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起居护理与养生的基本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起居护理与养生的基本原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起居护理与养生的基本原则:顺其自然平衡阴阳起居有常 劳逸适度 慎避外邪 形神共养中医护理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辩证施护,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疗等 措施,对患者及老、弱、幼、残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科学。中医护理原则:扶正祛邪 调整阴阳 护病求本 标本缓急 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三因制宜 预防为主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任务:预防疾病、维护健康;既病防变、控制病情;病后调护、促进康复;积极养护、 以防复发;适度锻炼、养生防病中医护理学的特点:辩证施护 整体观念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主要思想,以阴阳五行为论理工具,以藏象经络为理论核心,以
2、辨证论治为诊疗 特点,从宏观角度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断与防治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 小儿食指络脉分风、气、命三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二节为命关,根据络脉在三关的 显露部位,判断邪气的浅深和病情的轻重。临床意义是: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 轻重。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 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再将诊疗经过掺,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并胎产,小儿传染接种史,疹痘惊疳嗜食偏。治则: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调整阴阳、调整
3、精气血津液、三因制宜六腑: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胃,主受纳水谷,主腐熟水谷,胃气下降,喜润恶燥。小肠,主受盛 化物,主泌别清浊,主液。大肠,主传话糟粕,主津。膀胱,汇聚水液,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疏通水 道,运行津液。奇恒之腑:脑:主宰生命活动 主精神活动 主感觉活动女子胞:主持月经孕育胎儿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储藏精气,六腑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反克木土水火金春多温病夏多泄泻秋多疟疾,冬多伤寒旦慧(好转)昼安(稳定)夕加(加重)夜甚(严重,甚至死亡)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专柜的一种完整
4、的过程。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征:体征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1)疾病的原因(2)疾病的部位(3)疾病的性 质(4)正邪关系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平衡协调,且通畅无阻的正常状态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生气,津能载气,精血同源(精可化血,血以养精)津血同源津能 生血,血可化津)。气能生精摄精,精能化气,精气化神,神奴精气疫厉:是传染性很强的病邪,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致病专一,症状相似,传染性强,已与流行的特 点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五味偏嗜对脏腑的影响,判断依据:五味与五脏的亲和性:酸入肝,苦入心
5、,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切诊:用手指或手掌对患者的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了解健康状态,诊查疾病的方法,一般 包括按诊和脉诊。切脉的部位和方法:寸口诊法是指切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搏动。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以桡 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左手寸关尺分侯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分侯肺脾命门 试述常见异常脉象及其临床意义。(P43)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主表证。亦可见内伤久病。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迟脉:脉来迟慢,1息不足4至(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虚脉;三部脉举之无力,重按空虚、主
6、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实脉:三部脉举按皆有力。主实证。数脉:脉来快数,1息6至(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 情志护理基本方法:关心体贴言语开导移情易性情志相胜顺情解郁42. 中医常用的治法有哪些?P80常用的治法有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八种治法。43. 方剂的基本结构是什么?P80每一首方剂的组方基本结构,是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形式严密组成的。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4、何谓五液、五味、五色、五化、五官、五体、五志?(P5) 五液:指汗、涕、泪、涎、唾五种液体。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五色;指
7、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 五化:指五行气化而表现出的植物的生、长、化、收、藏五个生长阶段。 五官:指目、舌、口、鼻、耳、五个感觉器官。 五体:指机体的筋、脉、肉、皮毛、骨五种形体组织。 五志:指喜、怒、悲、思、恐五种情志变化。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62.各常用穴位应怎样定位?主要治哪些病?怎样操作?P294(1)尺泽定位:肘微屈,在横轴纹中肱二头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主治: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急性吐泻、肘臂痛、小儿惊风。操作:直刺0.5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2)列缺定位: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侧掌取穴(简要定位法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端所
8、至凹陷处)。主治:头痛、牙痛、头颈强痛、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wai斜。操作:向上或向下斜刺0.30.8寸。可灸。(3)合谷定位: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中点的桡侧缘。主治:感冒、头痛、面瘫及眼、耳、鼻、口齿、咽喉、颈、项、肩、臂部病症,中暑、发热、多汗、无汗、 中风后遗症、多发性神经炎、痛经、闭经、滞产等。操作:直刺0.51寸。可灸。(4)曲池定位:屈肘呈直角,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踝连线的中点。主治:发热、咽喉疼痛、上肢头疼痛、麻木、瘫痪、高血压、皮肤瘙痒、湿疹、瘰疬、癫狂。操作:屈肘时,直刺11.5寸。可灸。(5)足三里定位:在犊鼻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
9、、腹胀、泄泻、肠鸣、便秘、痢疾、乳腺炎、高血压、失眠、休克、昏厥、瘫痪、下肢 疼痛等。本穴有强健作用,为保健要穴。操作:直刺0.51.5寸。可灸。(6)三阴交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当胫骨内侧面后缘处。主治:肠鸣、腹泻、泄泻、月经不调、崩漏、痛经、闭经、带下、滞产、遗尿、尿潴留、子宫脱垂、遗精、 阳痿、外阴部瘙痒、下肢瘫痪、失眠、湿疹、荨麻疹。操作:直刺0.51寸。孕妇不宜针。(7)内关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癫痫、哮喘、神经衰弱、休克、无脉症、高血压。操作:直刺0.51寸。可灸。(8) 外关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10、主治:感冒、发热、耳鸣、耳聋、偏头痛以及项、胁肋与上肢病症。操作:直刺0.51寸。可灸。(九)大椎(P298)定位: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主治:热证、中暑、癫狂病、感冒、咳嗽、哮喘、荨麻疹、头痛项强、肩背痛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可灸。(十)百会(P298)部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约当两侧耳尖连线中点的头顶正中。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癔症、精神病、癫痫、昏厥、子宫脱垂。操作:向前或向后平刺0.5-1寸。可灸(一)人中(P299)定位:鼻中隔直下、人中沟上三分之一处主治:休克、中暑、昏厥、面瘫、癫狂病、癔症、小儿惊风、急性腰扭伤、晕车、晕船。操作:针尖稍向上,斜刺0.5寸
11、,或用指甲按压。(十二)神阙(P299)定位:脐窝正中主治:肠鸣、腹胀、泄泻、脱肛、水肿及其他虚脱症候。操作:禁刺,可灸。(十三)印堂(P299)定位:两眉头连线中点,鼻尖直上主治:前额痛、鼻炎、眩晕、面神经麻痹、小儿惊风。操作: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十四)太阳(P299)定位:眉梢和外眦的中点,向后约一寸的凹陷处。主治: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牙痛、目赤肿痛。操作:直刺或向后斜刺0.3-0.5寸。禁灸(十五)十宣(P299)定位:在手十指尖端,距离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穴。主治:昏迷、癫痫、高热、中风、中暑、咽喉肿痛等。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67.简述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359食物有气味之偏,并有阴阳之偏,故饮食调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 “三因”制宜,灵活选食因时制宜:春季宜食用辛凉疏散的食物;夏季应多食寒凉、滋润属性的食 物;秋季宜食用平补或温补的食物;冬季气候寒冷,阴寒偏盛,应多食温热属性的食物。因地制宜:东 南地区气温偏高,湿气重,宜食清淡、渗湿的食物;西北地区气温偏低,燥气盛,宜食温热、生津、润燥 食物。因人制宜:老人气血、阴阳虚弱,宜进不起助阳或养血滋阴之品。(2) 审证求因,协调配食:只有审证求因,协调配食,才能达到护病就本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