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安全评价师考点总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7550503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安全评价师考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级安全评价师考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级安全评价师考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级安全评价师考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级安全评价师考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级安全评价师考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安全评价师考点总结(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评价师二级知识点总结安全评价的程序1、准备阶段明确评价对象,备齐有关安全评价所需的设备、工具,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 等资料。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法、作用的途径和 变化规律。3、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单元划分应科学、合理、便于实施评价、相对独立且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4、定性定量地分析根据评价单元的特性,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定 性、定量评价。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结果及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 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

2、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对策措施建议。对策措施建议应具体翔实、具有可操作性。按照针对性和重要性的不同,对策措施建议可分为应 米纳和宜米纳两种类型。6、做出评价结论根据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严谨、明确地做出安全评价结论。安全评价结论的内容包括:高 度概括评价结果,从风险管理角度给评价对象在评价时与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 规章、规范的符合性结论,给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以及采取安全对策 措施建议后的安全状态等。7、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的具体体现和概括性总结,是评价对象实现安全运行的技术性指导 文件,对完善自身安全管理、应用安全技术等方面

3、具有重要作用。安全评价报告作为第三方出具 的技术咨询文件,可供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对评价对象的安全 行为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符合性判别时使用。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的内容包括风险分析、实施评价、报告审核、技术支撑、作业文件、内部 管理、档案管理和检查改进等。1、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在安全评价项目合同签订之前进行。风险分析的重点是:被评价单位,包括评价类别(预 评价、验收评价、现状评价)和项目投资规模、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行业风险特性等;评价机 构,包括项目是否在资质业务范围之内,现有评价人员专业构成是否满足评价项目需要,是否聘

4、请相关专业的技术专家;承担项目的风险,项目的经济性;项目的可行性;工作计划。2、实施评价根据过程控制方针和目标实施安全评价,组建评价项目组并任命项目组组长,项目应由与评价项 目有关的专业人员组成,且评价人员专业配置能够满足项目要求,个别专业人员不足时,应选择 相应专业的技术专家参加。项目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过程控制要求进行安全评价。3、报告审核报告审核的重点是评价依据资料的完整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充分性,评价单元分的合理性, 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对策措施的针对性和评价结论的正确性等。内部审核时由安全评价机构内非项目组成员进行的审核。主要内容包括:评价依据是否充分、有 效,危险有害因素

5、辨识是否全面,评价单元划分是否合理,评价方法选择是否适当,对策措施是 否可行,结论是否正确,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文字是否准确等。技术负责人审核是在评价报告内部审核完成后,由技术负责人重点对现场收集的有关资料是否齐 全、有效,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充分性,评价方法合理性,对策措施针对性,结论正确性及格式、 文字等内容进行的审核。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时在内部审核和技术负责人审核完成后,由过程控制负责人重点评价项目整 个过程是否符合过程控制文件要求进行的审核,主要内容包括:是否进行风险分析,是否编制了 项目实施计划,是否进行了报告审核,记录是否完整,是否满足过程控制要求等。4、技术支撑1)数据库和软件安全评价

6、机构应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数据库;有关物质特性、事故案例数据库及其他数据库 等基础数据库,以及购买及资助开发的技术及应用软件、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图书和资料管 理系统软件等。2)检测检验及科研开发能力检测检验能力主要指检测检验资质类别、业务范围、项目及检测检验人员资格等。科研开发能力 是指机构安全评价技术研究的基础条件(包括设备和科研人员状况)、科研开发项目、科研经费 与资金投入等。安全评价机构如果自身不具备检测检验及科研开发能力,应与有关的安全科学技 术研究单位和具有相关检测检验资质的机构签订技术协作协议,建立协作支撑渠道。5、作业文件作业文件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是按照相关规定和技术

7、标准,结合业务范围及领6、内部管理内部管理主要有以下内容:(1) 评价人员和技术专家管理评价人员管理主要包括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关系合同)和从业资格、业绩、 培训、保密及从业行为等;技术专家管理主要包括聘用协议和业绩、培训、保密及从业行为等。(2) 业绩考核建立业绩考核管理制度就是建立机构、评价人员和技术专家业绩档案,及时统计和报送业绩情况。(3) 业务培训1) 根据职责明确评价人员的能力要求。2) 编制评价人员业务培训计划,保存培训记录。3) 定期审查和不断改进业务培训计划,保证其适宜性和有效性。4) 确定业务培训内容。(4) 信息通报安全评价机构情况(尤其是资质条件)发生

8、变化或发生重大事件应及时报告资质管理部门。(5) 跟踪服务明确跟踪服务基本要求,对跟踪服务各环节实施有效控制,积极、妥善解决被评价单元提出的问 题,及时处理被评价单位或来自其他方面的投诉、申诉。项目完成后,应对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对 策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确认其适用性及有效性,适时进行调整。(6) 保密明确保密范围,确定保密等级,对被评价单位的技术和商业机密报酬秘密。(7) 资质和印章管理严格资质和印章管理,认真履行相关手续,严禁转借或出租资质和印章。7、档案管理(1) 明确获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内容、途径、方法、频次,并对其有效性进行核实,保持 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政策信息及时、有

9、效。(2) 对文件和资料进行管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过程控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 文件,管理制度,基础数据库,评价项目档案,过程控制记录和外部文件等。(3) 建立并不断改进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规定文件和资料的的编 号、受控状态、修改、审核、批准、借阅、档案的保存期限和密级、记录的格式要求等。(4) 建立并不断改进获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控制程序,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5) 编制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目录,并定期更新。(6) 过程控制记录应便于查询,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并要明确记录保存期限,明确工作过 程中记录的编目、归档、保存及处理实施控制要

10、求,保证记录的完整、有效。记录应字迹清楚、 标志明确。8、检查改进检查改进是安全评价机构进行过程控制时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1) 内部审查安全评价机构应定期组织内部审查,通过观察、交谈、查阅文件和记录来获取客观证据及时发现 不合格项。内部审查内容包括:审查范围,审查依据,审查方案,明确实施审查和报告审查结果 的职责要求。(2) 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对过程控制运行的监督。对于偏离过程控制方针和目标的情况应及时加以纠 正,预防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3) 建立并不断改进内部审查程序1) 制定内部审查控制要求,明确内部审查的时机、方式,保证内部审查有效实施。审

11、查由机构 内部专业人员进行,审查人员与被审查活动无直接关系。2) 明确内部审查记录要求。3) 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4) 编写不合格项报告和内部审查报告。5) 明确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4) 建立并不断改进投诉、申诉处理程序1) 调查和处理不合格项和投诉、申诉。2) 制定措施以纠正和预防不合格项产生的影响。3) 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4) 确认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单元平面设计调查:合理确定拟建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线路、工程管线、绿化美化等设施的平面位置。单元平面设计的内容: 合理确定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工程设施的平面位置。 合理组织人流、物流,确定运输方式,布置交通运输线路。 根据工艺

12、、运输等要求,结合地形,合理进行竖向设计。 根据管线设计进行管线综合布置。 进行厂区绿化和美化设计。单元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符合工艺流程,顺畅连续短捷。 满足运输要求,运费能耗最小。 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宣布置。 注意建(构)筑物朝向,满足通风采光要求。 满足职业健康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 符合防护间距,确保安全生产。 适应生产弹性,合理预留发展。 合理利用山地地形,灵活多样布置。功能分区: 将生产性质相同、功能相近、工艺联系密切的建、构筑物布置在一个生产区内。 原料或燃料相同或者采用的运输方式相同的车间,可以合并在一个功能区内。 布置在同一生产区的建、构筑物对防火、职业健康、防震等要求相同

13、或相近。 要求同一动力供应的车间,尽量集中布置在同一生产区内。 功能分区应考虑人流和交通的便利,一般是以道路或通道作为分区的界限。安全距离的相关要求: 防火间距。 卫生防护距离。 机械防护安全距离。 光气及光气化生产装置安全防护距离。 危险品生产及储存的安全防护距离。与安全有关的安全距离: 评价项目与周边区域或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 评价项目内设备、设施和装置之间的安全距离。 建(构)筑物内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防火: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建筑面积;2、防火间距;3、安全疏散;4、消防给水;5、灭火器配置。耐火等级、层数和建筑面积。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建筑耐火等级分为一、

14、二、 三、四级。防火间距,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满足表1-13.安全疏散:若乙类厂房建筑面积小于150m2,且同一时间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时,可设一个安全 出口。安全预评价的评价单元划分方法: 以自然条件。 基本工艺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安全验收评价的评价单元划分方法: 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符合性。 设备、设施、装备及工艺方面的安全性。 物料、产品的安全性能。 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的配套性。 周边环境适应性和应急救援的有效性。 人员管理和安全培训方面的充分性等。综合评价单元对工艺方面、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对系统影响等综合方

15、面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和评价, 宜将整个系统划为一个评价单元。共性评价单元:将具有共性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评价单元。 先按危险因素类别各划归一个单元,再按工艺、物料、作业特点(及其潜在危险因素) 划分成子单元分别评价。 将存在起重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等危险因素的各码头装卸作业区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进行安全评价宜按有害因素(有害作业)的类别划分评价单元。评价结论的核心,一般有三个内容: 评价对象在采纳评价机构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后,是否后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失控”的状 态,即是否仍存在“事故隐患”。 经安全补偿后,评价对象在总体上是否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评价对象是否仍存在“风险”,这些“风险”对于评价对象所在地区(受技术和经济影响)是 否属“可接受风险”。评价项目分析的重点:1、评价项目设立依据和性质2、评价对象行业特性及周边环境3、评价机构资源现状4、项目的时间要求5、项目的经济损益分析6、项目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安全评价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