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农业发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7464977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地区农业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常见问题的分析思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常见问题的分一、东北地区发展农业(农林牧渔业)的地理条件1 .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的影响(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纬度高,跨度大。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作 物、树种多。热量不足,易受低温冻害影响。海陆位置:东北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 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部为林业和农业,西部以畜牧业为主。相互位置:与蒙古、俄罗斯、朝鲜接壤。东北亚经济合作,发展外向型 农业。(2)气候条件: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 同期;积温不足(低温冻害)。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北部寒温带以林业为主;中部中温带种植春小麦、

2、甜菜、亚麻等;南部暖温带种植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杲等。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量300毫米1000毫米。东部山区降水多, 以林业为主;河谷盆地种植水稻。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发展种植业。西部高原以寄 牧业为主。(3)地形条件: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地形单元相对完整,利于多种经营。 山地以林业为主,高原以盲牧业为主,平原以耕作业为主。(4) 土壤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深厚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5) 土地条件:类型多样,土地资源丰富;益农益林益牧荒地丰富;(耕 地)地形平坦开阔,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6)生物资源: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草场资源优良;南部海域辽阔, 滩涂

3、面积广大,水产资源丰富;还有许多淡水湖和水库。有利于农林牧副渔业全 面发展。2.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农业的影响(1)工业基础:重要的工业基地,提供机械设得、化肥等生产资料,有利 于农业机械化;以农产品为原料,有利于农业产业化。(2)交通条件:水陆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3)人口与环境:开发较晚,人口密度低。人均耕地面积大,有利于规模 经营;生态环境和资源较好,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二、东北地区发展林业(或者林业基地建设)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山区降水较多;冬季寒冷,病 虫害少,生长缓慢,材质优良;夏季温暖,雨热同期。(地形条件:)周围山地

4、 环绕,宜林地区广。(森林资源:)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三、东北地区发展畜牧业(或者畜牧业基地建设)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西部高原降水量400毫米资源;松嫩平原西部和部分林区降 水更多。(地形条件:)地形开阔平缓。(草场资源:)西部温带草原是优质草 场,农耕区饲料丰富。四、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评价1 .东北大米质量优良的气候条件热量不足,作物生长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气 候寒冷,物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具有绿色大米优势。2 .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种植业)的影响(1)影响作物品种:喜;京作物。(2)影响熟制:主要是一年一熟,南部两年三熟或者一年两熟,北

5、部不能 发展种植业。(3)影响农作物生长季节:410月,生长时间长。(4)影响农事活动:春播、夏管、秋收、冬闲。(5)影响作物品质:品质优良。(6)影响分布地区:分布在南部和中部。3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对农村综合发展的有利影响农忙季节,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农闲季节,发展副业,增加收入; 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4 .东北地区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D有利影响:冬寒利于有机质积累,土壤较肥沃:冬季多积雪,减少蒸 发,春季融化,补充水分缓解春旱,改善土壤埔情;热量不足,作物林木生长时 间长,病虫害少,品质优良。(2)不利影响:不能种植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仅能种植一些喜温

6、凉作物; 熟制为一年一熟;易出现低温冻害;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牲亩时寒问题;北 部不能发展种植业,只能发展林业。5.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对其他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1)影响降水:冬季积雪。(2)影响土壤:冬寒利于有机质积累,土壤肥沃:冬季积雪,减少蒸发, 春季融化,补充水分,缓解春旱,改善土壤埔情。(3)影响冻土: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分布较广。(4)影响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5)影响水文:封冻期长;有春汛;有些河流(如松花江)有凌汛。6 .冻土对气候和其他要素的影响(1)增加了气候的寒冷程度。(2)影响地表水下渗,沼泽广布。(3)影响交通运输、水利及城乡建设。7 .东北地区沼泽广

7、布的原因(1)气候:降水较多,集中于夏季;气温较低,蒸发量小。(2)地形:三江平原等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3)冻土: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五、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 .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土 地盐碱化;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森林减少;湿地和沼泽破坏等。(2)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农业生产比较粗放;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 市场需求;农业结构不合理。2 .黑土的开发与保护措施(1)提高黑土费力:合理耕作;黑土培肥;熔施有机肥;秸秆还田。(2)防治黑土流失:植树造林;治理坡面、沟餐。3 .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措施(1)禁止乱砍乱伐,防止毁林开荒。(2)营林为主,营造速生丰产林,退耕还林。(3)合理采伐,以蓄积量定采伐量,采伐量不能超过生长量。(4)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5)促进珍贵树种更新。(6)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7)防御森林火灾。4 .保护湿地的措施建立湿地保护区;退田还湿地;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