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应用举例:冒号冒号,表示提示语之后 或 总括语之前的停顿,有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例如:1.妈妈常对我说:“放学回来,你也该帮助老奶奶做点事少先队员应该懂得尊敬老人,照顾老人"(小学《语文》第五册《亲人》)2.老牧人江希尔大叔老远就喊起来:“我们的鸿雁又飞来啦!”(小学《语文》第八册《女邮递员的信》)3……一边走一边听着伯父意味深长的赞叹: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可以买到山珍海味,可以买到金银珠宝,就是买不到高尚的灵魂啊!(小学《语文》第八册《苦柚》)4.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林海》)例1“妈妈常对我说”是提示语,后面用冒号,冒号后面是“说”的内容.例2“喊起来”是提示语,后面用冒号,表示后面是“喊”的内容例3“赞叹"是提示语,用冒号,后面是“赞叹”的内容例4冒号用在总提示语(总括语)“多少种绿颜色呀”之后,后面是这些绿色的品种提示语后面用冒号,是冒号的主要用法,是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冒号用在总括语之前的用法,在小学教材中比较少见现在举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汉语》(下册)和初级中学《语文》第四册上的例子作一叙述5.三宝走了,三毛走了,大刘走了:是海燕就要去搏击风云。
《现代汉语》1985年12月版)6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第四册《怀疑与学问》)例5先分项说三个人都走了,干什么去了呢?去拼搏进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去了;所以总结语说:“是海燕就要去搏击风云总结语前使用了冒号例6先分项对学问家的“怀疑”进行举说,然后总结说只有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总结语前用了冒号下面再介绍几种冒号的用法,这些用法的基础仍是提示性的一、注释性的字眼后面加冒号像“按”“注”等字例如:7.编者按:本届电视节参赛电视剧《因为妈妈工作》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监护权问题.……因此,我们邀请了几位职业女性,请她们就此发表看法摘自1996年12月6日《文汇报》)8.注:⑥张秀媛:《关于教育评价的几个理论问题》,见《中小学教育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0—72页.(摘自《江苏教育研究》)例7是《文汇报》编辑为一篇文章所加的按语人们习惯上把这种简单的篇外小块语言,叫《编者按》,它是编者对所编发的一篇或一组文章的介绍或议论,按语中往往向读者推荐什么或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
编者按”本身具有提示作用,所以后面用了冒号.例8是 “注”后用冒号对文章内提到的文章或观点在文外给予注明出处,目的是辅助理解文章二、举例性的词语后加冒号,表明下文出现例语像“例如”“比如”等词9.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例:您不要随地扔纸请您不要随地扔纸您别随地扔纸,好吗?(小学《语文》第八册《基础训练6》)三、纯对话式的文章──剧本等,人物与他们的语言之间使用冒号如:10练习对话注意读出语气.小霞:露露,你好!露露:小霞,你好!小霞:想不到在书店遇着你你买了什么好书?露露:我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选》…………(小学《语文》第四册《基础训练5》)四、书信、建议书等应用文的称呼语后要用冒号如:11.红红表姐:你好,好久没见面了,姑父、姑母都好吗?……(小学《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6》)12建议书全校少先队员们: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纪念日……我们建议全校少先队员开展“献上我们的一片爱"活动…………五年级二班全体少先队员×年×月×日(小学《语文》第十册《基础训练1》)例11是一封信,称呼语“红红表姐”之后用冒号,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例12是一份《建议书》,称呼语“全校少先队员们"之后用冒号,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五、标明作者与其文章名,在作者名后用冒号,表明后面的文章是此人所作.例如:13.毛泽东:《为人民服务》14.李白:《望庐山瀑布》六、词语与解释语 之间用冒号.例如:15.①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②蹊:小路花满蹊:繁花盛开,把小路都遮住了小学《语文》第十册《古诗三首》注释)解释词语是辅助读文解义用的,这种使用冒号的解词法,只适合正文以外使用,不宜嵌于文章的语句中如果在文章的叙述中必须对某个词作解释,常常用“所谓……就是……”相连,或用语言直接叙述比如:16.所谓优化,用巴班斯基的话来说,就是“从某种标准来看是最好的”《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7.“调兵遣将”的意思是调动兵力,派遣将领.(小学《语文》第十册《教师教学用书·赤壁之战》)例16是对“优化”的解释,就用了“所谓……就是……"的表达形式优化"后边不用冒号.例17是对“调兵遣将”的解释,是用语言直接叙述的.解释的概念──调兵遣将,用引号标明.解释词语也有不用冒号而使用破折号的学习使用冒号有三点要注意:(一)没有较大的停顿不要用冒号;(二)冒号管到句尾;(三)冒号一般不在同一句话中重复使用。
下面分条说明一)在阅读过程中,用冒号的地方,停顿要比用逗号地方长一些张静在他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中说,“冒号有较大的伸缩性:一般情况下小于句号,大于分号;有时小于分号;有时也大于句号这就说明,冒号是表示较大停顿的符号,在使用中必须仔细推敲下面句子中冒号的使用就有不当之处,影响了句子的表达18.员们正在开会,讨论:怎样搞好夏令营活动习作)19当老师宣布:张阳君为学习委员时,同学们热烈地鼓起掌来习作)例18的“讨论"后没有必要停顿,不应加冒号例19中“当……时”是介绍时间,内部结构紧密,不能使用冒号.(二)所说的冒号管到句尾,是指一个冒号起码要管到句子末尾下面这个例子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张海迪有这样的愿望: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更多的本领,为乡亲们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也有这样的愿望,我一定为实现这个愿望做出艰苦的努力习作)例20中,张海迪的“愿望”应该到“贡献”这里结束,后面叙述的是作者“我”的愿望但“贡献”之后没有用句号,而是用了句内停顿符号(逗号),这样一来,冒号还要管下去,一直管到结尾,就连“我”的愿望也成张海迪的愿望了显然不符合写作的目的这个例子犯了冒号管束扩大的错误。
前面说过,冒号的停顿“有时也大于句号”,就是说,冒号不仅管到句尾,有时要管几个句子,有的甚至管全篇.例如:21.没有写在信上的事主要有三件:(1)凡卡回忆和爷爷一块儿守夜写爷爷是什么样的……(2)凡卡回忆和爷爷一块儿砍圣诞树.写山林怎么样……(3)凡卡写信封,寄信……(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注意文章的细节》)22小洁:我去医院看望奶奶,晚上才能回家你做完作业,要帮妈妈择菜、做饭爸爸10月6日(小学《语文》第三册《基础训练4》)例21中的冒号管了三大条,每一条又不止一句话例22是留言条,开头的这个冒号管了全篇总之,冒号是停顿较大的符号,它所管束的内容是一直到提示的内容写完为止的三)提示的内容中又有提示出现,往往在层次高或分量重、需要强调的提示处用冒号,层次低或分量轻的提示处往往不再用冒号.例如:23积累经验事实的基本途径:(1)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重点观察与连续观察2)调查.……(3)统计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4)查阅……(《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例23中的总提示(高层次)是“积累经验事实的基本途径”,后面列举了四种途径,而每一种途径也都是提示,(是低层次的提示)总提示语后用了冒号,四种途径的提示语后面用了句号.这说明总提示重于分提示,包括分提示.因此总提示用冒号,分提示就不用冒号了,以示轻重之分。
在冒号的使用中,有些同学认为“说”“喊”之类的词都有提示作用,见到“说”“喊”就用冒号,这是错误的例如:24.“别……别这样,"刘方用手护着头,边跑边喊:“这样会打伤人的!”25.李刚说:“谁干的?”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说话,全都吓呆了例24中,“刘方用手护着头,边跑边喊”是插入语,插入语后应用逗号表示停顿,以表示前文没有结束,所以“喊”后的冒号用得不当例25中“李刚说”后没有必要停顿,不该加任何标点冒号在书写中占一个字的位置,紧跟前文书写,不可独立书写在一行的开头 附冒号歌:小小冒号两个点,提示下文常出现它和引号是朋友,文章之中常相伴.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