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752079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岳成【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常常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加强并改进实验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关键词】:实验材料 体验 创造力 多媒体技术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科学课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

2、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所以实验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科学课程必须重视实验。一、 实验材料的选择是重要的环节。 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我在教学种子萌发的条件一课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怎么也找不到菜豆。在教学前,我请教了别的同行,希望能够得到好的建议。在同行的建议下,我选择了黄豆,花生,绿豆。原因是我考虑到一些实际教学的需要:学生们了解和熟悉这几种种子而且容易收集。相反,教材里面提到的菜豆学生则很陌生,而且我们这里也不易收集。 材料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还以种子的萌发为例,单子叶和双子叶的种子花生和玉米就很典型。而

3、各种各样的茎中我就选择了冬青树苗,牵牛花,葡萄苗,趴根草这四种典型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代表性的材料不仅决定了学生实验的有效性,而且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目的性。 二、 实验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体验。 理化类的实验应该有所扩展,提高学生兴趣。案例和分析:物质的变化中有两个重要的实验,检验淀粉和淀粉与唾液混合的结果。我在教学的时候发现学生对淀粉这种物质的认识在实验后并没有多少提高,于是我开始思考改进实验的内容。我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淀粉的能力,比如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我选择了许多材料来检验馒头,米饭,马铃薯,面条,薯条,番薯,板栗,玉米,芋头,南瓜等等。在分组检验不同食品的时候,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

4、认识。 动植物观察类的应该利用“童趣”为支撑点。案例和分析:蜗牛和蝗虫中学生应该充分地观察这两种动物。为了达到“充分”的目的,我发给学生解剖器材,放大镜,蚊烟,火柴,水杯,树叶。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不是局限于眼睛了,在3个课时的充分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蜗牛原来不吃有蜡质的树叶,蝗虫和蜗牛也会游泳,蜗牛怕烟火,蝗虫不怕烟,怕火,蝗虫和蜗牛的壳里真复杂。 制作类的实验应该能“玩地转”。案例和分析: 风的观测、做个小磁铁、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美丽的彩虹等这些具有小制作性质的实验课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玩耍,学中玩,玩中学,事半功倍。 三、 实验中要注意学生创造力的锻炼。 1、“疑问”的作用。在教小电珠一

5、课时,我一开始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先不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电珠发光,而是提出疑问:“谁能让小电珠发光。”在学生认识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敢于思考,利用现成的仪器去实践,并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争着去比一比谁最快让小电珠发光,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不倒翁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思考,探索,我向学生出示一个不倒翁玩具和另一个玩具,其他同学扳自己桌上的东西和不倒翁,学生左扳右扳,不倒翁也不倒,而其他东西却倒,此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对于这一现象既有兴趣而又惊奇,纷纷提出了自己想问的问题:为什么其他玩具等东西会倒

6、,只有不倒翁怎样扳也扳不倒?不倒翁究竟里面有什么秘密才不倒?此时,学生想探索的兴趣更油然而生。 2、“想象”的作用。我教学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时,带领学生认识叶子的各种形态,我引导他们联系生活中某些具体形象的事物去鉴别树叶的形态象什么而定义的,特别是卵形叶,当讲到像什么物体时,有的学生说像鱼的身体,有的说像鸭子的身体,为后面制作叶形标本,发展学生的想象里奠定基础,使他们根据叶形的各种不同形状制成一条象鱼的标本或者是乌龟等的叶形标本。 3、“假设”的作用。很多实验的教学过程都应该是从对实验结论的假设开始的。溶解单元里面,学生通过实验知道食盐和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后,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

7、的东西都能在水中溶解?这时,教师不需做任何解释,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让他们将油,糖,面粉,粉笔末,沙子,石头等物体投入水中进行实验,通过自己实验可以找到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在水中溶解,像油,粉笔末,砂等物体都不能在水中溶解。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的秘密一课中,对于影响摆的快慢因素,我就是先让学生假设,再根据他们的假设自己设计实验,完成验证过程的。 四、 教学媒体对实验的辅助作用。 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要用语言、板书、挂图、模型、实物以及幻

8、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来传递教学信息,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媒体,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的采用媒体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开扩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能够极大地提高感知效果,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我在教学金属一课时,运用了展示图片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并借助媒体、投影与实物相结合进行教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金属的共同特征,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使教学目标在生动的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说,教学媒体的选用能够促进小学生认知心

9、理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学生的合作,更加需要老师的合作。实验教学无疑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启发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岳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意识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我们必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10、。在教学中,不妨多给学生一点时间,积极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我们认为不重要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1)在新学的概念的引导质疑,如: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时,质疑时学生提出: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定要用这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去除吗?能不能用它们的公约数去除呢?为什么一定除到商是互质数为止?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和老师的释疑,使学生更深参层地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并在讨论中闪现创新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2)公式推导的质疑,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

11、时,有的学生这样问道: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除了通过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来推导出来外,还可以通过拼成三角形的方法推导出来吗?梯形的面积S=(a+b)h2,那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也能用同一种计算公式呢?这时老师马上表扬这两个同学,并鼓励学生们进行探索研究,实践证明这两位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有创意。(3)在新旧知识的迁移上质疑,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引导学生质疑时提出:异分母分数加减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化成通分母分数?通分后怎样相加减?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学质疑弄清异分母分数的算理,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4)思考题的质疑,教学中除了重视在新知方面的质疑,也要重视在思考题练

12、习方面的质疑,通过精心设计的思考题,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探索,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二、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实践探索,培养创新意识数学教学的创新,学生数学学习的创新,应体现在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发现知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研究获取知识,探索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凡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如:教学“三角形面积”时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探索实践活动:(1)设疑引趣。刚才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方便吗?谁能找出科学简便的计算方法?(2)探索实践

13、。让学生拿出各自准备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任意三角形并画出三角形的底和高。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拼成已学过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拼成的图形与原来两个三角形的底、高及面积所存在的相应关系,最后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引导学生用一个三角形想办法采用剪拼法进行创新性的推导实践活动,验证推导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还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三、 启发学生善于思考,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创设情境多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机会,鼓励他们求异,创设发散性思维情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进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就一个

14、问题想出多种答案、多种解法、敢于想入非非,异想天开,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思维品质。(1)从新知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如:教学“同分母带分数的退位减法” 5 2 时,可以先让学生对照思考题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例题的计算过程,接着教师提出:被减数的分数不够减的同分母带分数减法应该怎样算?还有别的方法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这时同学们的大脑立刻被激活了,同学们的笔动起来了,经过他们反复计算和思考发现例题还有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A生想:5 2 = =2 =2 B生想:5 2 =3(2 2 )=3 =2 =2 C生想:5 2 =52 + =2 + =2 =2 很明显在这三种方法中,第二种方法是最具

15、有独创性。(2)设计开放性应用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在1、2、4、6、8、9、10七个数,要求学生从中找出与众不同的数。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广开思路大胆设想找出各个数的独特之处。(3)练习方面引导,如:一辆卡车从甲地到乙地,出发了3小时行1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又行了2小时到达了乙地。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有多远?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理解“照这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组织讨论:要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应怎样解答?你能想出多种方法呢?经过各小组激烈的讨论探究后,同学们想出多种的解答方法。如:A生这样想:要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必须知道卡车的速度和共用的时间,列式是1803(32);B生想:要求出甲乙两地间的路程只要求出2小时所走的路程,列式18032180;C生想:先求出6小时所走的路程,再求出甲乙两地间的路程,列式是18021803。D生想:先求出2小时所走的路程再求出总路程,列式是180+180(23)。这样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学生从多个方向思考问题,如果长期坚持训练,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的途径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由原来的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学生原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较差,现在逐步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与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