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行为学生帮教记录_(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7468869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良行为学生帮教记录_(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不良行为学生帮教记录_(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不良行为学生帮教记录_(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不良行为学生帮教记录_(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不良行为学生帮教记录_(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良行为学生帮教记录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良行为学生帮教记录_(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行为偏差学生帮教记录学生国斌班级 六年级班主任 永忠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的情况令人担忧,做事磨蹭,字迹马虎,认字、写字的情况比拟糟糕。总教育、转化方法肯定近段时间的进步,指出缺乏,明确努力方向过程 1、走近他们,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2、经常和他谈话,或下课时,或游戏中,让其中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关爱,让他体会到班主任对他的期望和关心。3、让他担任班里的一些职务,给他一些担子和责任。效果做事磨蹭的坏习惯正在改良,有待进一步巩固。行为偏差学生帮教记录学生兆鹏班级 六年级班主任 永忠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差,上课不动脑子,缺乏自控

2、能力,好管闲事,爱逞英雄。教育、转化方法教师多关注、多鼓励、多抽查,增强其自信心。过程1、寻找、分析原因经过屡次与他交谈,以及从学生和他家周围的邻居处了解到他之所以成绩不理想是因为深受父母偏爱,习惯就没养成。2、给他的本上写一写鼓励性的评语,鼓励催促他。3、防恶习反复发生,持之以恒,所至。4、对他缺乏之处我进展适当的批评。在没有得到学生的信任的时侯,特别是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千万不要对学生进展当众批评,否那么,就永远失去他对你的信任,你也很难挽救你的过失。 效果课堂发言更积极了,思维更集中了行为偏差学生帮教记录学生小成班级 六年级班主任 永忠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上课不听讲,课后不写作业或乱抄作业

3、胡应付。教育、转化方法谈话教育,指出优点,点名缺乏,在表扬与鼓励中提高自我要求。过程:1.在班中为他召开主题班会,为他寻找闪光点,激发他的自信心。2. 以学生为助力,增强学习兴趣,恢复对学习的信心。3.一有进步就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威信。4.与他的家长联系,三人对面敞开心扉沟通交流,让家长多关心孩子。5. 激活其乐学点。效果积极多了也开朗了,特别是学习成绩进步了,家长也反映在家听话多了,不顶撞了。纪律上也能自己约束自己,跟教师也亲近了。行为偏差学生帮教记录学生祁瑛班级 六年级班主任永忠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成绩不理想,拖欠作业,爱打闹,上课讲话。教育、转化方法谈话教育、加强家校联系、多鼓励过程1.

4、与他的家长联系,三人对面敞开心扉沟通交流,让家长多关心孩子。2.连续三天不犯错就表扬,一周没错误记录就在班鼓励。改变其原有不良形象。3.为其召开“戴高帽活动,细数他的闪光点,树立其自信心。4.坚持正面教育,关心保护学生。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前提。多主动关心保护他,尊重他,在生活上体贴细心,在学习上帮助提高,并用“开展的眼光对待他。效果遵守纪律了,团结同学了,积极劳动了,作业及时交了,成绩提高了,教师同学都竖起了大拇指,夸他了不起,战胜了自己,打败了原来的自己,改变了原有的恶习。行为偏差学生帮教记录学生会武班级 六年级班主任永忠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学科成绩一般,外表向,性格孤僻,

5、极不合群。教育、转化方法利用闪光点树立信心,争取家长配合。过程、1改变对同学、教师的抵触情绪,对周围同学的敌视心态,体会同学的真诚与爱心;2培养胆大、自信的个性,具备比拟清楚的说话能力;3.成立监视小组和帮扶小组,及时催促,及时汇报;4.与同学、伙伴和睦相处,协作共勉; 5.与文婷建立互相信赖的师生关系,使她懂得教师对她的真诚关心。效果经过一学期的转化,罗文婷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上进心增强了,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同学也交流了。行为偏差学生帮教记录学生徐亚洁班级 六年级班主任永忠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上学经常迟到,缺乏进取心。教育、转化方法 情

6、感教育,培养自信。过程一、进展家长会,和家长谈谈怎样在孩子的心中树立形象。二、经常与家长加强联系,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教育孩子改变学习的态度,以及孩子的文明礼貌教育。三、进展班会课感恩教育,在会后让她说说她的感受,然后布置回家的作业:做几件感恩的事。四、课上经常让其答复她答复较难的问题,培养学习自信心;另外让她参与班级的板报等任务,培养上进心。效果上课积极发言,作业完成的也很认真、及时,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她也懂事多了。 学生宝国班级 三年级1班班主任符祥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攻击性行为屡屡发作,经常搞恶作剧,爱说谎话。教育、转化方法谈心沟通、省法、自我暗示法、指导宣泄过程1、冷处理

7、、发挥集体力量。 我在班中要求同学要谅解他,采取冷却、降温、忍耐的方法,能宽容时且宽容。2、有效发挥家校联系的作用,了解父母的教育方法,共同帮助孩子改掉撒谎的不好习惯。3、尽量安排一些他爱做的事情,比方说拖地、搬体育器材等,让他为班级出力,找到助人为乐或给班级争光的事情,增强自信心。4、利用竞争机制催促他及时完成作业。效果通过教师、同学们的共同帮助,家祺的不良行为根本上得以改正。学生符方填班级 三年级1班班主任符祥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书。教育、转化方法 谈话教育、批评与教育相结合过程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

8、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讨厌班级里的同学。他不好意思地答复:“因为同学都笑我,都不和我玩。我顺着问:“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送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使他处处感到教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效果本学期他的成绩在不断的进步,上课也能积极发言了。20092010年度三1不良行为学生帮教记录学生马文慧班级 三年级1班班

9、主任符祥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上课注意力分散,不爱动脑筋,所以成绩不理想。教育、转化方法 争取家长配合,发现闪光点,树立信心。过程一、到她家去家访,了解她的家庭背景和生活情况。父母离异,孩子心思很重,在家很懂事。根据她的表现,认真做好分析, 寻找适当时机给予教育。二、了解她的长处和短处, 利用其“闪光点树立其信心。我号召全班同学主动与她交流,另一方面让班上一个好同学和一起坐,让她感受同学对她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她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她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三、经常主动提她答复下列问题。下课后经常让她准备背诵一些简单的课文给教

10、师听,及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表扬。效果上课有精神了,注意力比以前集中多了,发言也积极了。学生悰雨班级 三年级1班班主任符祥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贪玩,懒惰,不愿学习,爱惹事。教育、转化方法:争取家长配合,谈心聊天,树立信心。过程 1、母亲有很偏爱儿子,使孩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了解情况后我给家长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希望家长能够承受,要改变方法对孩子进展辅导。2、保持自己的亲和力,尽量与学生保持好关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有不懂得地方大胆的多问。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做的不对的也要严格批评教育,以交流沟通为主。 3、冷处理、发挥集体力量。 4、不定时进展谈话交流,跟踪生活和学习情况以及时作出对

11、策。 效果1、成绩上也稍稍有点进步,但是还是需要不断的跟进。 2、根底知识也比以前扎实了,根本定理和公式都能掌握。学生泽雄班级 三年级1班班主任符祥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说假话、欺骗家长教师同学;.学习没兴趣,根底又不好,成绩太差跟不上。教育、转化方法:1、与他们的家长联系,三人对面敞开心扉沟通交流,让家长多关心孩子。2、.让他们担任班里的一些职务,给他们一些担子和责任。3.一有进步就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过程 1、母亲有很偏爱儿子,使孩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了解情况后我给家长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希望家长能够承受,要改变方法对孩子进展辅导。2、保持自己的亲和力,尽量与学生保持好关系,消除学生对教

12、师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有不懂得地方大胆的多问。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做的不对的也要严格批评教育,以交流沟通为主。 3、冷处理、发挥集体力量。4、不定时进展谈话交流,跟踪生活和学习情况以及时作出对策。 效果积极多了也开朗了,特别是学习成绩进步了,家长也反映在家听话多了,不顶撞了。纪律上也能自己约束自己,跟教师也亲近了。学生加胜班级 三年级1班班主任 符祥韧落后表现及原因1. 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2. 下课追逐打闹,喜欢拳打脚踢。3. 作.了,也是胡乱写的,只要见空就填,不管对不对,书写相当潦草。教育措施 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 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 单独给其辅导。效果学习上有了些进步,作业整洁了,也能对几个钩了,练习偶尔也能及格了,纪律上也能自己约束自己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