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土压力计算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746721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土压力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土力学土压力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土力学土压力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土力学土压力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土力学土压力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力学土压力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土压力计算(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第一节 概述第五章已经讨论了土体中由于外荷引起的应力,本章将介绍土体作用在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讨论土压力性质及土压力计算,包括土压力的大小、方向、分布和合力作用点,而土压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主要与土的性质及结构物位移的方向、大小等有关,亦和结构物的刚度、高度及形状等有关。一、挡土结构类型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定义:挡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岩土工程建筑物,它是为了防止边坡的坍塌失稳,保护边坡的稳定,人工完成的构筑物。常用的支挡结构结构有重力式、悬臂式、扶臂式、锚杆式和加筋土式等类型。挡土墙按其刚度和位移方式分为刚性挡土墙、柔性挡土墙和临时支撑三类。1刚性挡土墙指用砖、石或混凝

2、土所筑成的断面较大的挡土墙。由于刚度大,墙体在侧向土压力作用下,仅能发身整体平移或转动的挠曲变形则可忽略。墙背受到的土压力呈三角形分布,最大压力强度发生在底部,类似于静水压力分布。2柔性挡土墙当墙身受土压力作用时发生挠曲变形。3临时支撑边施工边支撑的临时性。二、墙体位移与土压力类型墙体位移是影响土压力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墙体位移的方向和位移量决定着所产生的土压力性质和土压力大小。1.静止土压力()墙受侧向土压力后,墙身变形或位移很小,可认为墙不发生转动或位移,墙后土体没有破坏,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墙上承受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2.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填土压力作用下,向着背离填土方向移动或沿墙跟

3、的转动,直至土体达到主动平衡状态,形成滑动面,此时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3.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着土体的方向移动或转动,土压力逐渐增大,直至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形成滑动面。此时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同样高度填土的挡土墙,作用有不同性质的土压力时,有如下的关系: 在工程中需定量地确定这些土压力值。Terzaghi(1934)曾用砂土作为填土进行了挡土墙的模型试验,后来一些学者用不同土作为墙后填土进行了类似地实验。实验表明:当墙体离开填土移动时,位移量很小,即发生主动土压力。该位移量对砂土约0.001h,(h为墙高),对粘性土约0.004h。当墙体从静止位置被外力推向土体时

4、,只有当位移量大到相当值后,才达到稳定的被动土压力值,该位移量对砂土约需0.05h,粘性土填土约需0.1h,而这样大小的位移量实际上对工程常是不容许的。本章主要介绍曲线上的三个特定点的土压力计算,即、和。图6-1三、研究土压力的目的研究土压力的目的主要用于:1设计挡土构筑物,如挡土墙,地下室侧墙,桥台和贮仓等;2地下构筑物和基础的施工、地基处理方面;3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岩石力学和埋管工程等领域。第二节 静止土压力的计算计算静止土压力时,墙后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由于墙静止不动,土体无侧向移动,可假定墙后填土内的应力状态为半无限弹性体的应力状态。这时,土体表面下任意深度Z处,作用在水平面上的主应

5、力为: (6-1)在竖直面的主应力为: (6-2) 式中: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土的容重即为作用在竖直墙背上的静止土压力,即:与深度Z呈线性直线分布。可见:静止土压力与Z成正比,沿墙高呈三角形分布。单位长度的挡土墙上的静压力合力为: (6-3)图6-2可见:总的静止土压力为三角形分布图的面积。式中,- 挡土墙的高度。- 的作用点位于墙底面以上H/3处。静止侧压力系数K0的数值可通过室内的或原位的静止侧压力试验测定。其物理意义:在不允许有侧向变形的情况下,土样受到轴向压力增量1将会引起侧向压力的相应增量3,比值3/1称为土的侧压力系数或静止土压力系数k0。 (6-4)室内测定方法:(1)、压缩仪法

6、:在有侧限压缩仪中装有测量侧向压力的传感器。(2)、三轴压缩仪法:在施加轴向压力时,同时增加侧向压力,使试样不产生侧向变形。上述两种方法都可得出轴向压力与侧向压力的关系曲线,其平均斜率即为土的侧压力系数。对于无粘性土及正常固结粘土也可用下式近似的计算: (6-5)式中:为填土的有效摩擦角。对于超固结粘性土:式中:超固结土的值正常固结土的值超固结比m经验系数,一般可用m0.41。第三节 朗金土压力理论一、基本原理朗金研究自重应力作用下,半无限土体内各点的应力从弹性平衡状态发展为极限平很状态的条件,提出计算挡土墙土压力的理论。(一)假设条件1挡土墙背垂直2墙后填土表面水平3挡墙背面光滑即不考虑墙与

7、土之间的摩擦力。(二)分析方法由图6-3可知:图6-31当土体静止不动时,深度Z处土单元体的应力为,;2当代表土墙墙背的竖直光滑面面向外平移时,右侧土体制的水平应力逐渐减小,而保持不变。当位移至时,应力园与土体的抗剪强度包线相交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小值,即为主动土压力;3当代表土墙墙背的竖直光滑面面在外力作用下向填土方向移动,挤压土时,将逐渐增大,直至剪应力增加到土的抗剪强度时,应力园又与强度包线相切,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面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大值,即为被动土压力。二、水平填土面的朗金土压力计算(一)主动土压力当墙后填土达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于任

8、意Z处土单元上的,即。图6-41、 无粘性土对于无粘性土,粘结力,则有:将,代入无粘性土极限平衡条件: (6-6)式中:朗金主动土压力系数 的作用方向垂直于墙背,沿墙高呈三角形分布,当墙高为H(Z=H),则作用于单位墙高度上的总土压力,垂直于墙背,作用点在距墙底处,如图6-4(b)2、粘性土将,代入粘性土极限平衡条件:得 (6-7)说明:粘性土得主动土压力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项:为土重产生的,是正值,随深度呈三角形分布;第二项为粘结力引起的土压力,是负值,起减少土压力的作用,其值是常量。如图6-4(c)所示。总主动土压力应为图6-4(c)所示三角形面积,即: (6-8)作用点则位于墙底以上处。(

9、二)被动土压力如图6-5(a)当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则,。1、无粘性土将,代入无粘性土极限平衡条件式中可得: (6-9)式中:称为朗金被动土压力系数沿墙高底分布及单位长度墙体上土压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均与主动土压力相同。如图6-5(b) (6-10)墙后土体破坏,滑动面与小主应力作用面之间的夹角,两组破裂面之间的夹角则为。2、粘性土将代入粘性土极限平衡条件可得: (6-11)粘性填土的被动压力也由两部分组成,都是正值,墙背与填土之间不出现裂缝;叠加后,其压力强度沿墙高呈梯形分布;总被动土压力为: (6-12)的作用方向垂直于墙背,作用点位于梯形面积重心上,如图6-5(c)。 图6-5

10、例6-1 已知某混凝土挡土墙,墙高为H6.0m,墙背竖直,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填土的重度=18.5kN/m3,=200,=19kPa。试计算作用在此挡土墙上的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并绘出土压力分布图。解:(1)静止土压力,取K00.5,E0作用点位于下处,如图a所示。(2)主动土压力根据朗肯主压力公式:,0.518.562tg2(4520/2)2196tg(4520/2)2192/18.542.6kn/m临界深度:Ea作用点距墙底:处,见图b所示。(3)被动土压力: 墙顶处土压力: 墙底处土压力为:总被动土压力作用点位于梯形底重心,距墙底2.32m处,见图c所示。 Z0=2.93m

11、 EpH=6m E0 2.32m 2m Ea 1.02m 55.5KN/m2 27.79KN/ m2 280.78KN/ m2(a) (b) (c)图6-6 讨论:1、由此例可知,挡土墙底形成、尺寸和填土性质完全相同,但166.5 KN/m,=42.6 KN/m,即:4,或。因此,在挡土墙设计时,尽可能使填土产生主动土压力,以节省挡土墙的尺寸、材料、工程量与投资。2、。因产生被动土压力时挡土墙位移过大为工程所不许可,通常只利用被动土压力的一部分,其数值已很大。第四节 库仑土压力理论一. 基本原理:(一)假设条件:1. 墙背倾斜,具有倾角;2. 墙后填土为砂土,表面倾角为角;3. 墙背粗糙有摩擦

12、力,墙与土间的摩擦角为,且()4. 平面滑裂面假设;当墙面向前或向后移动,使墙后填土达到破坏时,填土將沿两个平面同时下滑或上滑;一个是墙背面,另一个是土体内某一滑动面。设面与水平面成角。5. 刚体滑动假设:將破坏土楔视为刚体,不考虑滑动楔体内部的应力和变性条件。6. 楔体整体处于极限平衡条件。图6-7(二)取滑动楔体为隔离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析可知:作用于楔体上的力有(1)土体的重量G,(2)下滑时受到墙面给予的支撑反力Q(其反方向就是土压力)。(3)BC面上土体支撑反力R。1根据楔体整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条件,可得知G、R的方向。(图6-8)2根据楔体应满足静力平衡力三角形闭合的条件,可知G、R的大小3求极值,找出真正滑裂面,从而得出作用在墙背上的总主动压力和被动压力。图6-8二 数解法(一)无粘性土的主动压力设挡土墙如图6-8所示,墙后为无粘性填土。取土楔ABC为隔离体,根据静力平衡条件,作用于隔离体ABC上的力G、Q、R组成力的闭合三角形。根据几何关系可知:G与Q之间的夹角G与R之间的交角为利用正弦定律可得: (6-13)(式中:)由此式可知:(1)若改变角,即假定有不同的滑体面BC,则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