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湘一芙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语文共7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746567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湘一芙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语文共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长沙湘一芙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语文共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长沙湘一芙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语文共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长沙湘一芙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语文共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长沙湘一芙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语文共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湘一芙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语文共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湘一芙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语文共7页(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2019长沙湘一芙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一、单选题(10分)1 . (2分)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 山观景了。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A. 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B. 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C. 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D. 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2 . (2分)下

2、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学校举办的青春万岁”主题演讲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的上台演讲。B. 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C. 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 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D. 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 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3. (2分)请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 要在海量搜索结果中精确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具备筛选信息和快速浏览的能 力。B. 从深海载人技术到量子保密通信,从 天眼”到悟空”中国对科学和技术

3、无人 区”的探索日渐逐步成为常态。C. 继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之后,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 一一国家宝藏又成 为一股综艺。D. 2017年,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深圳第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4. (2分)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 喜欢看 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 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 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 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

4、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B. 读书旨趣是:喜欢看 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书是为了消遣。C. 读书旨趣是:喜欢看 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D. 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了消遣。5. (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旦.诗经也称 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 风”雅”颂”三个部分。B. 有人用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嵌入了悼念他的挽联中:上联一一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野草下联一一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C. 马说伤仲永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

5、 唐宋八大家”的作 品。D. 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描写的是端午节。、诗歌鉴赏(4分)6. (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浣溪沙宋张孝祥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注释】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 于湖词。 此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 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鞘(shd): 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 澹(den):恬静安然的样子。(1)下列对本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写边塞平原辽阔之景,下片写由观塞而引起的悲愤感慨。B. 上片前两句

6、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C. 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D. 词的下片抒写了北望中原之无限感慨以及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悲凉心绪。(2)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x|A.词的上片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鲜明,色彩明丽。B. 一尊浊酒戍楼东”一句在下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C. 词的下片抒发感慨,俨然可见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D. 这首词气势雄健,意蕴深厚,体现了豪放之词风。三、文言文阅读(12分)7. (12分)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

7、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 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 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 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注】崇祯五年:公元16

8、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 更定: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毳(cu)衣:细毛皮衣。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 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相与步于中庭 是日更定矣_(2)翻译下列句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凶A.相与步于中庭。B.独往湖心亭看雪。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更有痴似相公者。【乙】文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请自选角 度赏析【甲】文画线句子的写景之妙。第 #页,总 16页(5)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

9、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 库中的两轴精品。如果以 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 字,两个字合起来作为这幅对联的横批,并阐释一下理由。四、默写(8分)8. (8分)填空。(1)阿长与山海经选自,作者,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 _家、 家、_家,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2)卖油翁的作者是 _,号_,北宋 _家、家,他是之一(3)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 是:(4)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五、现代文阅读(30分)9. (17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各题江南暮春清明风俗随着寒食、清明、上巳

10、的来临,江南已是红梅零落,樱花渐离枝头,桃花也随雨打风吹 去了。江南的暮春习俗像是在彷徨中寻找着什么寄托。以水驱邪与魏晋修禊孝经纬记载: 春分后十五日 为清明三月节。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古人对 于 洁”的渴求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暮春时节,寒热不定,疾病时来侵袭。古人认为这是被压 抑的阴气或说瘴气在作怪。用洁净的流水来清除浊邪成了必要举动。明代以来,江南地区产生了许多以水清除浊邪的 方法”如三月初二以桃叶浸井水服食, 传说可治心病。三月初三取枸杞煎汤沐浴,能使皮肤光泽不衰。人们对这些方法的信任,大 抵都源于临水修禊的风俗。修禊,是古人祈福消灾的仪式,通常在三月上旬巳日临水举行。自魏晋以后,上

11、巳节的 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晋书 王羲之传记载: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说的就是著名的兰亭雅集。当日,王羲之与众名士相聚曲水之畔,三杯两盏之后,他联想到战争的频繁与生命之脆弱,感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庄周在齐物论中告诉世人:生为梦幻,死是苏醒,早逝(殇)反而能使人走向长生(彭)。王羲之并不相信修禊的功效,认为死亡总是突然来袭,同时也不接受庄周为消解死亡 恐惧所提出的解释。王羲之与名士们聚饮赋诗,且将雅集诗作逐一记录,企图通过这种方式 创造一条与后人沟通的途径一一这是对死亡的新知。寒食禁火与唐人祭墓寒食,在

12、清明前一两日。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忠臣介子推舍命追随。重耳 夺回王位后,与之交恶。介子携母逃入山中,重耳派人纵火烧山,将其活活烧死。庄子 盗跖载: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传说百姓相约禁火以纪念介子推,便产生了寒食节。因为禁火,人们须考虑制作不易变质的冷食。旧时江南流行冬青叶汁染米蒸食,俗称乌 饭。后来,有人用麦苗汁和糯米做成粉团,流传至今成了江南暮春名小吃一一青团。其实,禁火的习俗早于介子时代就已产生。寒食附会于介子推的故事,正如端午节相传 是纪念屈原一样。从唐代开始,每逢寒食,无论贵贱,人们都要祭扫先人坟墓。白居易寒 食野望吟云: 乌啼

13、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 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百姓祭墓自春秋方始商周时期,人们相信死后精神不灭。当贵族享尽生前的荣华富贵,跨过生死边界,迎接 他的是天上地下的极乐世界。人有魂魄二气,魂飞九天,前往祖先的世界永生;魄则留于墓 中,享受随葬品带来的无尽欢愉。贵族们在祭祖方面霸占了特权,他们在宗庙中和先人的坟 冢前祭祀祖先;而庶民不要说建家庙,连坟包也不许出现。春秋时期,周朝礼制日渐崩坏,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在先人墓上封土,用作先人墓葬标记, 以便上坟时容易寻找。孔子深爱周礼,对百姓祭墓却表示支持。礼记载,曾子问孔子庶民

14、该如何祭祖。孔子回答:向墓而为壇,以时祭! ”百姓扫墓祭祖,从周代的不合礼法,经孔子认可后在宗法社会中流传下来。宋代黄金周”吏三节合一隋唐统一后,上巳逐渐变成了春游节。剧谈录载: 开元中,上巳节赐宴臣僚,会于宋代时,官方规定三个 黄金周”冬至、初一和寒食各放假七天。寒食日期往往在清明 前几日,三月三有时与清明重合。久而久之,清明便吸纳了寒食与上巳的节庆风俗。宋代以后,清明上墓取代寒食上墓,成了新习俗。发展到明清时期,江南各地出现了许 多家族祠堂,百姓也可像贵族一样为先人举行庙祭。但是,庙祭更多的是祭祀祖宗,增强家 族凝聚力。个人对先父先母养育之恩的追念,仍寄托在墓祭中。因为节日的调整,原本三月

15、三的春游活动在宋代也移到了清明节。吴自牧梦粱录记 载了杭州清明节的娱乐活动: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上巳郊游,春心悠悠;寒食上坟,冷雨纷纷。氛围判然有别的两个节日,宋后竟浑融一 体。清明节,人们先出郊外扫墓祭祀,傍晚便携土产回城,其后则尽情游赏晚春。旧时百姓观念中,死后不能直接进入极乐世界,而是由生前功过决定身后归宿。但是, 只要死后能得到后来人的凭吊与祭祀,便能够不断与人间产生联系,达到一种超越生死界限 的神格存在。因此,相比对死亡的恐惧,人们更害怕死后被遗忘一一无后”才是真正的死寂。从这点说来,介子推、王羲之等华夏先人,都战胜了死亡,得到后人追思,实现了永生。这 或许就是江南暮春风俗的寄托所在吧。(文/谭昔,有修改)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因A.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 向墓而为壇,以时祭/自云先世避秦时舌LC. 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