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7476100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制造工艺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定位基准是指( ) 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 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 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 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2.Ti为增环的公差,Tj为减环的公差,M为增环的数目,N为减环的数目,那么,封闭环的公差为( ) A.+ B. - C. + D. 3.工序基准定义为( ) 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 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 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 D.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4.珩齿加工与剃齿加工的主要区别是(

2、) A.刀具不同 B.形成原理不同 C.所用齿坯形状不同 D.运动关系不同5.在滚齿加工中,滚齿机传动链的传动误差主要影响被加工齿轮的( ) A.平稳性精度 B.齿形精度 C.运动精度 D.接触精度6.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 ) A.钻孔 B.车孔 C.镗孔 D.磨孔7.为保证加工过程中不产生废品,图中控制线的范围应( )加工尺寸公差范围。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或等于8.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车削光轴,加工后检验发现鼓形误差(中间大、两头小),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车床主轴刚度不足 B.两顶尖刚度不足 C.刀架刚度不足 D.工件刚度不足9.当存在变值系统

3、误差时,图上的点子将( ) A.呈现随机性变化 B.呈现规律性变化 C.在中心线附近无规律波动 D.在控制限(线)附近无规律波动10.切削加工时,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刀具材料 B.进给量 C.切削深度 D.工件材料11.磨削表层裂纹是由于表面层( )的结果。 A.残余应力作用 B.氧化 C.材料成分不匀 D.产生回火12.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 ) A.心轴外圆柱面 B.工件内圆柱面 C.心轴中心线 D.工件外圆柱面13.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 ) A.定位元件 B.对刀导向元件 C.夹紧元件 D.连接元件14.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

4、位时,限制了工件( )个自由度。 A.5 B.4 C.3 D.215.下列哪一种定位不能采用( )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6.工艺成本中,不变费用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专用机床折旧费 B.通用机床折旧费 C.专用工夹具折旧费 D.车间辅助工人工资17.单件或小批加工箱体的孔系时,多采用( ) A.镗模镗孔法 B.试切法 C.划线找正法 D.样板找正法18.造成车床主轴径向跳动的原因有

5、( )等。 A.主轴轴颈圆度误差 B.主轴锥孔圆度误差 C.主轴轴颈与锥孔同轴度误差 D.箱体主轴安装孔圆度误差19.加强机床立柱刚度的方法有( ) A.加大截面轮廓尺寸 B.采用实心结构 C.采用封闭式截面 D.合理布置筋板20.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 A.定位基准与测量基准不重合 B.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 C.定位元件制造误差 D.工件定位面的制造误差第二部分 是非选择题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21.一批轴要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通常应至少分成两道工序。( )22.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来实现。( )23

6、.劳动生产率是指用于制造单件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24.齿轮精加工所采用滚刀前角为正前角。( )25.设计箱体零件的加工工艺时,一般采用统一基准原则。( )26.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机床几何误差所引起的。( )27.拉孔不属于展成法加工。( )28.专为某一种工件的某道工序的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夹具,称为组合夹具。( )29.工件以平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只有基准位置误差。( )30.无人化制造系统一般只适用于机械冷加工的全盘自动化。(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18分)3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一种用文件形式规定下来的_。32.机械加工的基本时间是指_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

7、、相对位置、表面状态和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33._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_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工序。34.插齿时,为保证插齿刀与工件正确的啮合关系,应具备_运动;为了避免刀具擦伤已加工的齿面,应具备_运动,。35.轴类零件外圆表面的主要加工方法为车削和_。36.淬硬丝杠螺纹精加工应安排在淬火之_完成。37.镗床的主轴径向跳动将造成被加工孔的_误差。38.在-R图中,UCL表示_线。LCL表示_线。39.振动过程中能从振动系统本身周期性地获得能量以补充能量的消耗,这种振动是_。40.表面质量对零件耐磨性、_、配合性质、耐腐蚀性的影响很大。41.机械加工中的振动类型主要有_和

8、_两种。42.采用改变调整件的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叫做_法。43.由于工件定位所造成的加工面相对其_的位置误差,称为定位误差。44.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均布孔系时可采用夹具中的_装置来完成。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45.计算机数控(CNC)46.六点定位原理47.时间定额六、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48.研磨能获得高加工精度和低表面粗糙度值的原因有哪些?49.机床夹具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50.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七、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51.在甲、乙两台机床上加工同一种零件,工序尺寸为500.1。加工后

9、对甲、乙机床加工的零件分别进行测量,结果均符合正态分布,甲机床加工零件的平均值=50,均方根偏差0.04,乙机床加工零件的平均值=50.06,均方根偏差0.03,试问:(1)在同一张图上画出甲、乙机床所加工零件尺寸分布曲线;(2)判断哪一台机床不合格品率高?(3)判断哪一台机床精度高?52.分析把机器划分为若干独立装配单元的必要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C 2.A 3.B 4.A 5.C 6.A 7.C 8.D 9.B 10.B 11.A 12.B 13.A 14.D 15.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10、2分,共10分) 16.ACD 17.BCD 18.ABC 19.ACD 20.BCD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3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32.直接改变(改变) 33.一个(或一组) 对一个(或同时加工的几个) 34.分齿展成(展成,分齿,圆周进给) 35.磨削 36.后 37.圆度 38.上控制 下控制 39.自激振动(颤动) 40.疲劳强度 41.强迫振动 自激振动(或受迫振动) 42.可动调整(调整) 43.工序基准 44.分度五、名

11、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45.它用一台通用计算机作为数控装置,只要改变存贮器内的控制程序就可适应不同工作的需要。 46.为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需要按一定规则布置六个定位支承点,这就实现了工件的六点定位。 47.在一定的生产规模下,当生产条件正常时,为完成某工序所需的时间。六、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8.(1)工件与研具之间运动轨迹复杂而不重复;(2)工件与研具之间压力低,力、热作用小; (3)研具有一定硬度,工件与研具之间的悬浮磨料和嵌在研具上的磨料可将工件表面上的凸峰去除; (4)磨粒细。 49.(1)夹紧过程中应不破坏工件定位所获得的确定位置; (2)夹紧力应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不变,不产生振动或移动;夹紧变形小,不损伤工件表面; (3)操作安全、可靠、方便、省力; (4)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其复杂程度和自动化程度应与工件的生产纲领相适应。 50.(1)当必须保证某个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相互位置关系时,应选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