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747647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物理期末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分。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1、关于电场线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B.电场线与运动电荷的轨迹是一致的C.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与电荷在该点受力方向可以不相同D.沿电场线方向、场强一定越来越大UL2、关于电阻的计算式 R 和决定式R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IS( )A.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B.导体的电阻仅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C.导

2、体的电阻随工作温度变化而变化D.对一段一定的导体来说,在恒温下比值U是恒定的,导体电阻不随 U或I的变I化而变化3、如图所示,用两根绝缘细线挂着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带电的小球A和B,此时,上、下细线受的力分别为 、Tb,如果使A带正电,B带负电,上、下细线受力分别为Ta,Tb,则()A. Ta T bD.Tb T b4、某学生在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接成如图所示电路,接通KB,他将高内阻的电压表并联在 A C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为 U;当并联在 A、B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也为 U;当并联在 R C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为零,则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R、R阻值相差不大)A. ABa断路B.

3、BC断路C. A瞰短路D. BCa短路5、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量为10一6 C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八一:B2 .能减少了 10 5 J,已知A点的电势为一10 V 则以下判/11 1断正确的是()A,;A.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B.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C. B点电势为零;D. B点电势为一20 V6、如右下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 B接入电池两极,一个带正电小球悬挂在两极板间,闭合开关 S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A.保持S闭合,使A板向B板靠近,则0变大B.保持S闭合,使A板向B板靠近,

4、则0不变C.打开S,使A板向B板靠近,则e变大D.打开S,使A板向B板靠近,则e不变7、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独立电源的路端电压与通过它们的电流I的关系图象,下列# / 9说法中正确的是(A.路端电压都为 U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B.电流都是Io时,两电源的内电压相等C.电源甲的电动势大于电源乙的电动势D.电源甲的内阻小于电源乙的内阻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上端移动时,两电压表示数 V、V2和电流表A、A 2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 V变大,上变大,Ai变大,4变大B. V变小,变小,Ai变小,儿变小C. V变小,上变大,Ai变小,人变大D. V变大,变

5、小,Ai变大,儿变小9、a、b、c三个H粒子由同一点垂直场强方向同时进入偏转电场,其轨迹如图所示,其中b恰好飞出电场。由此可以肯定()A.在b飞离电场的同时,a刚好打在负极板上B. b和c同时飞离电场C.进入电场时,c的速度最大,a的速度最小D.动能的增量相比,c的最小,a和b的一样大10、如图所示,在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另一端固定在 O点。把小球拉到使细线水平的位置A,然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如图示运动到细线与水平成为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是mg .3EqB.小球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是Eq .

6、3mgC.球在B点时,细线拉力为 T J3mgD.球在B点时,细线拉力为 T=2Eqe =60的位置b时速度第n卷(非选择题共60分)lA.i、实验题(本题共 2小题,11题6分,12题10分,共16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的指定位置处。)11、(1) (6分)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 的直径d =mm。如图乙所示,用多用电表的“X 1”欧姆挡,调零后测得金属 丝阻值R=Q,若实验中测出金属丝的长度为L,则该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P = (用符号表示)。12、(10分)现有“ 12V、24W的灯泡一个,为了测定它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和额定电压下的功率,需测

7、定灯泡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现有提供器材如下:A、直流电源15V (内阻可不计)日 电流表(量程 00.6A3A,内阻0.1 );C 电流表(量程 0300mA内阻50);DX电压表(量程 03V15V,内阻15kQ);E、电压表(量程 025V),内阻约200KQ)F、滑动变阻器100、5AG滑动变阻器1KQ、3AH开关、导线若干1、为使实验误差尽量减小,所选器材 (标器材前的字母序号),2、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灯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变化3、连接实物图。三、计算题。(共4小题,其中13、14题10分、15、16题12分,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

8、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 9 , R2 15 ,电源的电动势 E=12V,内电阻r=1Q,安培表的读数I=0.4A。求电阻R3的阻值和它消耗的电功率。离1|114、(10分)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10V,电阻R=21 Q ,电动机绕组的电阻 R)=0.5Q,电键S1始终闭合。当电键 及断开时,电阻R的电功率是525W当电键S2闭合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336VV求:(1)电源的内电阻;(2)当电键S2闭合时流过电源的电流和电动机的输出功率。15、(12分)如图甲所示,电荷量为 q =1X 10 4C的带

9、正电的小物块置于绝缘水平面上,所在空间存在方向沿水平向右的电场,电场强度E的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运动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前2秒内电场力做的功。(2)物块的质量。(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Mi ijKi| t|m BnnSjin inmjK|j tHn BnnStBn iaviljKljBinSKini nwinwi- mi innwnn iimh wnn 16、(12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长l =5crn两板间 距d=1cm两板间电压为U=90V且上板带正电,一个电子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0=2.0X 107m/

10、s,从两板中央射入,求:(已知电子质量 m=9.1X10-31电荷量e=1.6 x 10-19)(1)电子偏离金属板的侧位移y。是多少?(2)电子飞出电场时的速度是多少?(3)电子离开电场后,打在屏上的 P点,若s=10cm求OP勺长。2011 2012学年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二物理参考答案、选择题1、C2、CD 3、 B C6、AD7、AC 8、D、填空题11、(1) 0.730; 8.0 (8 也给分);4、AD5、A C9、ACD10、BCRd24L(每空分别为2分)12、(1)、A B D、F、H 4分(2)、电路图 3分.实暨电路如下图所示:(3).实物连线略 3分三、计算题13

11、、解:R2两端的电压u IR2 6V (2分) 电路中的电流I E U 06A(2分) 1 R r .通过R的电流I2 I1 I 0.2A (2分)R3的阻值为r3 U 30(2分)I 2R消耗的功率 P I2R31.2 W (2分)Pi(7)2Ri14、解:(1)设S2断开时R1消耗的功率为P1,则R1 r , (2分)代入数据可以解得,r=1 (1分)Ri,(1 分)P2(2)设S2闭合时R1两端的电压为U,消耗的功率为 P2,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Ir , (1分)代入数据,得I=26A (1分)流过Ri的电流为Ii,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2, I U_ 4A,(1分) 1 R而

12、 I1+|2=I ,所以 |2=22A, (1 分)2由UI2P出I2”分)代入数据得,P出1606W(1分)15. (1)由图像可知,在前两秒内a=1m/s2S=at2/2=2m(2 分)W =qE1S=6J (2 分)(2) (3)后两秒物体做匀速运动E2q = umg (3 分)前两秒做匀加速运动E2q E1 q=ma (3 分)解得:m =1 kg (1 分)u = 0.2(1 分)16、解:(1)电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则: a qE 叫 (1分)m md(1分)(1分)(2分)水平方向有:l v0t12竖直万向有:y0 - at 2由得最大电压为:y0 qUl 2 0.50cm2dmv0(2)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y at qW(1分)mdv0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vx v0(1分)所以:v JV2V22.04 107m/s(2 分)(3)电子飞出电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则:tanvy0.2vx(2分)(1分)OP yo stan 0.025m或 OP (s -l)tan 0.025m2注:计算题用其他方法求解,只要合理,结果正确,同样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