静静地走。xx提点:周老之因此被大家尊称为“大师”和“泰斗”,不但仅是因为她在学术上造诣的深厚,更在于她性情的纯真和品质的高贵。大家常说,只有灵魂安放在高处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底无限纯净,才能做到淡泊和低调。之于周老,我想是这么的。适用话题:大师的魅力;有种品质叫高贵;洗涤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